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社会救助
2014/4/29 9:00:11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社会救助改革。内容提要:假如你是T市社会救助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的社会救助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社会救助力量薄弱,救助层次低。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T市加快社会救助建设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社会救助改革

 

1.目前,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存在制度“碎片化”等问题,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尽管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制度“碎片化”问题突出。社会救助制度的“碎片化”问题折射了立法的滞后和欠缺,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这张民生保障网的编织进程。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就必须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进程,把已有的成功做法和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制度,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发挥社会救助法的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纲领性作用,给“碎片化”的社会救助制度打上法律的补丁。

 

2.为支持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2014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新增安排32亿元补助资金,并继续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20亿元。地方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有关文件要求,会同民政等部门,深入研究细化本地区临时救助的具体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帮助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此外,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3.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一次会议上说,民政工作要注重借助社会力量,他批评有些机关和干部“把什么权力都抓在手里,什么事情都搂在怀里,自己做不过来,又不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还有些机关只热衷于行使权力,不会动员社会力量,局面打不开,好事做不大。

   民政部长的批评直指要害,森森孤学院的遭遇堪称这一批评的样本。当地政府不是与社会合作去推进公益事业,不是互为补充和合作的关系,不是利用公权力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服务,而是把社会力量当成了政府部门的对手,仿佛民间办慈善是在与政府抢生意、抢资源、分权力,添麻烦。

 

4.国务院日前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法治思维推动社会救助,以法律手段规范社会救助,无疑有望补齐这一制度长期存在的短板。

办法的出台,明确了部门职责。过去,救助中一方面存在重复救助、多头救助;一方面存在救助空白,一些急需救助的对象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依照这一办法,国务院民政部门将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个专项救助的责任部门得到落实,有利于各司其职、各归其位,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能消除长期存在的救助盲点。

 

5.美国有“全国流浪者联盟”民间组织;有专门针对流浪儿童的慈善机构,目的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有一些为流浪汉提供无偿服务的律师,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流浪人员免费打官司。其中,一位律师就说,政府与其花许多纳税人的钱把流浪者们送入拘留所,还不如把这些宝贵的公共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帮助项目中,为流浪者提供永久性的住房和就业服务。

   此外,美国民间也对流浪汉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态度,据华盛顿一家独立调查机构对美国民众做的民意调查,71%的美国人认为,只要流浪者不妨碍到商店或公园里的其他人,警察没必要来驱赶他们。尽管如此,近年来,美国许多州还是加紧了对流浪乞丐的管理,有的还实行了乞丐“挂牌管理”制度,例如,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规定,乞丐必须每年到政府注册,而且要有执照,行乞时带在身上,如果不带,将被处以重罚,包括罚款或者长达30天的监禁。另外,很多地方也禁止在自动取款机附近、餐馆周围、公共汽车站和休息室等地点行乞等等。

 

6.要看到,诸如救助机制漏洞多、救助资金缺乏、待救助人群逐年递增之类的问题,无不带有转型社会、初级阶段的特征。法律真空、制度漏洞需要给予耐心来填补,救助能力需要逐步提升,被急速的城镇化快车甩下的一些寡助失助者,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来消化。对于社会救助中呈现的问题,要增强冷静看待问题的辩证思想和过程意识。既然需要一个过程,也就必需循序渐进付诸努力。不怕慢就怕站,问题只有在不断解决中才能最终得到解决。如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社会救助确定了制度方位和努力方向,能不能把社会救助事业推向更为广阔的水域,关键就在于真正将政策落实落地。

   再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落实就会落空。《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怎样落实?首当其冲就是要着力协调各方,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要求,构筑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

 

7.在扶贫助困、行慈济善活动中,我们不缺乏热心捐助的人士,缺乏的只是激发人们募捐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由于以往的募捐活动其形式既单一、单调,又落入俗套,缺乏新意,因而,难以唤醒人们的捐助欲望。“创意慈善”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公益事业的某些空白。社会救助离不开“创意慈善”,对于慈善操手的善举,我觉得给他们来点掌声比较合适,没有理由加以怀疑与指责。

   如何打消人们对“创意慈善”的顾虑,我有一个建议,有关慈善机构不妨将那些“慈善操手”招至名下,变个人行为为官方行为,这样就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让真正有志于慈善事业的人士大显身手。爱心活动更透明、更有诚信了,群众热心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果真如此,则社会幸甚,亟待救助的弱势群体幸甚。

 

8.目前相当数量的地区没有实现农村五保“按标施保”,中央财政税费改革补助资金中的五保补助资金在有些地区没有得到有效使用;一些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的保障政策尚未落实;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重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迫切需要的日常照料、心理咨询、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欠缺;因安置供养机构不足,一些查找不到户籍或监护人的流浪乞讨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挤占了有限的救助资源。

   下一步,将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建立由民政部牵头的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教育、住房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以及促进就业政策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同时,将着力强化社会救助监督管理,使社会救助工作步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轨道。

 

9. 一个“井底人”的偶然被发现,导致整个“井底人”群体的被曝光。而随着全国网友和公众对“井底人”的广泛关注,北京市朝阳区有关部门已经找人把当地12个热力井口全部用水泥封上了。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同时还给外界留下“遮羞”的口实。

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温暖与爱心却源源不断而来,有人给媒体报道中的几位“井底人”送来了过冬的棉被,衣服;有人张罗着帮他们租房子以度过眼前的冬天;还有人则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愿意为“井底人”提供高薪工作。

 

10.当然,未成年人监护干预更多是一种救助制度,而不是惩戒制度。因此,让命运多舛的孩子得到有效保护,比惩戒那些失职家长更重要。由此,必然意味着增设临时收养场所,加大相关财政投入。在此基础上,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归还被剥夺的监护权,以及由谁来实施监督?实际上,监护人失职现象之所以大量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无人对此实施监督。社会力量的介入,往往也是在酿成重大恶果之后。如果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监护权的监督人,并让一些辅助措施付诸实施,监护权的转移才能真正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剥夺监护权意味着法律层面的拾遗补缺,如何安置这些孩子则体现着社会救济的制度善意,由此仍需要相关法律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11.提高社会救助效率,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首先必须将其纳入法治框架,将贫困者获得救助的权利落实为具体的、可诉的实体权利,而不是没有程序和司法保障的权利空壳。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岂能少了《社会救助法》之类的法律构件?实施条例或相关政策再多,都无法代替一个立体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可惜,我国的《社会救助法》曾数度被列入立法规划,甚至还于20088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今仍在“胎动”。

 

12.对于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权,又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救助?我省今冬的分类救助办法,以及临时庇护所的设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按照新的办法,出入救助站的程序不再繁琐,救助的单次时限不再只有10天,新设立的临时庇护所尊重了流浪乞讨人员“来去自由”的意愿。

实际上,这一做法在欧美国家实行已久。比如在美国纽约,城市中存在着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机构开办的数千个庇护所,庇护对象也不仅是流浪人员,还有走失的儿童、遭受家暴的妇女等等。换句话说,在公共服务成熟的城市,对于困难群体的帮助不是约束管理,而是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

 

13.信息时代,伴随人员流动性的不断增加,人户分离和单位档案断档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可借鉴美国社会保障总署、澳大利亚公共服务中联机构的经验,基于社会保障号码建设居民档案和权益记录,并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秘钥管理制度,逐渐取代身份证。

   国家应当以社会救助为核心,整合社会保障和促进就业,建设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我认为,可以招聘专职救助人员,建立预算制度,设立救助服务窗口或者网页。同时,进入社区和家庭,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救助,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从而减少贫困。在此过程中,要避免以救助为名增加各类经办机构。

 

14.李克强强调,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抓紧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突出重点、消除“盲点”,综合构建和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失业、义务教育、住房、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切实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一要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要建立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覆盖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中类似人员。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近亲属的鳏寡孤独及重度残疾等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必要的照料。三要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根据灾害和应急响应级别,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和期限,对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食住和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对住房损毁严重的给予过渡性安置或资金、物资救助。四要注重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失业救助工作,为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介绍公益性就业岗位等公共就业服务。五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运用财政、税收、社会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和动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为困难群众献爱心、伸援手。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缺失有哪些?简洁、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5中,,美国民间也对流浪汉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态度。如何理解我国民众及政府对待受救助群体的心态?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T市社会救助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的社会救助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社会救助力量薄弱,救助层次低。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T市加快社会救助建设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社会救助的新思路”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数字推理

              2014黑龙江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题:红头文件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www.shizheng100.com)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题 押题卷
 
相关阅读: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时政20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试题答案|时事模拟题
模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
模拟题2024事业单位考试职测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