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公车改革
2014/4/26 10:29:37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公车改革。内容提要:假如你是N市公车改革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当前我国公车改革如火如荼,改革裹足不前,很多机关因为改革触及利益,公车改革难以开展。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N市加快公车改革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公车改革
 
1.公车改革本是多赢之举,但每每有地方拍卖公车推行车补,多会受到舆论质疑。究其根本,在于信息公开不彻底甚至不透明。公车拍卖的信息公开理应贯穿拍卖全程,至少也应该包括市场第三方对公车进行国有资产评估信息、拍卖车辆的详尽信息、在一定时间段内公开接受竞拍报名等。同时,由于公车拍卖屡屡被指异变成“内部福利”,拍卖公车的单位也应该遵从已在多个领域内实行的回避制度,将本单位员工限制在参与竞拍的范围之外。
   
2.无论是“原则上零增长”还是加强公车预算管理,如果离开了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最后仍有可能落入内部关门改革的窠臼。如果此前的数据不能公开,那今年是否真的“零增长”,公众也将无从判断;这些年来,地方性公车改革其实也不缺少实践,可大多只是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赎买,既缺乏严格硬约束的人大预算,也少见公众监督。与叶青代表“一个人的公车改革”相比,不透明不公开是地方公车改革普遍的弱点。
在目睹二十年公车改革无成效之怪现状后,公众不仅需要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公车改革的决心,更需要在信息公开上看到公车改革的进步。像叶青“一个人的公车改革”那样,一切用数据说话,只要完全公开,政府补贴公务员用车的油钱和其他费用民众也能够接受。期待“原则上零增长”成为一脚有力的刹车,公车改革的大幕能够真正由此被拉开。
 
3.公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超编制和超标准配车、运营成本高、行政成本开支过大以及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而言之,是要解决公车配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本来,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省部级以上干部可以配备专用公用车,其他职务干部不专门配备公车,而只派用公用车。因此严格地讲,公用专车是只有省部级以上干部才能享受的“待遇”,而不是厅局级及以下干部可以领取的“福利”。在政治学上,“待遇”与“福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待遇”只供少数人专享,“福利”则人人有份,未经合法程序,将少数人的“待遇”扩大到多数人而成为“福利”,其合法性大成问题。不少地方的一般干部如处长、副处长、科长均配有专车,其基本的逻辑出发点,就是把原本只具有“待遇”意义的专车当成了“福利”。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误区。
  公车改革不但是一个涉及到许多人既得利益的敏感问题,同时也一个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需要主持者拿出勇气和智慧,尊重民意,广集民智,稳健推进。但无论有多么艰难,公车改革也无法回避现存的“福利误区”,只有走出“福利误区”,公车改革才算实践了“改革”的真义。
 
4.公务用车之所以屡遭社会诟病,一方面是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庞大的公车数量,造成了庞大的开支,如驾驶员的工资、维修保养费、加油费等等。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特权现象,比如公车私用现象。因为公务用车按照官员的级别配车,官员的级别越高,专车的配置也越高。因此,看车辆配置就可以看出主人的级别,这也成为官员炫耀特权的一种象征。整天坐在车子里的官员,能与百姓心连心吗?心里能想着老百姓吗?
由于公车开支巨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也隔膜了干群关系,因为公务用车开支巨大,社会上呼吁公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些地方也对公车改革进行了试点。然而,这些公车改革都是从既得利益者角度出发的,在取消的公车的同时,却又以车补的形式来弥补官员。换言之,所谓的公车改革就是将车辆换成货币,结果是换汤不换药,不但开支没有减少,反而比此前还有增加,这样的公车改革无疑是失败的。
 
5.如果说公车公用品性质“鼓励”了“搭便车”行为的动机,那么公车使用信息不对称就使公车私用成为现实。只有让以往不为纳税人能够直接监督的公务消费活动,逐渐走到阳光下,让公车使用公开化、透明化,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才能彻底消除“车轮腐败”的生存空间。长远来看,如果不改变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政务公开,不能引入第三方的有效监督,公务车改革最终只能是句空话。因此,公车改革在于制定出严谨、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以“重典”***公车滥用,以“透明”实现社会监督,破除公权背后的特权思维及利益博弈。需要指出的是,公车改革固然需要“重典”和监督,但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式,从各地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否则,非但会把公车改革引向歧途,还会因华而不实而浪费行政成本,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6.各地进行车改时,公车补贴一般是按级别来发放,这其实并不合理。决定公车补贴多寡,应根据部门和岗位的性质,如果基层岗位用车明显比领导岗位更多,则基层公务员的公车补贴就应多于领导。此外,公车补贴应该禁止货币化发放,规定公务出行卡不得提现,只能用于乘坐公交车、打的、加油等交通事务支出;而且,非工作时间应禁止刷卡,特殊情况先自掏腰包,作出充分说明后再报销。一定级别以上官员,公务出行卡每月使用的详细记录,应在固定网站公开并接受监督。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公车改革迈出的实质一步。我们期待公车改革能被严格落实,而不至于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车改革必须能给纳税人真正省钱,而不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之后,公车补贴所花的钱反而更多——是否减少“三公经费”,是评价公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公车改革之难,从来不是难在具体的改革方式与途径,而是难在改革建立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之下。不能省钱的公车改革是伪改革,真正的公车改革必须让既得利益者“伤筋动骨”。
 
6.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其最大价值在于政治方面,这比其“经济效益”实在得多,也好理解得多。现在有些公务人员骄奢颟顸,目中无人,特别是在老百姓面前架子端得大大的。这种官架子来自某些领导干部的优越感,而优越感来自公车、豪华办公楼等特权现实。
历史地讲,官员行使公权力需要一定的权威,以获取行政对象的主动服从。在封建时代,官员通过官服官轿、仪仗、官衙来显示官威,压服老百姓。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务人员是人民公仆,通过公共服务赢得人民的认同与配合。但现在很多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在民众面前缺乏号召力,于是试图以公车、豪华办公楼来构建权威性。事实证明,这是掌权者追求权威性的歧途。
 
7.公车腐败的实质是特权作祟。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最终都会指向阶层的特权,而这也是所有改革阻力的来源。车改探索屡屡碰壁,根源在于没有试图去限制和削减这种特权。改革本来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变相妥协的结果便只会是公车越改越多。温家宝总理曾对媒体表示,公车私用问题“应该管得住也必须管得住”。开出的药方则区别于现行的各项改革实验,他谈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监督,来自社会和民众的监督,让这种监督最终看到切实的效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很难,有时候甚至很痛,但也只有痛的才会是真正管用的。公车“必须管得住”,如果这样的共识依然存在,那么剩下的问题便在于,允不允许那种会让人有痛感的监督存在,有没有这种监督运转的制度环境。
“股长的屁股都冒烟”,省长的比喻之所以反响强烈,是因为这个比喻本身不存在任何夸大的成分,这就是原原本本的现实。根除如此民怨沸腾的腐败难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绝,这不是夸张。而对于任何一座现代城市而言,不仅拥有私家车会增加市民的幸福指数,能够看到公车得到根本整治,能够体会到权力在监督之下的收敛,同样也会让身处其间的公民感觉到幸福,那是一种更深远的幸福。
 
8.公车改革举步维艰,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毕竟,纵观中国社会转型期必须推进的各项改革,公车改革其实连“割肉式改革”都说不上,它应该是难度和风险最小的一项改革——改革可能会让部分习惯公车出行的领导干部略感“不便”,但它毕竟不像政府机构改革、国企改革等那样“伤筋动骨”。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公车改革有非常具体的指向,也不缺政策法规的支撑,更在社会民众中早有高度共识;从改革前景来看,公车改革在试点中已积累大量经验,全面推行改革的条件也已比较成熟。深入推进这项不涉及“饭碗”问题的改革,只需有削减公车使用者“福利”的改革决心即可。但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公车改革的主导者本身就是公车使用者,很多人都不愿拿自己的利益开刀。
 
9. 如果以渐进思路来考虑公车改革,不妨采取一些积极稳健的措施。首先是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改革方案,不一定要采取“规定动作”,但必须达到公车经费下降的最低限。此外,各地制定公车改革从部分试点到全面推行的时间表,既要避免车改躁进所导致的行政资源浪费,又要避免公车问题的久拖不决。另一点,公车改革方案要参照各地公共交通发达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条件好的地方应鼓励公务员购买私家车,促使用车观念的深层转变,经济欠发达和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应优先保障公务交通的便利。
公车改革是涉及政府形象和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但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也依赖于行政观念和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公车改革不仅要实现行政经费的下降,更要促进廉政观念的树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由此来看,实行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逐步推进的公车改革方案,应该是一种最优选择。
 
10.有一位小学生建议给公车挂红牌以便监督的建议,在网上引发热议;近两年春节期间,由一些微博“大V”发起的“随手拍公车私用”活动,也都得到了数万网友的积极响应。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监督渠道的多元,会有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监督公车的队伍中来,推进公车改革不能忽视这一股力量。
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公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杜绝“车轮上的腐败”和“车轮上的浪费”,需要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而不能满足于公车经费“零增长”。让开明官员推动改革,让专业学者建言改革,让民间力量监督改革,用好这“三驾马车”,能给公车改革提供一个更快的加速度。
 
11.用好社情民意杠杆来撬动顽固的利益格局,推动公车改革不断取得务实成效,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也绝非没有成功先例。近些年来,以杭州、昆明、温州等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积极吸收公众意见,按照“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的理念,大胆尝试拍卖公车、货币化补贴、市场化租车等办法,不同程度减少了浪费。尽管可能仍不完美,但其积极吸收公众意见的做法,无疑是当地公车改革得以推进的一大重要原因,也让更多地方看到了推进公车改革前行的希望所在。
从公车摸底阶段就适时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公车改革就能够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12.要给公车运行画出明确的边界。违规配公车等问题,实质上是罔顾公车是执行公务的必要工具,而不是非公务时的通勤用车。公车的功能是保障公务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行。它应随着公务而“动”,其存在不是为了保障“官”,而是为了保障“事”。同理,公车补贴应按公务所需来保障,而不是按官位等级去捆绑,更不能变相异化为集体福利。现实中,公务部门间、不同岗位间的苦乐不均、岗位要求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还要转变政务运行模式。公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严控“车轮上办公”,严控文山会海,切实减少陪会,鼓励多种公务出勤方式。车轮是随着政务而“转”的,政务模式的转变是减少车轮上的浪费、压缩公车运行费用的有效保障。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公车改革的特点有哪些?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李克强总理提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如何理解我国公车改革中触及利益?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N市公车改革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当前我国公车改革如火如荼,改革裹足不前,很多机关因为改革触及利益,公车改革难以开展。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N市加快公车改革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公车改革的春天”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
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扶贫新思路

              2014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财政透明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四川公务员考试 申论 押题卷 模拟题
 
相关阅读: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