•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教育公平
2014/9/2 8:46:01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教育公平。内容提要:假如你国家某部位一名国家公务员,你负责教育公平研究,,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现象突出,民众对这一问题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国家加快教育公平建设的通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教育公平
 
1. 教育过程公平除了体现师资配备、教学硬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均衡,还要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如教师能公平对待学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保证教育机会的均等。可目前在这些教育细节上仍有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评选三好生、安排班干部,个别学校存在有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优越、与学校或教师有特殊关系的孩子易当选的现象等。
教育结果公平,则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利用所提供的平等教育机会,取得学业成就,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但有些教师却只用分数代替结果,用千人一面代替对个性、潜能的发展。教育结果公平的衡量标准应定位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分数不能完全替代结果,着眼点应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上。
 
2.***“教育不公平”,要敢于和善于先从解决“有形的问题”入手,如,下决心在师资分配上按照公平原则实施适当的调整,政策鼓励或行政安排公办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到非重点学校、到农村去任教;在教育资金的使用分配上,应切实做到校校平等、城乡平等,同时,还要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提高工作,缩短消灭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的硬件差距;取消政府认可重点学校的制度,尽可能为所有同类学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激发所有学校和和教育工作者的潜力,使各种教育资源都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实现教育公平,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并不需增加政府财力投入的负担,需要的只是政府的公正之心、公平之策。我们期待着政府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挥动她那强有力的“有形之手”。
 
3.在教育方面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即使在城市,教育资源也是向少数所谓“好学校”集中,往往是一些拥有权力的人通过批条子就可以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富人则出高价购买学区房。
贫富不均不可怕,因为市场竞争与个人能力决定了收入不可能平均,只需要政府提供一定水平的社会保障即可,公平竞争后的贫富不均大部分都会接受。令人遗憾的是机会不均,而这背后就是权利的不平等。高考被认为是中国最平等的一个人才选拔机制,所有学生都按照考分决定命运,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起跑线与城市孩子是不同的,这说明,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
 
4.在“有学上”这个起点上,城市和乡村,同一个城市,都建一样的学校,都配备一样的教师,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当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相对来说,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也好,但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缺老师、缺设施,本身就给城市和农村孩子提供了不一样的受教育平台。这样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但是,我们可以基本做到,大家都有学上,我们可以投入再增加一些,把投入再向农村倾斜一些,我们可以动员一些有志老师到农村去,到偏远的山区去,我们可以通过法律和制度约束,不准搞“择校生”了,限制搞“天价幼儿园”,等等。
在“上好学”的过程中,大家都去上全市最好的学校、全省最好的学校、全国最好的学校,大家都去上“北大”“清华”,这显然也做不到。但是,虽然各地考虑户口、生源、教学资源有限等因素,都希望录取最优秀的学生,但不少省市的考生考取当地名牌大学的分数明显比别的地方低,本身就是对其他省市考生的不公平。你再搞一些莫名其妙的高考“加分”政策,再搞一些所谓的自主招生,把本来相对公平的高考越搞越歪。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中国是一个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国,教育领域地区差异很大,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补充与弥合。近些年,政府在促进教育资源倾斜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历史欠账不是短期就能补齐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积极建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将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这让整个社会看到了决心和希望。
  不过,也有少数人有疑虑。比如,有人认为过度强调教育公平,会抑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降低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殊不知,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更多的是看一国教育的整体质量,而非不具备普遍性的极少数。当下中国,有关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之辩,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国情明摆着:中西部及农村贫困地区,是我国教育的短板,这块短板不补上,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无从谈起。
 
6. 除了有伤教育公平,部属院校招生“本地化”也不利于院校自身发展,而且还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学本身应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本地生源过多容易形成单一的文化氛围。如果连“近亲繁殖”都无法避免,遑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且,不少社会问题也与部属院校招生指标分配的不均衡密切相关,如异地高考在多地遭遇高门槛,不仅阻碍人力资源的流动,还影响到随迁子女接受初等、中等教育的平等权利;而高考移民等现象成为社会顽疾,与此相关的非法落户、一人多户籍等,也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
   在部属高校招生问题上,教育部已明确“去本地化”的改革方向,可惜总给人“小步慢跑”的感觉。2008年起,教育部要求中央部委所属“985”、“211”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原则上不高于30%。但在现实中,像中国政法大学那样“一步到位”、按照人口比例下达分省招生指标的实属凤毛麟角,更多的全国知名院校,则是像挤牙膏一样逐年缩减很小的比例,有的还通过自主招生或保送等途径,抵消了改革的成果。
 
7.实现城市的教育公平显然是城市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但同时也应当合理地规避“同城同权”所带来的副作用。要避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壁垒打破后,引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地区的人口迁移潮,恐怕只有让每个受教育者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能够享受同等难度的考试、同等标准的录取,实现所有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这也许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如果找准了权利平等的这个最终落点,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的配置才能够日趋平衡,各种利益的纠葛、户籍制度的藩篱才不至于成为受教育者的障碍。试想,如果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资源、享受平等的权利,发达城市和落后地区不存在教育的富矿和贫矿之分,即便是“同城同权”,考虑到生活成本、房价、就业环境等诸般问题,这股奔着教育富矿进城的人口迁移潮就很难出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的问题更是迎刃而解。
 
8.政府部门有效地利用了这种“民众情绪”,将推进公平的责任转变为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化解”。出台禁止择校的规定,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求学门槛,制定打击高考移民的政策,都是如此。而政府部门本来的责任是,增加教育投入,改革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省级财政统筹,让每个公民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享有义务教育;改革中高考制度,推动高考社会化,打破按计划配置高考招生指标的计划模式。这些年来,政府部门出台的教育禁令不少,也由此宣称做了不少民生工作,可是,本该做的民生工作,却基本没做。
   以一己之现实利益,来考量公平,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缺乏统一逻辑的公平观,从长远来看,将伤害每个人的公平权益。今天的北京人,保不准某天因某种因素会迁移离开北京到其他地方,如果其他地方的教育资源远差于北京,那么,其子孙后代所获得教育,也将不公平。
 
9.如果说在美国,黑人小孩“自己是次等的”自我认知,源于“隔离”导致的不准择校。那么,在中国,权贵和富家子弟“自己是优等的”优越感,却源于择校导致的“隔离”。这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选择,指向的却是同一个问题——法律是否对受教育权平等保护。我国在法律上直接规定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地方政府要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平等保护”。但某些“实验”学校,为了彰显精英色彩,人为制造与平民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之间的鸿沟,从源头上造成了儿童一代面向未来不平等的事实,从而撕裂社会。“山高故不贵,以有树为贵”,法律只有平等对待每一棵“小树”,他们才有机会长成国之栋梁。
虽然法律否认了公立教育择校的合法性,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变相择校。问题的无奈在于,法律能够规定“平等”,却无力提供“教育”。但人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抽象的平等,而是优质的教育。国家只有在具备向全社会均衡地提供优质教育的能力时,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问题,而这要靠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来推动。
 
10.“人情关系”这东西可视为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阻力、破坏力之一,与教育事业的神圣性完全不相容。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笔者在关心“重点工作清单”的同时,更注重其工作之外面对的大众心理。所谓契约社会,大致就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吧?当秩序清晰而坚定地运行时,大众将能受益,而失序之后的痛苦,我们或多或少都体验过。
教育事业深切影响民族的未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是每一位民众应该表现的。时代的变化,需要教育事业的运行,不时进行调整乃至改革。民众所能做的最切实的事,在笔者看来有大致两点,一是监督,二是自我约束。要让一切好的规章制度,能稳定顺畅地施行,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出于个人目的去“修改”它,同时更不允许自己参与破坏。
 
11.长远之策,是着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补上农村教育的短板。为此,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严格落实占当地GDP4%的教育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教育设施、校舍条件、校园环境等硬件建设,缩小地区差别、城镇农村差别,是填平教育公平鸿沟的治本之策。
另一个方面,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孩子接受教育并不局限于进入高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所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根据农村学子实际,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帮助更多进入不了高校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接受更多教育,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教育不公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7中,即便是“同城同权”,考虑到生活成本、房价、就业环境等诸般问题,这股奔着教育富矿进城的人口迁移潮就很难出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的问题更是迎刃而解。如何理解“同城同权”这一概念?层次明细,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国家某部位一名国家公务员,你负责教育公平研究,,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现象突出,民众对这一问题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国家加快教育公平建设的通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教育公平的发展路径”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信息公开制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简政放权改革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原创内容第一站,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www.shizheng100.com)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题 押题
 
相关阅读:
命题研究策论文的命题原理|申论解题逆向思维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