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流动人口管理
2014/4/22 9:31:57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流动人口管理。内容提要:假如你是Q市流动人口管理卡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当前的流动人口数量巨大,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尤其在社会保障方面值得关注。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加快流动管理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语言凝练,结构完整。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流动人口管理

 

1.报告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去年总量接近2.3亿。与数量增多同时出现的是流动人口结构、流向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流动人口的“不流动性”。

   流动人口生活稳定和增速平稳这两个方面的“不流动性”,给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稳定,家庭化居住在城市里,一年回农村不到两次,他们就更希望在城市里找到归宿感。他们在城市里对家庭居住、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要求就更加迫切;“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了近一半,那么,农村劳动力就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劳动效率,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这是机遇,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对于农村社会文化建设,这又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2.我国很多城市对外来人口管理的下脚点都是从租房开始的。外来人口在当地是无根的,唯一的管理路径就是“房屋管理”。然而,外来人口租房,房东和房客只谈价钱,私下交易,这就使职能部门的监管处于盲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力追根溯源就是信息管理的不力。当地社区往往只是靠附近居民的口头相传才能知道来了一些什么样的租房户,这样靠熟人的辨识监控到有限的外来人口,显然无济于事。而各部门只有在涉及到收费等利益问题时才会关注这部分群体,在监控和服务上则往往关注不够。

流动人口在外地生活,困难自然更多。面对相对弱势的流动人口,管理员的工作不应是执法第一而是以服务型为主。其实,做到了信息完备,流动人口的问题就有了下脚的空间,管理方向就要向服务工作转变,流动人口因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本地居住户,与当地居民的隔阂会消解掉不少。

 

3.办证难也不单是程序“打架”的问题,很多时候也有人为刁难的因素。而程序之所以“打架”,往往也是因为有人故意让它们顶牛。有行政审批的地方就可能有设卡“寻租”的现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很多地方官员的为官哲学。为什么“光荣证”和婚育证明没有成为问题多发地?因为那两个证明不能成为“卡脖子”的有效工具。因为生育服务证跟孩子从出生到上户口的一系列重要事项相关,有些人就是要以之为要挟榨取油水。给了钱就痛快放行,不给钱就拖延不办,程序越复杂就越容易挑出毛病,管理者也就越是“进退自如”,所以手续越来越繁难,两地的规定老是对不上。时间久了以后,“潜规则”悄然形成,足以让办证者头大如斗,但是又挑不出程序差错。对于这样的食利者和土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痛下决心,解决清理。

 

4.我国采取一次登记,长期有效,而且要求选民在户口所在地进行选民登记和参加选举,流动人口的户口往往在原籍,但因为交通、信息和误工等因素,使得流动人口不愿意回原籍参加选举。从现在各省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实施细则来看,大多数都是要求外来人口在户口所在地参加选举,但由于长期在外,与户口地的联系很少,让他们回去参加投票选举一个与其利益不太相关的代表,确实不现实。那么可否在务工所在地投票呢?尽管有关法律规定,选民已经迁居外地但未转出户口的,在取得原选区选民资格的证明后,可以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问题是,既然他们不大可能回去投票,他们有可能愿意回去取得选民资格证明吗?即使取得证明在居住地参加选举,他们往往也只能作为投票,很难作为候选人参选。这样一来,他们的选举权行使的动力面临着重重困难。

 

5. 农民目前的这种收入格局决定了户籍城镇化率低下。很简单,他们不可能放弃第二部分收入,尤其是拆迁或者征收农田很有可能带来巨额收入。更重要的是,由于城市户口附带的福利逐渐减少,并且大部分城市给新市民并没有配套福利政策,如社保、医保,农民更不可能轻易进城,即使他们不少早就已经在城市生活了。那么,这种局面将一直得不到***吗?并不是,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农民进了城,并且在城市扎下根。这部分人包括部分进城买房工作的农村大学生,包括在城市打工获得体面收入的高级蓝领农民工,包括城中村改造以及城市周围拆迁获得补偿的农民。问题在于,除去他们仍有将近50%左右的农村家庭,依靠两份收入尚不足以支撑他们进入城市。

 

6.流动人口不仅在数量上已经是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时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城市发展不能忽视、漠视,甚至是歧视流动人口的生活发展和具体感受。因此,城市发展需要秉持一种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城市发展需要重视生活在其中的广大流动人口的具体感受,并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幸福。

如果说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收入水平、是否拥有住房、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是一种硬性的、看得见的生活福利,那么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感受,以及他们是否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则是一种软性的、看不见的生活福利。流动人口的幸福感构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整体福利包”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在传统的社会福利供给中往往忽略了这样软性的福利。

 

7.消除文化心理的隔阂是持久战,但制度的安排却可先行。以制度增加外地人的归属感,恰恰是当下所最缺乏和急需的。这些外来打工者,有的已在此居住十多年,却从来未享受过任何社会保障,孩子上学亦无法解决。而在安徽老家,不少人的土地已因征地拆迁所剩无几。他们在家是农民,在外是“流民”,进退失据。这种局面惟一的结果是令外来人口以他乡为壑,仅把自己当成一名过客,而不是理性的建设者。当地一位基层干部介绍,他们在大街上义务清扫垃圾时,楼上租住的外来打工者竟突然扔下来一包大便。

   潮州、增城、湖州,三起事件足以说明,此并非孤立现象。三地均是外来人口集聚地,数量远超本地人口。当务之急,应在中央统筹之下,建立覆盖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分享体系,如此方能消除外来打工者的“流民”心态,对流入地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以他乡为故乡。否则,只要有一点火星,便可能酿成大祸。此未来中国之大隐患也。

 

8.凡此种种,表面上看是各地的“土政策”卡住了准生证,但在这背后体现的是公共服务管理步伐没有跟上人口流动的节奏,从而更凸显了放权给社会、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改革之必要性。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性加强,以前是“单位人”,现在很多已转变为“社会人”,这种人户分离对计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再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来处理准生证的申请办理,不但人为地给民众添加麻烦和成本,也不符合现代公共服务便民利民的人本理念。

因而,人口计生委强调就地办理准生证,并实行“首接负责制”,在积极回应民意诉求之外,也体现了公共服务的回归,有助于清除办理准生证的“地域壁垒”。人口计生委的数据显示,全国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约6700万人,这其中跨省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地区生育的,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生育总数的六成,生育头胎可就地办理准生证,是对这部分庞大人群的“减负”,更是对公共服务的“提速”。

 

9.北京本地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质量逐步提高,住房数量已超一户一套的水平,基本达到一人一间。限购令前,商品房有三分之一被外来人口购买。限购令后,外来人口买房比例大大下降,2011年,外地个人在京购房仅21948套。绝大多数外来常住人口因无能力在京购房,只能租房,随着房租逐年上涨,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住房状况甚至恶化。

  居高不下的房价,流动人口的薪金收入与物价难以匹配,加之对流动人口的诸多限制,短时期内在北京拥有自己的住房只能是梦想,像一座大山横在每位流动人口的心上,成为永久的伤痛。

心中有梦想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既然大家都在奋斗,虽然过程中都有苦、难,并不意味着流动人口低人一等,经过自己的奋斗、努力,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房子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

 

10.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必然要流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看到全国很多地方人口流动的门槛在连续不断地降低,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但是,以大城市为重点,对流动人口在劳动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限制还依然严重地存在,尽管流动人口也要和当地居民一样正常地在当地缴纳法定的税金,但他们和当地居民之间有一道“鸿沟”,应该享受的各种权利得不到全面公平地保障。

比如实行暂住证,据说一个原因是为了便于管理,及时掌握流动人员的动向,在严格管理之下,减少违法犯罪。可是,沈阳等地已经取消了暂住证,还没有消息说那里的犯罪案件就增加了。北京市一个月前取消了外来人员就业证,当初实行据说是为了调整流动人员就业的方向,可是取消此证至今已有月余,北京市的劳务市场就混乱了吗?显然没有。

 

11.七成流动人口不愿“非农”是对当下城镇化存在问题的一种折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的城市化,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变换的问题,对个体来说,更是在城市生活各方面的全方位进入,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平等保障。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更为重要,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但遗憾的是,不少地方仅仅把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当成简单的劳动力进入,而对其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平等享有上保障不力,由此,就出现了七成流动人口不愿“非农”。

事实上,农业人口融入城市仍然面临无法逾越的壁垒。面对现实,农业人口总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当他们虽然能够进入城市,以打工为生,但是无法在城市中真正定居、融合进去时,就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市民化意愿出现摇摆。七成流动人口不愿“非农”,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是城镇化盲目倾向的问题。

 

12.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有利于克服目前城市里人口不够所带来的问题。城市为什么会有魅力?并不在于修路造桥会带来GDP,而是因为人的集聚而产生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人口的集聚,城市公用设施的使用成本就会大规模降低,同时,还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在农业社会中,人更多地是依赖自给自足。但是,在城市中,这都需要通过社会分工和合作才能实现分工和合作,这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达,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今年在上海、明年在杭州、后年在北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这种情况将愈发普遍。但现在的户籍、社保、教育等制度却与这种人口的高度流动不匹配。换句话说,目前的城镇化规划并没有解决原有城乡二元对立问题,同时还产生了更多问题。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特点有哪些?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6中,流动人口的幸福感构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整体福利包”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在传统的社会福利供给中往往忽略了这样软性的福利。如何理解流动人口的这一特征?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Q市流动人口管理卡办公室的一名公务员,当前的流动人口数量巨大,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尤其在社会保障方面值得关注。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加快流动管理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语言凝练,结构完整。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流动人口的发展”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农业产业化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社会信任感重建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山东公务员考试 申论 押题卷 模拟题
 
相关阅读: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