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国民幸福感
2013/10/22 8:45:02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国民幸福感。内容提要:结合材料11和材料12,如果你是H市日报编辑,请写一则关于政府建立正确政绩观,提升民众幸福感的编后语。字数在450字以上,语言流畅,层次明晰。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国民幸福感
 

1.“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六成受访者感觉“幸福”,比去年高出0.4个百分点。在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中,收入、健康和婚姻排在前三位;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则为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是全球第一,经济总量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二。但国人的幸福感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就像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富裕一样。“幸福经济学”鼻祖伊斯特林有个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又称“幸福悖论”:经济增长越快,人们未必越幸福,因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
   那么,到底是什么“偷走”了国人的幸福?一份调查显示,在我国“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位列前三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导致人们压力过大。
 


3.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扶贫“双到”中,我市实施了“五个一”:“一村一策”改变农村面貌;“一户一法”加快脱贫步伐;“一户一档”实行电脑信息管理;“一类一点”根据不同类型为贫困村建设一批幸福安居示范点,以点带面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年一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扶贫主题活动,发动社会参与。各个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有的搞产业扶贫,有的搞“扶大户,带农户”,有的部门搞水利扶贫,有的部门搞技能培训扶贫,方式是多样化的,效果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增强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拓宽教育和就业渠道。根据统计部门城乡住户调查,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2.33:1下降到2.21:1,远低于全省2.87:1的水平,标志着我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基层民生最敏感的话题无非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养老、环境等,这些因素综合是为生活,是为幸福。天堂杭州自2004年以来,已六度折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然老百姓果真可以忽略房价畸高、交通拥堵、教育择校等烦恼而备感幸福吗?或者,这就是幸福的烦恼而已,是生活在幸福城市中的必要代价?
   市民的幸福感,这是一个很大众很广泛的概念,其中包括公务员、医生、律师、教师,也包括市井、上班族、学生、农民工等,他们的幸福感可能是大相径庭的。“金杯银杯,不如市民的口碑。”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要颁奖,但城市管理者切不可将其当成奖看,而要将其当成一种鞭策与鼓励,一种关乎百姓与城市形象的首要责任,实实在在推进政府关注促进民生。
 


5.幸福感本身是一种精神的感受,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欲求不一样,对幸福的感受也就不一样,如何制订具体的指标与老百姓的需求相符合相当难。当个人的欲求与所得不符,即使外在环境再好,还是不会觉得幸福。所以我认为,如何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完成集体和国家的使命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理想,这是提升市民幸福感必须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该为老百姓引导和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每个人的劳动都得到足够的尊重,每个人都愿意发挥个人最大限度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了可以尽情享受喜悦,失败了也不感到悲观重新再来。这就需要政府调整分配制度,使得利益分配相对均衡,解决起跑线不公平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个人的欲求,不能脱离集体和国家,这样才能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
 


6.俗话说,幸福重心境。贝多芬说:“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因此追求幸福,不仅要重物质,而且要重精神;不仅要改变环境,美化环境,而且要改变心态,美化心境。
“富裕了不等于幸福啊!GDP上去了,不等于老百姓生活就幸福了。”西部某市委书记表示,提高国民幸福感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保持一个生态优美、社会祥和的环境,要让老百姓真正生活得幸福。
   


7.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综合性指标,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指标。GDP不是万能指标,它虽然在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结构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具有其独有的功能,但也存在诸如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以及社会公平、民众的幸福感状况等局限和不足。
“幸福指数”也不例外,在反映民生状况、社会进步尤其是人们对幸福预期的满足状况等方面具有其独特功能,但同时也会有先天不足。从这种意义上说,GDP和“幸福指数”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它们之间恰恰是互为弥补,而不是相互排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一方面中国人的幸福预期被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抬高,也随着政府的承诺而提升,分母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如D杂志总编王某所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效用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加,总会有一个边界。”
 


8.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立法明确、法制健全。在组屋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都通过立法的形式以确保住房保障政策和“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贯彻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鉴于此,应尽快制定完善有关住房保障的法律规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对完整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应当从法律上规定住房保障的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规定住房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要制定住房保障基金管理法规,明确把住房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投入专项资金保证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应明确各级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中的责任。
 


9.要让“幸福”更好地落地,国家要继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将保障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二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五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让广大低收入家庭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六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更加关注各类困难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幸福指数”应该囊括收入、保障、物价、住房、教育、环境、医疗、文化等各项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把“幸福指数”比喻成那把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钥匙,再恰当不过。
 


10.中秋国庆期间,央视走基层记者分赴全国,采访各行各业数千人,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有人对央视“幸福调查”中所现的种种“神回复”有质疑,也有调侃。幸福是什么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幸福的来源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物质的满足;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实现;来源于信仰以及来源于自我实现的,如科学家、艺术家、慈善家等通过幸福他人达到自我的幸福。
   从社会的整体幸福感而言,群众是否感到幸福,对政府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必须重视。公众满意是政府获得支持的基础,而幸福正是满意的结果,只有一个个微小家庭的幸福,才能构成国家的大幸福。不能不看到,一些人有不幸福的感受,往往源于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养老等诸多社会层面的期待不能实现,在生活中被这些民生问题所困扰。
 


11. 一个各方面都运转良好的社会,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并行不悖、平衡发展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下滑,这个社会的发展就可能失衡,甚至引发社会动荡,阻碍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关注公众的幸福感,要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
   不应把幸福感与GDP的关系看成是对立的。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但这决不是要在GDP与幸福感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没有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对GDP,应重视之而又不以之为尊。将GDP与幸福感等指标相互补充,作为考察社会发展进步的依据,才有益于社会的和谐。
 



12.幸福感是一个极其复杂、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概念,很难量化成数字指标。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会因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主观爱好、性格和认识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比如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感受,有人就会觉得幸福,有人却会觉得痛苦。正如报道中所说,GDP这个指标统计口径很清楚,算起来比较容易,而幸福感是个务虚的概念,怎么计量?
   影响幸福感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自然的、人为的,历史的、现实的,必然的、偶然的,等等,总之,变化莫测,至今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被广泛认可的统计口径。一个人此时感觉幸福,彼时又觉得不幸福,今天感到幸福,明天又感到不幸福了,这幸福感如何去计量呢?所以,要把人的幸福感像GDP指标那样来量化考核,是不科学的。把幸福感当成一个硬指标,与政绩考核挂钩,至少就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
 



13.一个能够给民众带来较强幸福感的社会,一定不是一个断裂的社会,不是一个无序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是重视基本价值理念,讲民主、讲法治;必是追求有质量的经济发展,而不是以环境与资源的透支为代价;必是尊重公平正义原则,而非特权横行,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必是官员廉洁、政府透明、社会和谐,而非腐败严重,公共信息屏蔽……概言之,唯有在一个政治清明、法治进步、经济科学发展、社区文明和谐的社会中,民众的幸福感才能达到相当的高度。
   在过去的数年间,包括房价畸涨且居高不下、强拆案件此起彼伏、食品安全问题多多、官员腐败形势严重、一些既得利益群体滥用特权、民众看病难及看病贵,等等,无疑是中国社会天空中的阴霾。在阴霾笼罩之下,民众的幸福感自然也会被打折扣。
 



14. 春节放鞭炮,是中国特色民俗中最坚固的品种之一。它的本意,是驱魔避邪,以图来年吉利。更有一种传说,称“年”本是一种魔鬼的名字,放鞭炮就是为了把它吓跑。在旧社会的农村,也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放鞭炮的作用是“崩穷”——把“穷”崩跑,以图来年富裕。时代变迁了,魔鬼之说差不多已被人们遗忘,而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已经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哪里还有什么“穷”可以去崩呢?再崩,怕是要把“富”给崩跑——崩出了火灾、崩伤了眼睛、崩坏了手指,看病住院,因病返贫,可就得不偿失了。再说污染,污染会极大地拖累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治理污染还要拿出更多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污染还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而不是一个吵闹紧张的春节,是大部分人的诉求。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什么是幸福感?如何获取幸福?
 
 




2.根据所给材料6中“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因此追求幸福,不仅要重物质,而且要重精神”如何理解幸福的定义?
 
 



3.试分析材料9国家如何更好的做好民生建设,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4.结合材料11和材料12,如果你是H市日报编辑,请写一则关于政府建立正确政绩观,提升民众幸福感的编后语。字数在450字以上,语言流畅,层次明晰。
 
 





5.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在归纳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围绕你所认为的中心,写一篇字数在1200字以上的文章。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标题自拟,角度自选。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命题研究策论文的命题原理|申论解题逆向思维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