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高校行政改革
2013/11/17 0:04:01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高校行政体制改革。内容提要:假如你是C市高校改革办公室的一名公务人员,当前高校去行政化是大学改革的方向。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C市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方案。方案只需写成提纲,字数在450字以内,层次清楚,言简意赅。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高校行政体制改革

1. 近年来,国内高校多数已进行了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体制改革,新的用人机制和分配体制在一些高校已逐步形成,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系正在高校内部逐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效,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然而由于改革处于转型时期或过渡时期,新的用人机制与原有的以身份管理为基础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矛盾和冲突。 
从总体上说,高校还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弊端,突出表现在,由于在干部管理上缺乏一套科学而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对干部难以作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因而,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在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由于高校教师数量与质量均相对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多数高校存在着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建设落后,从而导致干部职务(职称)终身制,能上能下的问题仍然未彻底解决;学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严重、机构重叠,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冗员过多,还没有真正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用人效益不高,优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待遇总体上偏低,分配制度上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办社会,大量应当由社会负担的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地占用了学校编制和经费,同时,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中心和人才市场的作用,对聘余人员的管理还不到位,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学校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因此,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改革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的改革,还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改革由教育行政机构牵头。近年来各副部级、正厅级高校的校级干部,不少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司局、处岗位,动了高校的行政级别,无疑动了行政机构官员晋升的奶酪。二是高校管理改革由学校行政机构推进。近几年来,作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一些高校已推进职员职级制改革,但由于是行政干部主事改革,改革的结果换汤不换药。
因此,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要动真格,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改革当下的“改革模式“,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出发,应该将教育改革推动、协调机构,从教育行政部门转设到国务院,甚至全国人大,排除行政部门的既得利益,破除传统的管理思维和工作方式。对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来说,也应如此。

3. 对于高校腐败问题,在坚决惩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探寻源头治理之路。一方面要从内部入手,规范高校权力的运行,强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变个别领导在基建问题上一言九鼎的现象。要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确保基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基建工程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高校教职员工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另一方面要从外部着眼,整合工程建设市场资源,规范工程建设交易市场。要严格执行招投标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建设交易行为的规范有序,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将基建领域招标的项目、条件、评标过程及结果等通过网络发布,利用电子招标平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将招投标中的各项行为置于高校教职员工、投标商和招标人的共同监督之下,避免暗箱操作及腐败行为。同时,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用记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

4.当前中国的大学已经变成事实上的政府附属行政官僚机构,而不是按照教育和学术机构的逻辑发展。因为,中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个内外“三权”不分的高度集权体制。所谓的内外“三权”部分,是指外部举办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权合一;内部决策权、行政权和学术权的职责不分。而这就造成了大学“千校一面”,缺少特色和个性,不能真正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意志。
其次,如今中国高校拥有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规模最为庞大的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队伍。而这一尴尬局面的形成,源自大学管理集权化、机构衙门化和职员官僚化,以及由“三化”必然带来的机构臃肿(叠床架屋)、队伍庞大、行政权力簪越学术权力及办学效率效益低下的现象。

5.大学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称为“公愤”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教育部门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过于刻板,无论是日常管理、干部任用、项目审批或是其他方面,事无巨细地插手,已经使大学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附庸”;大学作为传递知识、创造新知的学术机构,被控制的太死,其创造性可能受到限制。再者,在大学的内部,行政的力量成了主导,学术的、教授的力量边缘化,而大学的资源是靠行政级别控制的,在这种背景下,大学从内里就发生了“病变”。《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给出了一个发展方向,但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复杂的问题,在过去,这种行政级别、行政制度在帮助大学和政府对话上,是有利的;现在要变革这种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制度,就不能是简单修修补补而已,要全面整改。只有理顺了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才谈得到大学内部制度的改革,内部关系的调整。另一方面,改革应该强调的是学术管理和行政工作分离,而不是要把级别制彻底去除,这也是不对的。

6.目前高校中,存在着大量的无关于甚至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健康发展的“行政工作”。比如,某些形式主义化的考核和评估活动,不仅增加了大量的行政工作负担,也耗费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时间与精力。现代国家的所有机构,包括大学在内,都需要合理的管理与考核评估。但是在大学,由谁、根据什么原则与标准、以什么方式开展考核与评估,这是一个治校理念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教师与研究人员普遍感到,我们治校理念仍然是“行政主导”。有关教学和研究的所有重要标准和原则几乎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的。这种统一性的管理方式表面上带来了“规范化”,但在实践中严重忽视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特殊性,其结果并没有达到有效促进教学与科研发展的目的。
   因此,比精简机构更为关键的改革是治学理念的转变———给各个高校与学科更高的自主性,给教师与研究人员创造更宽松和自主的学术环境,这要求一种从“行政主导”向“学术本位”的观念变革。

7.目前在我们高校中,存在着大量的无关于甚至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健康发展的“行政工作”。比如,某些形式主义化的考核和评估活动,不仅增加了大量的行政工作负担,也耗费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时间与精力。现代国家的所有机构,包括大学在内,都需要合理的管理与考核评估。但是在大学,由谁、根据什么原则与标准、以什么方式开展考核与评估,这是一个治校理念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教师与研究人员普遍感到,我们治校理念仍然是“行政主导”。有关教学和研究的所有重要标准和原则几乎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的。这种统一性的管理方式表面上带来了“规范化”,但在实践中严重忽视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特殊性,其结果并没有达到有效促进教学与科研发展的目的。
因此,比精简机构更为关键的改革是治学理念的转变———给各个高校与学科更高的自主性,给教师与研究人员创造更宽松和自主的学术环境,这要求一种从“行政主导”向“学术本位”的观念变革。

8.内地多所高校试点实行公开选拔校长,打破此前上级任命惯例。教育部在2011年底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所直属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长,必要条件是“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有较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舆论认为,在备受诟病的高校“官本位”背景下,“公选校长”能否使其脱去行政化枷锁,成为教授治校、学者治校的重要转折,值得期待。
众多知名高校校长亦身体力行,改变以往多种身份集中于一身的情况。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退出“学术道德委员会”;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担任校长期间“不申报新课题”、“不新带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更在就职演讲中承诺,要把100%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9.大学改革之难,难在制度上,但不是缺乏制度,而是现有制度繁多但空乏无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财政机制,目前大学的拨款制度和使用机制,是将大学和政府机构等同起来,大学是个特殊的创造性的机构,僵化的财政制度严重阻碍了大学的正常运作,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经费使用申请和使用上。第二是人事制度。大学人事制度和政府机构其他事业单位基本一致,尤其是珠三角的大学最为严重,刚刚兴办的职业院校也身染此疾,大学在使用人才上严重受到限制,把大学教师和公务员用同样的流程方式管理是人事部门所犯的重大错误,人事制度的僵化有甚于政府机构,“能进不能出”,名义上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被改造成了“有关系的新人老办法,没有关系的新人新办法”,而且不少高校编制身份决定了工资待遇差别,还有很多高校的人员竟然四处呼吁大学教师公务员化,旧有人事制度毒害至深,已令既得利益者发出如此荒谬的声音。

10.  “现在一些‘211工程’院校力求进入‘985高校’行列,另一些学校则在努力地‘专升本’,他们的动力,除了为学校获得更多的资源外,便是书记、校长官升一级”,熊丙奇说,“我在多个场合中听到党委书记对校长说‘我的话很重要,因为我是副部长级干部’。一个校长是这样的身份,大学里不可能有学术自主,更不可能说校长是帮我们这些教授搬凳子的”——校长是官员而不是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
随着高校行政级别的提高,高校领导的官员意识也在增强,有些校领导甚至把高校的领导岗位当作“官升一级的台阶”和“个人仕途的驿站”,所以他们常常在高校领导岗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频繁更换工作岗位,以谋求更好的仕途发展。

11.当前,社会各界对教授治学有一定误解,认为校长就是学校的学术代表。把校长的法人代表的身份,当成包揽了学校全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教授治学,强调的是教授在大学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这“五学”的培育与培养中的职能。
  一个大学如果不能达到教授治学,学术委员会不能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学者成长、学风优化和学生培养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就是不可能的。当然,倒过来,有了学术委员会后,其教育教学质量未必马上就能提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理顺学术委员会的治理结构后,可以大大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中国大学的真正发展,就是大学特色、优势的铸就。假如大学都搞成一个模式,同质化了,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要办有优势有特色的大学,需要在内部治理结构上探索路子。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

12.去行政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实际上至为关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改革裹足不前许久的当下,零星的探索值得鼓励。要将其星火燎原,当务之急是要立法先行,确定改革步骤,既表明改革的决心,也保障行政权力、学术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所谓世界一流公立大学的管办分离,即是如此。这和新教改的思路其实也是契合的,在今年通过的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已经明确了政校分离、管办分离的方向,接下来重在落实。
之所以必须管办分离,在于高校内部权力对学术造成的倾轧,表面上看是高校行政化的结果,但究其本质不过是整个教育系统,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内部普遍行政化的必然衍生。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政府可以通过拨款机制来体现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避免行政部门对大学管得过多、过死,以实现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合理权责划分。高校外部行政化的去除在于管办分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去行政化,必须有体现学术第一、高校自治的大学章程。外部立法和内部章程,互为补充,才能保证高校选任、议事、决策的独立性,最终实现政治的归政治、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

13.实行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和校长职业化,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府部门、社会贤达、知名校友、学校教授等共同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制定校长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征选,确定人选后由理事会报教育部任命。校长一旦被任命,就应是一个全职校长,退出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这不仅是为了保证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行,也是为了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扰和影响。
   高校要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几年前我国曾经实行了长江学者制度”,熊教授介绍,其中一个要求就是长江学者不能担任行政职务,但是这些年很多长江学者纷纷主动要求成为行政干部,因为如果没有行政职务,他们很难调配学术资源,“所以,我们只有把这种行政配置资源的模式改成为以学术为资源配置方式,才能让我们的教授真正安心全力地做自己的学术工作”。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高效行政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5中教育部门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过于刻板,无论是日常管理、干部任用、项目审批或是其他方面,事无巨细地插手,已经使大学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附庸”,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3.材料12中世界一流公立大学的管办分离,即是如此。这和新教改的思路其实也是契合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4.假如你是C市高校改革办公室的一名公务人员,当前高校去行政化是大学改革的方向。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C市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方案。方案只需写成提纲,字数在450字以内,层次清楚,言简意赅。





5.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高校区行政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语言流畅,层次明晰。标题自拟、立意自定。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模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
申论2025国考申论范文策论文: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