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司法公信力
2014/4/29 8:57:53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司法公信力改革。内容提要:假如你是H市司法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的司法公正问题频频见诸报端,民众对此呼声很高。当前,领导安排你写一则关于强化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宣传纲要,请写出写作框架,不必写成文章。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凝练。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司法公信力改革

 

1.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检察队伍。要持续治理“四风”特别是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等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检。要下大气力强化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把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置于战略性、先导性位置来抓,进一步提升检察队伍能力素质。要进一步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注重执法理念、制度机制、素质能力、纪律作风和检察人员风貌等“软实力”建设,塑造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2.部分法官把握证据能力不够,进而对事实认定不当,有的法官的法律知识相对薄弱,对某些法律条文理解不到位或不准确,曾有法院就出现过同类事实在不同裁判人员手中得出判决结果迥异的情况,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从而导致法律适用的错误,这让老百姓产生一种错觉—法官“枉法裁判”。在一次饭桌上,一个法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在某国家领导人亲戚家里偷了两条普通的烟,最后被抓去判死刑了。对此,我不好去评价什么,只是不知道他是对权力的迷信呢还是一个法律工作者的无知,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他是前者,由此可见,法官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3.因为建设法治中国,法律必须被国民信仰,司法必须被国民信任和尊重,否则,法律、法治将形同虚设;建设法治中国,政府权力必须被制约,而制约政府权力的重要机制是司法。人民如果不信任司法,不运用司法监督和控制政府权力,政府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将不可避免;建设法治中国,社会矛盾和争议必须主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法律途径主要是司法途径。国民如果不信任司法,不通过司法途径而通过自力救济或信访途径解决争议,法治秩序将被破坏;建设法治中国,人权必须得到有效保障,而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是司法。如果司法没有公信力,人权将随时可能被侵犯、蹂躏。其二,建设法治中国是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重要条件。因为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首要条件是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公权力机构、组织尊法、崇法、守法,而这一条件的成就关键取决于法治;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国民尊法、崇法、守法,而这一条件的成就同样取决于法治;司法公信力提升还取决于司法自身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而这些改革亦有赖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不推进法治,司法改革无望,司法不改革,司法公信力提升无望。其三,提升司法公信力与建设法治中国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4.近年来,司法公信缺失的声音却不绝于耳,反思其原因,根本上还在于没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措施和路径缺乏针对性,偏离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在司法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是错误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作用,反而引起人民群众不满、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

 

5.目前的错案追究制,弊端重重,该追责的不追,尽追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二审改判,发回重审,调解率不达标。二审改判,发回重审,难道就表明一审法院判错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审判是一个自由裁量的过程,不同法官完全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真正应追究的是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回应刚刚提到的审判独立与司法腐败的关系问题,在现有环境中,一旦要追责,就可能会发现不知道追谁了,法官说不是我定的是庭长定的,庭长说院长定的,院长说审判委员会定的,最后发现是某个领导有指示……为什么一些冤案难以平反,因为面临追责的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司法问责制度,首先责任得清晰明确地界定。我主张,建立独立的法官惩戒委员会,负责法官责任的追究。

 

6.实践中,有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并没有依法进行,往往对下级法院尚未审结的案件提前介入、作指示、下指令,干扰和限制下级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在同一法院内部,先定后审、不规范的判前请示、案件协调和个案协调等司空见惯。此外,有的法院往往堂而皇之地以所谓案件涉密为挡箭牌随意拒绝媒体的采访。行政审判中,存在所谓“让行政机关胜诉就是支持,让行政机关败诉就是添乱”的潜规则。还有判决书中屡见不鲜的“另案处理”,本来实行另案处理的初衷本是为了及时处理案件,节约司法成本,增强打击犯罪的时效性,而“另案处理”却往往蜕变为“另案不理”的潜台词。倘若“另案处理”都轻而易举地蜕变为“另案不理”,那么司法公正就无从谈起。

 

7.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一次次社会事件处理结果的积累所致。就在3日上午,河南正阳县一女子阻止施工时被施工车辆碾死,有报道称现场的公安、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视而不见。就此事件正阳县相关部门称是一起施工意外死亡事故,死者系从河坡上滑倒在转动的挖掘机上。同时否认工作人员冷漠旁观,称对遇难妇女进行了积极救治。在现场视频被各大网站疯狂转载的情况下,官方还“光明正大”的否认事情的真相,政府的公信力从何而来。

   我不是在给这些恶魔寻找借口,更不是维护他们。反而,我对他们是非常痛恨的,甚至是想除之而后快。但是,我们这种体制不改革,司法不能独立,宪法得不到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永远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即使抓一个杀一个,还会再出一个,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真相会在这张网的遮盖下面目全失,公信力将会渐行渐远。

 

8.公开重大执行活动,接受各方监督。对重大的执行活动,如采取强制搬出房屋、扣押被执行人贵重物品等执行行为时,邀请乡镇或街道、社区及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现场见证和监督,确保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严格落实执行听证制度。对案外人的执行异议,执行代理资格异议,追加被执行主体等,必须举行执行听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开通执行微博,建立以申请执行人为成员的QQ群。微博、QQ作为当今主流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法院开通微博、建立QQ群,指派信息宣传员专门管理,准确回答公众对案件执行提出的问题,及时发布“老赖”信息,鼓励知晓“老赖”下落或财产的人提供线索,以便于执行法官全方位掌握被执行人信息,加快案件的执行。

 

9.部分基层法官表示,这种行政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既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也会使行政权力因缺乏司法制约而恣意妄为,侵害行政相对人权益。福建高院行政庭负责人透露,少数地方甚至要求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时,必须征得政府同意后才能立案。

  一些地方将行政诉讼败诉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部分行政机关往往会对法院审案施加压力,采取以拖促调、强迫协调等方式,造成案件久拖不决、久调不判,矛盾积累导致行政当事人情绪行为激化。由于法院在人、财、物上受制于地方,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行政案件败诉率考核法院的工作绩效。

 

10.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而对于不公正判决的改判、审理,在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中,又是艰难和旷日持久的。即使知道一个案件的判决是错误的,也要考虑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形象,以及和原审法官的关系等种种因素。将错误案件发回重审,倒是一个实现权利救济的办法,但这等于叫原审法院从根本上否定自己,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屈死不告官”的心态,令他们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判决,也会默默忍受。如此,更多的冤假错案沉寂民间,由此泛化成公众对司法不公的普遍认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司法公信力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的持续下降。即使一些不公正的判决得到部分改正,那些故意徇私舞弊造成错判的法官,也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11.从公众的认知经验角度来讲,公众认知具有深刻的历史记忆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人性预设是“人性善”或“原善”,即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为此,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灌输与道德教化,来呼唤人的善性潜能的发挥,因而主张人治或德治,,“依法治国”方略仅仅提出17年,还未形成法律文化,而相对的,几千年的人治传统根深蒂固。“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期待“包青天式的父母官”,期待透过“青天”个人的明察秋毫,能够一举地洗刷冤屈,这种观念至今影响着人们。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还是信上不信下,信官不信法的心理思想严重,加之社会上出现“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不良现象,当事人往往不走正常的司法途径,而是试图通过信访“清官”解决,这种“清天情结”的背后的浓厚的官本位思维定式仍然屡屡可见。

 

12.以落实司法为民为根本,切实加强司法权威。落实司法为民是司法工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要求。法院工作要牢牢把握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正文明高效的审判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权威。一心为民既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司法的宗旨,全面落实司法为民措施,要求人民法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为民、便民、惠民的制度和机制,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司法需求,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确保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且有条件执行的当事人及时实现其权益。人民法院要把方便群众诉讼作为司法为民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坚持巡回审判,就地解决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诉累。坚持司法为民,就要在司法领域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对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和拖欠民工工资等关系民生的案件,要依法设立“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以具体务实的举措,体现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

 

13.近年来,在一些个案的司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司法不公的情况。但是,司法机关在审判活动中与公众沟通不力,也是造成司法结果与民众感性认知之间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而这种偏差通过网络传播,还会得到进一步放大。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法院的审判活动也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官要做到既不迎合掌声,也不惧怕嘘声,在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展现出司法公正的姿态,对于庭审信息依法该公开的必须及时公开,而对于涉及当事人隐私等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则坚决不能公开。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司法公信力丧失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10中,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屈死不告官”的心态,令他们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判决,也会默默忍受。如何理解我国老百姓的“屈死不告官”心态?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H市司法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的司法公正问题频频见诸报端,民众对此呼声很高。当前,领导安排你写一则关于强化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宣传纲要,请写出写作框架,不必写成文章。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凝练。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司法公信力改革的路径”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三公消费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人口迁徙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www.shizheng100.com)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山东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题 押题卷
 
相关阅读: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时政20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试题答案|时事模拟题
模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
模拟题2024事业单位考试职测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