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5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扩大内需
2015/5/20 8:28:54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5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扩大内需。内容提要:假如你是T市国民消费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内需不足,民众对此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加快国民消费的通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5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扩大内需
 
1.中国政府对于金融危机的短期政策应对主要集中在投资上,但这也促进了内需的增长。四万亿投资计划极大地促进了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一些政策措施也直接促进了国内消费,比如农村消费的补助、降低税率、提高养老金标准。政府加大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这些都使得人们敢于更加放心大胆地消费。这些刺激计划和产生的效果同时也恢复了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之际的信心。然而,我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提升国内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固,目前我们拥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政策重点从短期刺激转向结构性改革,以平衡发展模式,促进国内经济更大的增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我看来,要想提升消费的作用,就必须重新平衡增长模式,使得经济增长更少依赖于工业和投资,更多依赖于服务业和消费。这样的转变会带来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增长,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劳动力需求的加大提高工资水平。只有提高了GDP中工资和家庭收入的水平,政府才能够用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提升消费的作用。只有重新平衡生产能力提升和消费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政府才能够减少对外不平衡(贸易顺差)。同时,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能够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从而提升农村地区消费水平。这样的重新平衡还能够使得经济增长更少依赖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中国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这些年是交织在一起的。上世纪80年代,家电行业一窝蜂上线,那时人们消费能力达不到产能的发展速度,电冰箱和彩电生产线很快从上百条减少到几家厂。后来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大厦不断崛起,商品房相继出现积压,同样是人们的消费能力跟不上。眼下,出口遇到美国经济下滑,大量产能将转为内销,原本供应内需竞争就激烈的行业,产能将继续扩张,会出现怎样的后果显而易见。养老、医疗、子女上学等等这些都是内需资金重要的去处,也是百姓不消费或者不敢大胆消费的原因所在。还有拉动内需消费的投资问题,一些获利丰厚行业的投资,民间资本基本是惨淡经营,支持内需的资金显然想进也困难。最近又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钱去那里不清楚,单以为由外转内就能拉动经济恐怕是一厢情愿。
而第一个问题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分配制度改革问题。我们可以回到高储蓄的问题上,近几年根据一些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我国的储蓄虽高,但结构很不合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百姓储蓄,而且差距有扩大趋势。而导致储蓄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增幅不断下降。去年有专家分析推断,这已经成为房屋消费和维持内需增长的直接障碍。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并没有完全解决。刚刚起步的农村新的改革,农民受益后拉动消费力度多大还待观察。
 
3.“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的“融合”,实践中我们有经验的积累。上海的东方明珠、大剧院、上海体育场等反映新时期上海新水平的文化设施“硬件”,不多是运用现代经济运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吗?还有“网球大师杯”的引进和运作也以吸取现代体育的运作模式在上海安家落户,成为上海国际影响的一张名片吗?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有把握和驾驭生产力要素中文化和科技含量越来越增大的趋势,善于利用各种机遇做大做强我们的文化事业。这种机遇,有经济上行时期的机遇,“机遇难得”、“时不再来”,如上世纪90年代,上海发展的“二十世纪最后的尾巴”;机遇也有经济下行时、甚至危机时的机遇,“挑战”就意味着有发展的难题,***了难题,“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出现新的发展空间。
比如,我们现在就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这些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大发展,但比较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距离。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不仅是经济中心,如东京、巴黎、伦敦、纽约,是国际资本、商品、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是国际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交融、传播和扩散的网络终端。发展文化产业,实行文化交流,能给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城市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助推器。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比如,世界银行有一份《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的研究报告就指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早两年,全球文化贸易量已达到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10%。在美国,有一项统计常被人们引用,即是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超过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2002年统计,美国的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等行业,一年的销售产值5385亿美元,超过当年中国的GDP。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软件工业已超过了航空工业。英国的创意产业超过了钢铁工业所取得的利润。
 
4.在世界上所有的顺差国中,中国是其中唯一尝试这么做了的国家,这是令人钦佩的,因为这么做真的很重要。不过,我无法断定中国采取这些扩大内需的措施的有效性,这只有时间才能检验,可能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我认为,中国应该根据经济产出总量的增长来相应扩大它的内需,中国的经济产出总量增速为每年大约10%,至少是3000亿美元,这大约是中国GDP总值的7%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扩大内需的速度应该满足经济产出总量的增速,这才有可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度。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改变经济结构的问题。
我这样说,包含了两个意思,鼓励中国人花钱还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为企业的收入对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并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可以考虑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因为中国企业的储蓄总额占全国储蓄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或者要求企业按时分红,因为这些红利将可以成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这样的话,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将会提高,他们可花的钱也就多了。中国并不是居民储蓄总量太高了,而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太少了,所以提高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真的是很重要的。当然政府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比如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鼓励大家尽量多消费,中国人将他们三分之一的收入都存到银行,对这个我并不感到担心,这没什么不合理的,我担心的是,中国家庭的收入还不到国民总收入的一半。
 
5.美国分析家认为,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固然可以协助建筑商和银行,但是却无法在短期内为希望买卖房子的人提供快速解决方案。除非贷款及房屋市场的问题获得解决,金融制度很难全面恢复。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 对于让房价无法回升、屋主无力偿还房贷和房屋过剩等问题,救市计划要产生作用是缓慢的。美国房价虽然自2006年7月份开始已经下降了20%,不过却还没有见底。房价要见底,需求量才会上升,而这种情况恐怕还要等上一年以上。美国劳工部发表报告称,9月份被裁退的员工多达15.9万人,是5年来最多的,其中有3.5万人来自建筑业。全国建筑商协会主席霍华德说,救市计划没有全面解决房价的根本问题。由于信贷紧缩的情况依旧存在,建筑商和贷款机构仍旧面对艰难的局面。
目前美国抵押贷款市场规模约14.3万亿美元,其中非商业性住房抵押贷款及证券化产品大约有10.9万亿美元。这近11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资产中约5.8万亿美元没有政府信用担保。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部分不良住房信贷资产已经造成全球金融业损失近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最终或突破1万亿美元。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6.过去30年,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提升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弥补外需的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认识到中国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经济的增长点不可能放到外部需求上去,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提出一个战略思想,就是扩大内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把经济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
   “把扩大内需称为第一要务肯定不为过。”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也表示,投资和出口过去都很强,而消费则是整个国民经济中间的短板。居民消费之所以这么多年起不来,就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比GDP增长的速度低,也比企业利润增长的速度低。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格局,在这次金融危机过去以后,已经不可能了。要想使中国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就必须要转到依靠广大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的消费增长,来支持中国未来经济长期的发展。
 
7.在扩大内需的工作中之所以要警惕“特事特办”变味,既有着此前一系列教训,也由于时下某些官员的“政绩冲动症”。确实,拉动内需既是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也是广大公众期盼。对某些官员而言,恐怕还有一个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时机。某些官员为着“政绩”需要,往往钻“特事特办”的空子,以“特事特办”为由越过程序,逃避公众和相关部门对项目的监督。在这样的“特事特办”之下,恐怕往昔那种“项目上去,干部倒下”的怪象又会死灰复燃。
人们知道,法治特点是依法限制官员,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让权力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对“特事特办”需要有理性看待,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依法办事的规定。令人欣慰的是,为规范中央投资资金使用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穆虹14日指出,国家发改委已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制定并印发了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的工作方案,在此方案中明确了资金的投入方向、安排的原则、建设任务的分工和责任、工作的程序和各项管理的要求。包括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比如“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不许干,党政机关的办公楼等楼堂馆所不许干。此外,国家发改委还要求所有项目必须严格遵循规划、计划、项目审核、用地管理、环境评价、决算验收等建设管理的程序,这个过程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见新华网2008年11月14日)。这说明,国家发改委所说的“特事特办”只是针对提高部门工作效率而言,决不是松弛监管制度。法治,不仅是针对平时工作,特急时候同样不能忽视抛弃。扩大内需事关亿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国家未来经济走向,更需要坚持法治精神,不能因为特殊情况,就对“特事特办”变味曲解。
 
8.从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来看,中国经济更有理由保持信心,因为中国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13亿人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内需的持续增长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一点已经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尽管存在"经济周期律"和外部形势恶化等不确定因素,但13亿勤劳的中国人民要富起来的愿望却坚定不移,扩大内需的潜力巨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信心来源。
   但信心毕竟不等于黄金,潜力也不等于现实。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依然过高,内需的拉动效应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对此,我们需要反省:经济增长过于倚重投资而不是消费;与GDP和物价相比,职工工资没有保持相应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长期乏力;社会保障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等等。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结合所给材料,试分析如何加快我国的国民消费,扩大内需?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T市国民消费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内需不足,民众对此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加快国民消费的通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国民消费”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事业编考试学渣还阅读了:2014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1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案例分析题:违建复议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原创内容第一站,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www.shizheng100.com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5山东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题 押题
 
相关阅读:
申论人民日报评论好句子申论写作背诵素材
命题研究策论文的命题原理|申论解题逆向思维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