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公务员考试语文常识实词使用方法分析
2020/3/3 8:58:09     公务员招聘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

公务员考试语文常识实词使用方法分析
根据最新公务员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一、实词的辨析与使用
实词是语文词类中的一种,是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及副词等。实词是逻辑(选词)填空题非常重要的考查点,下面列出几种常见的实词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1.分辨词语的词义
逻辑(选词)填空的实质是辨析词语的意义,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能力。如:
他对果树栽培技术非常(熟悉/熟习),所以乡农技站选他做了农技员。
“熟悉”的词含有“知道得很清楚”之意,如“热悉情况”。“熟习”的词义含有“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之意。故本句要选“熟习”
2.分析句子的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意的功能,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为了躲敌人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化装”是指改变装束、容貌,“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根据句中的语境,应该使用“化装”而不使用“化妆”。可见语境是非常重要的选词依据。
3.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一定的句子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而这个语境,往往是作者所褒汤的或贬斥的,所以在用词时就有所讲究:褒义语境一般不用贬义词,相反则不用褒义词。如:
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回选手有实力染指全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染指”是贬义词,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我国的运动健儿勇夺金牌,应用褒义词,所以“染指”一词使用错误。再如“沟通”和“勾通”,“沟通”指使双方相通,是中性词;“勾通”指暗中勾结,是贬义词。如“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应
经济情况”。这里就只能用“沟通”而不能用“勾通”
例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三个近义词都有“结果、结局”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是:“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个褒义词;“后果”指不好的结果,是个贬义词;“结果”指事情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是个中性词,它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又可以用于的方面
4.识别词义的轻重
有些词的词义是有轻重的,该用词义较重的就不能用轻的,词义轻重要适当。如:
飞被秦桧(诬篾/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诬蔑”和“诬阳”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炮”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义较重,此句语境要用词义较重的“诬陷”
例如“批判”“批评”前比后者的词义重。如果某人有缺点,我们可以用“批评”,用“批判”就显得过于严重了;若某人犯了严重的立场错误,此时则用“批判”更合适。再如“奶母”和“害”。“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5.词语所指范围的大小不同
辨析词语有时也要从词义的范围入手,因为词义的范围有大有小。如:
学生从小就应培养保卫(边疆/边境)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如:阿拉山口位于我国西北边境上。例句所说的应是一个较大范围的靠近国界的领土,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所以要用“边”。
再如“年龄”和“年纪”。“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如: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上千岁。“年纪”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如:你这把年纪了还带头干活,我们这帮小青年哪敢息慢?
6.重视词语的语法功能
从语法功能的角度,有时也能区分词义。如:
现代科技还没有完全(把握/掌握)这项技术,现在实施它还没有(把握/掌握),所以有关部门建议暂时不要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把握”和“掌握”都是动词,有“控制”之意,但“把握”属名词,可作宾语,如“有把握”,“掌握”没有这种用法。所以第二空所填词语作“没有”的宾语,用“把握”,第一空自然要用“掌握”了
7.重现词语所指的对
分清词语所指对象,可以直接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再配合语境,就能较正确地选词了。如:
为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启用起用)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科技人员。
“启用”所指对象是物,重在开始使用,而“起用”所指对象是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重在重新使用。此句语境适合“起用”。
8.看词语间的习惯搭配
一个词语所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如:预算即使制订得再(正确/准确),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句中的搭配关系要根据前面的“预算”来决定,我们常说“准确预算”或“预算准确”,而不说“正确预算”或“预算正确”。
:再如“交换”和“交流”,前者往往与具体的物品或意见搭配;后者只能与抽象事物搭配,如经验、思想、文化等。“坚定”和“坚强”,前者往往与“立场”搭配后者往往与“意志”搭配。

(编辑:admin)

标签:公务员常识 行测常识 文化文学常识
 
相关阅读:
行测2025公考行政能力测试生活常识总结之:触电用电
行测2025公考常识电子版大全:行政组织理论
行测2024李梦娇公考百度网盘精华资料题库科技知识
申论体制内基层公务员决策的注意事项
行测2024公务员考试行测地理常识积累:城市职能
行测2024公务员考试综合常识党史知识真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