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乡村衰落
2013/10/31 8:54:16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乡村衰落。内容提要:假如你是B市发改委的一名公务员,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日益衰败。城市化带来的是农村的空心化。长此以往这种发展趋势下去对于我国的城镇与农村的平衡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B市进一步保护乡村发展的公告。自述在字以内,语言简明,层次清楚。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乡村衰落


1.有人认为,近年来国家“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农村经济理应走向繁荣。例子也很多,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城市已连成一片,城乡差距缩小;如浙江横店、江苏华西村等超级村庄。但这些村庄毕竟只占中国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中西部农村正陷入“空心村”状态,年轻人外出打工,主体居民是妇女、儿童、老人。近十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工农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逐步愈拉愈大。所以,从整体趋势来看,相对于城市的繁荣,中国农村将会一直陷入相对衰败之中,而主因则是城乡二元制度,它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单向地把农村资源抽向城市。
   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差距太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能够享受到的公共品服务很少,巨大的城乡“势差”更加剧农村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单向地流入到城市,农村失血比造血多,长此以往,中国农村只能越走越衰落。



2.某学者在著作中写道:中国的乡村衰败,既有时代潮流推动的自然发生,也包括革命暴力与建设暴力,建设暴力更以近年来激越的城市化而掀起高潮,形成了当前农村“乡村精英的流逝,政治上的不设防,法律上的缺位,自治精神的萎靡,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局面。简言之,乡村衰败的程度,已经让人担忧中国的发展,成为了卡尔维诺笔下的“一个装载欲望与恐惧的容器,。一段只有去路没有归途的旅程。”



3.几千年来承传下来的乡村价值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沦陷”与“撕裂”,传统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民俗文化、手工制作技艺、表演绝活等,也一个一个被掩埋到历史的尘埃里。其三,乡村社会结构走向瓦解。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冲击下,以土地为依赖、以农耕生产方式为支撑、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经纬的传统乡村社会面临解构。人们不再主要依靠土地和农业生产经营来维持生计。由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分化的原因,同一个村庄的人变得陌生了,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地缘关系逐步淡化和消解。
   中国乡村社会另一种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是小城镇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崭新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等,带给人们一种现代性气息。二是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加大交通建设力度,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呈网状覆盖广大乡村,很多偏僻的乡村也修通了水泥道路。乡村用电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接上了自来水。三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始涌现并显示生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做了较为经典的概括,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并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较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种熟人社会当中,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差序格局”,文化网络的力量随处可见。邻里、亲缘、老人在联结社会关系纽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村庄舆论对成员的约束力比较强。但是,这种情况在乡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在市场理性、城市文化和现代性这些宏大历史思潮的冲击下,乡村文化被贴上了“愚昧”、“落后”的标签,乡村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历史记忆出现了断裂。



5.乡村文化的衰落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地方文化生活、农村公共生活形式和农村日常生活形态问主要内容的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二是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三是乡村少年中本土资源缺失,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
  化解衰落危机,关键是重建乡村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引导,文化繁荣也离不开经济支撑,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文化复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6.从“新农村”,到“空心村”,现到“乡村病”,虽然只有9个字,却概括了我国农村矛盾不断激化和环境不断恶化的过程。没有真实的基层感受和大量研究,这些是很难总结出来的。我一直在观察思考,这些究竟是问题呢还是病症?再这样下去,就成了危机。
   我们提出要重视建设中心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议。2亿多农民工进城,为什么不愿回或回不去呢?因为如今农村没有生存发展的平台,没有解决这部分想留又没办法留乡人的问题。创业的途径是多元的,关键是在农村中要营造这样的氛围,使有志于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回去,特别是学农的,学林的,学水的,学土的,不到农村去,到城市里搞什么栽培、推广?



7.在许多社会,教士是乡村精英的重要组成,而教会是维系地方秩序的重要制度成分;在城市化的巨大抽水泵之下,教会常常是坚守到最后的力量,对于稳定乡村社会结构起了很大作用;这一点在美国尤其突出,美国的许多早期自治社区都是清教徒们按教派各自建立的,宗教纽带至今存在于他们的社区文化之中。
尽管种种因素看来都不太利于中国乡村的未来前景,但若能充分落实村镇自治,及时解除妨碍人口和产权流动的种种障碍,并为新型社区建设和基层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未来的乡村仍可能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得以重建;毕竟,人类的生活观念是无限多样的,城市虽充满诱惑和机会,但还是有人会喜欢乡村的宁静。



8.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代表着两组各不相同的价值:在美国,城市人口倾向于自由主义,乡村人口倾向于保守主义;城市人口的世俗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宗教热情较低,乡村人口的宗教信仰比较虔诚;城市人口通常倾向于大政府理念,依赖政府的福利,乡村人口则因为其特殊的经营与生活形态,更相信个人对自己的幸福承担全部责任。在美国,虽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乡村文明依然维持其相当完整的形态,因而,上述两组理念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让美国社会既具有高度的现代性,又不乏古典性。
   现代化绝不等于消灭农村、消灭乡村的生活方式、消灭乡村的生活形态。现代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当然会逐渐集中到城镇,但绝不可能全部人口集中到城镇。即便再多人口集中到城镇,也绝不妨碍乡村保持其原有的生活形态。这不仅在很多国家是一个事实,更应当成为当下中国决策层所具有的一种自觉的意识。



9.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另一种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是小城镇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崭新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等,带给人们一种现代性气息。二是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加大交通建设力度,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呈网状覆盖广大乡村,很多偏僻的乡村也修通了水泥道路。乡村用电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接上了自来水。三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始涌现并显示生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即将呈现到人们面前的现代化新乡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可以预见,那将是一个工农融合、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一体化新型乡村社会。



10.乡村沦落到今日,是一系列变化的结果。第一次是粮食统购统销,以便用“剪刀差”实现国家工业化。第二次是人力剥夺,乡村精英大量进城务工,以低廉工资实现低成本“中国制造”。现在医保还账,每位农村老人每月区区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社保,不足以还历史的账。
  乡村是人伦道德、文化传承的根基。国学大师梁漱溟的“新农村图卷”强调精英回归。在梁看来,学习西方的过程,先是学技术,再学制度,学来学去的结果是西方的优点没学来,中国自身的优势却丧失殆尽。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农村破产”,因此他说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从农村开始。梁认为乡村重建应建立在恢复乡村的传统价值。这个“最后的儒家”,这个倔老头将被证明是有远见的。

11.相较于“农村”、“农民”而言,“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装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日月星辰,田园牧歌,山明水秀,归去来兮。乡村既是游子的出发地,也是长系于心的家园。
    犹太人“出埃及”是为了回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盖一个木屋是为了回家;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是为了回家;中国人大包小包挤春运是为了回家;“男人寻找家园,女人就是家园”是为了回家;甚至,你对未来怀有某种乡愁,也是为了回家。



12.日本是亚洲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且最早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纵观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也表现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的特征。1985年至2000年,日本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5.7个百分点;同期,城市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3.6个百分点。日本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不仅快于城市,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高于城市,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差距在不断扩大。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从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均高于城市。这种现象也同时出现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
  

13.李克强总理曾提到,改革是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具体到新型城镇化建设,L社会学教授认为,根治“乡村病”,统筹好城乡关系,这一过程必然会释放改革红利。
   根治“乡村病”会带来诸多利益链条和价值链条,只要政府肯下大力气,愿意纠偏失衡现状,很多商机可待挖掘,譬如土地开发集约利用、农村环境治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中国经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已经受限,如何升级转型成了大问题。此前依靠投资建设的单一增长模式已经开始落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在资源配置上倾向于从温饱生活型到健康养生型的转变,从搞社区、搞大建设到发展战略性前瞻型产业的转变。”L认为,农村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生态文明、养生健康产业,广大农村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完全可以充分挖掘。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乡村衰落的表现有哪些?







2.结合所给材料2请分析“一个装载欲望与恐惧的容器,。一段只有去路没有归途的旅程”。这句话如何理解?







3.材料8 中:现代化绝不等于消灭农村、消灭乡村的生活方式、消灭乡村的生活形态。请结合这句话试分析如何平衡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4.假如你是B市发改委的一名公务员,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日益衰败。城市化带来的是农村的空心化。长此以往这种发展趋势下去对于我国的城镇与农村的平衡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B市进一步保护乡村发展的公告。自述在字以内,语言简明,层次清楚。







5.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所给材料的主旨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语言凝练,结构明晰。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论证深入,见解独到。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模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