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卷整治网络谣言
2013/10/18 8:39:11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整治网络谣言。内容提要:结合所给材料,假如你是Y市网络监管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网络上盛传某地城管打死人的传言,网民纷纷指责政府办事不利。但经调查纯属谣言,你作为网络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请写一则关于澄清事实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上,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整治网络谣言
 
1.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仅一周,中国多地发生群众抢购食盐的事件,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则“食盐能抵御核辐射”的网络谣言。“抢盐”闹剧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闹成了国际笑话,被外国媒体广泛报道,给国家形象造成了损害。
 
 
2. 网络是奇妙的世界:鼠标一点,环球风云尽收眼底;拇指一摁,指点江山,议论时局。一个论坛就是份报纸,一个微博就是家电视台。网络改变着舆论生态,“言论自由”获得了空前的沃土。人们身着马甲在隐形世界“潜水”“拍砖”,欣悦于这个公共平台的自由、开放和平等,却不知自身已成为媒体传播的一环、一分子。
 
   谣言与真相有时就是一纸之隔。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网络传播瞬间暴发的“病毒”特征,已然打破这一定规,世间固有智者,但等到谣言被证伪时,病毒已伤及无辜。若放任谣言无所顾忌地漫游于网络,现实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正因为此,依法加强网络管理,惩治网络谣言,这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的通例。连最标榜“新闻自由”的美国,最近也有报告称,“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3. 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毒瘤。D教授认为,网络谣言有以下新的特点:隐蔽性、知识性、炒作性、自炒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预言性、诱惑性、强迫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谣言的传播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使其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
    L专家认为:在信息传播领域,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公民在传播信息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评论和转贴。他同时也表示,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应对网络谣言的法制程序和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让网民有足够的知情权。
 
 
4. 谣言者,无根之语也。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谣言不管以何种面目出现,也不管借助怎样的传播手段,都改变不了其危害社会的本质。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给予人们高效、便利的交流体验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综观近几年引发恶劣影响的造谣事件不难发现,互联网已屡屡成为制造、传播、扩散谣言的中心。从造成河南杞县数万人逃亡的“杞人忧钴”事件,到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的“抢盐”风波;从“铁道部协议赔偿‘7·23’动车事故中意大利遇难者2亿元人民币”的谣传,到郭美美等“网络红人”的包装炒作……背后总能看到“网络***公司”和“网络推手”的影子,也总能看到一些网友有意或无意的推波助澜。
 
5. 造谣和传谣是社会秩序的破坏性力量,任何一个生活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驱逐造谣、传谣者。M学者认为,遏制网络谣言应从多方面入手:
   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及时,在受众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实践证明,信息公开透明是对付网络谣言病毒式传播的最好杀毒剂。因此,政府要建立信息发布公开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利用主要媒体及时客观公正地发布权威信息、公布真相、引导舆论;建立各类常态的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分析工作机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及时监管网络谣言传播渠道。这样可以有效压缩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将有可能酿成的网络谣言化解在萌芽状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
    媒介素养包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甄别、管理、使用、制作、发布的能力,以及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信息传播特点的认识水平和传媒环境的评价能力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所有网民的媒介素养,是净化网络环境、遏制网络谣言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提升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辨别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加强自律行为,共同营造理性、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6. 2000年6月,印度颁布《信息技术法》,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内容。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对该法作出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故意利用计算机技术、破坏国家安全或对人民实施恐怖主义行为者,可判处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
    2011年,印度再次修订《信息技术法》,重点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规定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查封可疑网站和删除内容,网站则应当在接到通知36小时内删除不良内容,同时网站运营商还需要在声明中清楚告知用户,不得发布有关煽动民族仇恨、威胁国家团结与公共秩序的内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要求对黑莓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软件,以及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监控,并多次要求上述网络运营商协助政府删除涉嫌违法网络内容。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设立了“抵制谣言代理人”岗位,招募和培训工作人员,专门从事破除谣言和向社区邻里传播真相的工作。公民在日常生活或旅行途中遇到谣言,也有即时辨析的途径。
  抵制谣言代理人拥有全面准确的信息,这为他们***谣言提供了基础。例如,有人抱怨“当前享受公寓补助的都是外国移民”时,抵制谣言代理人迅速加以澄清:“今天收到公寓补助的人中,外国移民比例为1/20。”
 
  目前,巴塞罗那已有350余名抵制谣言代理人。该市的做法得到了加泰罗尼亚地区其他城市的认可,希腊和瑞士一些城市也对此感兴趣并打算向巴塞罗那学习。
 
7.2006年,一名美国女性网民不断用“骗子”等词汇在网上辱骂另一名妇女,时间长达10个月,后来对方以诽谤罪提起诉讼。根据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130万美元,创下网络造谣案赔付额最高纪录,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2012年3月,德国西北部城市埃姆登发生一起12岁少女被杀案。警方随后带走了一名17岁的嫌疑人进行调查。此后社交网络有传这名嫌疑人就是凶手,很多人在网上跟帖谩骂这名嫌疑人。最后警方调查表明,那位17岁的嫌疑人并不是凶手。传播谣言的年轻人受到起诉,并在2012年6月被判两周监禁。
 
    除了动用法律利剑,美国还鼓励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知名人士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美国的“计算机伦理协会”发布了著名的“计算机伦理十诫”,呼吁人们在网上“不要干扰别人”、“不要伤害别人”、“不要窥视别人的计算机文件”,以及“在没有得到准许的情况下,不要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8.网络社交平台的复杂言论环境,极易为人所利用,也极易造成不明真相群众的惶惑和不安。从国内外的经验看,网络社交平台,如果管理不严,治理不当,就有可能成为非法分子进行煽动的廉价工具,并由此酿成不可收拾的社会后果。因此,网络社交平台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处理出现在网络平台上的表达内容,及时辨别谣言,即时中断谣言的传播,以最快的速度公开事情或事件的真相,让谣言止于真相。
 
   营造网络社交平台和整个互联网络的良好环境,关键在于认真遵守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平台,中断谣言传播的途径。同时,互联网监管部门、执法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依法管理,堵塞漏洞,通过典型示范,使网民和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表达者,时刻意识到自己表达的后果及其责任,做一个谣言止于其面前的网络智者。
 
 
9.网络谣言侵害了受害人的名誉权,首先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此外,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一些网络谣言的编造者如果违法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 张律师表示,根据我国《刑法》之规定,如果故意捏造并散布网络谣言,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其行为就已经涉嫌构成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诽谤罪等罪名。
 
 
10.以下是网友针对网络谣言的一些观点:
    网友“青衫”: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的速度空前,我们决不能坐等谣言的“不攻自破”,坐等“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们这个社会人等形形色色,认识千差万别,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谣言,后果不好预料,恐怕整个社会都会付出成本。
    网友“102331364”:加强监管,不光要辟谣,更应该一切依法办理,违法必究,这才是制止谣言最有效的途径。现在加强网站监管只是第一步,相信未来这些监管内容会向着规范化发展,通过法律还我们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
    微博用户“山老头”:打蛇打七寸,去污治源头。整治网上谣言就是要从造谣者抓起,网络谣言难以根绝的原因就是造谣者代价小、难受惩治。下一步打击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更狠一些,必须让造谣者付出更大的成本。
 
 
11.作为一名普通网民,应该学会练就一双慧眼,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学会理性辨别和看待,让我们的同情、我们的愤怒、我们的嘲笑,乃至我们的幸福和悲情,别早早就被那些网络推手所预设好,然后朝着他们的安排的方向定点定时爆破,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工具。
 
   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如果来源仅仅是来自个人的博文或QQ群里的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其作为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12.要让打击网络造谣传谣有法可依。在我国,针对打击网络造谣传谣已经出台了一些法规和管理规定。微博这些新的传播工具出现后,我们还应针对互联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监管制度,对什么样的情况作什么样的处理要作出明确规定。不能因为微博是新兴行业就放松监管、放任自流。其次,打击网络造谣传谣必须制度化。如果只是突击打击,谣言必然会继续流传,要让打击行为常态化,这样才能对造谣传谣者形成威慑力。最后,必须下猛药整治,不能只停留在对谣言进行公告这样的阶段,还须棒打“落水狗”。比如,对于网络造谣者可进行分级管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造谣者要依法予以处罚。同时,还可将网络诚信与银行贷款等信誉等级挂钩,使网络行为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大幅提高网上造谣者的违法违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网络谣言的土壤。
 
 
13.针对网络谣言,国内注明某网络公司认为:人们不仅希望通过网络快捷地获取信息,也对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对搜索服务企业极为重要。目前,B公司正在对网页搜索中的违法和虚假信息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技术和资源对接,构建多重联动机制。B企业还发起了“阳光行动”,通过人工巡查和发动网民举报等对虚假信息进行打击,并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和管理投入力度,为防范虚假信息传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4.在我国,网络侵权与犯罪早已明文入法,网民在网络世界的权利同样受到法律保护。网民法治意识越高,网络谣言传播就越难;网民维权意识越强,网络谣言就越没有藏身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网络谣言的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只有在网络上形成对谣言“人人喊打”的局面,才能让“秦火火”“傅学胜”等绝迹。
 
同时,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和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为网民维权打开畅通之门,全力配合网民有依据的举报、维权要求和合理化意见。各级网络协会和网管部门需要设立专门配合网民维权和举报的通道,全力协助网民做好维权工作。要继续推进网络实名认证制度,以减少利用网络虚拟身份侵害他人权益的可能性,摧毁网络“水军”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网络自律,让网民成为打击网络谣言的主力军。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网络谣言存在的的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给材料6,试分析各国治理网络谣言给我国有益的启示有哪些?
 
 
 



3.根据材料10和材料11,请分析作为个人的网民,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辨别网络谣言,净化网络风气?
 
 
 



4.结合所给材料,假如你是Y市网络监管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网络上盛传某地城管打死人的传言,网民纷纷指责政府办事不利。但经调查纯属谣言,你作为网络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请写一则关于澄清事实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上,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5.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触动,请结合材料的主旨,角度自选,标题自拟,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语言凝练。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考试的测试效度是什么|申论命题解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模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
申论2025国考申论范文策论文: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