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经济金融时政热点2021汇总
2021/9/11 9:03:28     事业单位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经济金融时政。

经济金融时政热点2021汇总
1.金融业加强数字渠道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金融业要主动顺应趋势,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要善于驾驭挑战,前瞻性防范数字时代新生的风险隐患,严守金融安全底线。
一是要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近年来技术滥用引发了监管套利等问题,损害公众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是强化金融数字渠道的管理。当前金融服务渠道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正在加速脱离实体媒介,金融消费者通过非接触式服务方式获取便捷多样的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常态,这导致用户资金和敏感信息更多的暴露在网络虚拟空间之中,使消费者成为电信欺诈、网络攻击的直接对象,网络安全潜在的风险影响面和危害性进一步扩大。
三是要规范智能算法金融应用。算法黑箱、算法共振等问题都给智慧金融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对不当可能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
四是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数据工作划定红线、明确原则、提供遵循,对过度收集滥用个人信息、违规处理用户数据等顽疾下了一剂猛药。
2.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第一从组织层面,在公司层面组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领导小组,由合规部、法律部、安全部主要负责人参加,统筹协调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问题,协调资源,落实推进,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条线的问题,有公司统筹。
第二在制度上面陆续出台了数据分类管理、个人隐私保护的十多项制度,形成一个制度体系。在合规部设置专岗跟进重大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办法出台,适时的增补修订制度。
第三从技术上组建数据安全控制平台,确保所有的数据项和数据活动都在平台管理下进行。数据采集、使用、加密、脱敏、分发整个流程都在置于数据系统的管控之下。
第四在运营商坚持数据按照最小必要的原则申请权限,跟职务无关,跟它的业务场景有关,前台同学权限都比较高,如果离开岗位权限也会自动回收,确保数据的切口最小。
3.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是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平台建设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就是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平台建设,这个平台建设之后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推出了全线上的小微企业系列融资产品,现在业内都在重点开发线上的产品。并且实现了贷款的秒批秒贷,申请通过瞬间就能把贷款取出来。
为支持疫情后的小微企业的快速恢复生产和经营,农业银行适时推出了复工贷,智能化的筛选分析和识别了小微企业。张星表示,如果没有数据没有技术,这个环节在以往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有了数据分析平台,才能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有真正需要的小微企业身上,才能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的帮扶和解困。
围绕普惠农业银行有三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拥有全行业最广泛的服务网点,农业银行在海拔4千多米的区域都有网点。二是农业银行拥有最广大的普惠领域的用户,农业银行不仅有与其他银行相同的城市客户,具有大量的三农客户。三是拥有全行业最广泛的服务区域,凡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省市县乡镇村都有服务网点,特别是在偏远地区。
4.央行数字货币是货币的数字化,不是一种完全新的货币形式
私人数字货币不是货币,不是国家的支付手段。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是货币的数字化,是一种技术进步,不是一种完全新的货币形式。
央行数字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一种共生的技术进步而已。
另外,央行的数字货币和货币的数字化,能够给央行和政府调节刺激经济提供新的直接贷款或者直接刺激的手段,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在新的金融科技2.0的发展阶段,大部分参与的金融科技企业要放弃快速暴利的愿望,要能接受低利普惠这种现实的情况。
5.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较2019年提高2.0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消保局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以及经济金融最新发展形势,对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加以改进和完善,在顺利完成前期测试和调查培训工作后,于2021年4月全面开展第三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报告从消费者的金融知识、行为、态度、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总体上,我国居民在金融态度上的表现较好,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 
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第四部分定性分析消费者在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技能和金融态度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从年龄、学历、收入、职业、性别、城乡、地区等不同维度进行描述。第五部分基于上述四个维度对我国居民的整体金融素养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特别是在金融态度方面我国具有优势,在基础金融知识方面还有差距。从金融态度看,我国居民应急储蓄较为充足,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形成有力支撑,也是我国经济韧性强的表现之一。从金融知识看,公众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金融投资收益的预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从重点群体看,我国居民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
6.金融科技企业数字化
数字化包括五个但不限于这五个成功要素:第一是数据共享,这是未来很重要的要点,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发挥出来。
第二是系统打通,确实有很多零售的贷款和对公的储备贷款系统都没有打通,所以下一步要把数据打通以后形成平台化,促进行业的普惠和绿色发展。
第三是标准,很多跨实体和主体的标准并不统一,如果要有助于互联互通和创新效益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对标准统一。
第四投产优化,从实践来看很多金融科技企业投不起也养不起,最后很多产品推出很快就关了,所以需要配合国家信创升级,提升投产优化和科技能力。
7.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党和国家已采取财政、货币、信贷、产业和环保等政策引导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但农业仍是弱势产业、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农村金融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相较于城市业务,三农业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等特征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求方面,股份制银行仍面临一定挑战。
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整,农村动产、不动产及知识产权抵押登记流转体系尚不健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数字鸿沟”等。例如,尚未纳入征信系统的约4亿人口中,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地区,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对农村存在畏贷和惜贷情绪。
部分业务较难介入。由于基础信息缺乏,银行目前难以对部分农村客户风险开展识别计量;部分项目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多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难以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并实现市场化运作,银行开展此类业务无法保证商业可持续。
服务升级压力较大。受制于历史及现实因素,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银行在乡村振兴领域起步晚、底子薄,难以在短时期内快速建立与农村金融高度匹配的组织架构体系,产品服务和风险防控机制亟待优化升级。
第一,以精准投放为重点,放稳资产“压舱石”。第二,以县域支行为重点,打造业务“主力军”。第三,以产品创新为重点,抓紧服务“金钥匙”。
8.打造数字生态银行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下沉服务巩固县域优势,重点突破提升城市竞争力,形成城乡“双轮驱动”战略格局;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三大定位;发力普惠金融、财富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四大领域;推进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五化”转型;强化科技赋能、客户深耕、中收跨越、人才强行、风控护行、协同发展六大战略。
在普惠金融、财富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四大领域,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引领者作用,发挥“自营+代理”独特模式优势,向传统资源禀赋中注入科技力量,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迭代升级服务模式;构建积极开放、拥抱创新的财富金融新模式,顺应居民财富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精细化客户分层经营,全面升级客户体验;以产业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组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产品,创新满足依托核心企业沿产业链的大中小型企业及零售客群需求;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部署,建设一流的绿色普惠银行和气候友好型银行。
将坚持“零售主导、批发协同”的业务战略。巩固零售金融战略核心地位,突破式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发挥公司金融业务的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发展公司业务。坚持投研和服务驱动,强化交易观念,高效发展资金资管业务。打造与C端、B端、G端、F端用户、客户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数字生态银行,实现全场景的生态服务、线上线下的极致体验、轻型敏捷的运营体系、精准智能的风险防控、高效协同的经营管理。
9.银行理财公司为何争进养老市场
当前,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有效解决其养老保障问题?答案是要充分发挥“第三支柱”的作用,商业养老保险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市场上已成立的专业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仅有9家,分别为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长江养老以及首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
“银行在做养老金融产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银行覆盖的渠道比较宽,既能连接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又能连接普通客户;另一方面,银行的储蓄产品和理财产品沉淀了大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个人税优养老保险上市后购买人数较少,远不及预期。多位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从以上角度看,真正符合市场期待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还有待推出。
了进一步加快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接下来将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支持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扩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二是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的对外开放,支持境外资本参股设立各类养老保险机构,支持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三是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支持保险机构立足消费者需求,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所积累的养老资金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
10.银行数字化转型手机银行成竞争热点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各家商业银行依托手机银行拓宽服务半径,打造差异化发展路径。近一个月来,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相继升级手机银行APP版本,创新打造多个应用场景,抢跑非金融服务赛道。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在不断迭代更新手机银行App版本的同时,“适老化”版本已暖心上线。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综合当前手机银行App发展情况看,总体呈现出个性化、开放化、情感化和互动化等特点。“手机银行渠道对于银行获得客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商业银行也更加重视手机银行发展,预计未来通过手机银行渠道将有更多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加载更多的非金融服务,从而让客户可以获得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通过部署渠道数据埋点,为线上用户画像,利用大数据个性化基础服务应用‘预知’客户需求,结合专家经验生成‘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推荐模型;并搭建智能客服+客户经理工作室等服务体系,实现从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的转变。”
2020年6月,中国银行App银发专区1.0版上线,之后以年长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了几次迭代,升级到7.0版,无障碍服务体验更为完善。“首先帮助老人克服生理上的障碍,我们推出了‘岁悦长情’版,可支持大字体显示、语音识别以及屏幕阅读功能,精选了话费充值、养老一账通、医保电子凭证等常用功能,在业务流程上进行适老化改造。”银发场景项目组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邮储银行也围绕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持续完善老年客户线上服务,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结合老年客户的实际需要,邮储银行完善服务老年客群的手机银行App大字版。在手机银行App大字版界面展示明细查询、智能转账、生活缴费等老年客户常用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新增上线了贵金属专区功能,同时接入了语音转账等服务,覆盖更多老年客户常用业务场景,为老年客户提供便利。
11.中小银行把握“绿色”转型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明确提出,绿色金融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2020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1.6万亿元,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3亿吨。多年来,绿色信贷主要集中在21家大中型银行,这21家银行也是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主力军,但这并不代表除了这些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就只能做“绿叶”。
首先,中小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站位,要将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己任,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力度,积极探索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满足绿色企业和项目的多元化融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银行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间的联通作用,优化金融资产配置,助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其次,借鉴部分绿色金融领先银行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开展金融创新,避免“走弯路”,提高服务质效。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来重塑信贷流程,消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短板,解决绿色资产可信数字化问题;同时,利用科技赋能,对绿色环保项目进行识别筛选,提升贷款审批效率,缩短放贷流程。可以看到的是,有的银行已经在数字化建设上走在前列,比如,杭州银行以探索银税合作新模式为契机,利用征信、税务、工商、法院和第三方大数据,运用人脸识别、规则引擎等技术手段,打开了以“跑数”模式创新小微信贷产品的新途径。
对中小银行来说,一定要找准差异化发展路径,找到自己发展中的相对优势。要看到,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企业业务模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中小银行尤其是地方法人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上,要更偏重小微企业发展和对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上述银行要脚步更快一些,在前进的路上更主动一些去提前了解服务对象,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业务方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将气候和环境因素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真正抓住发展的关键期、窗口期。
12.提升银行数智化核心能力建设
对于银行而言,应创新探索、主动作为的两个重要方面包括:一是线上化经营精细化。在已经实现线上化的手机银行、网银等线上服务渠道上,不断强化线上体验设计、内容运营、触点经营的各类新能力建设,不断有效聚合既有服务能力,通过丰富各类服务场景,采集和积累各类行为数据,夯实数字化智能化必需的“数”这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基础,有效拓展数据分析和数字化模型的应用空间,提升场景化情景化应用能力,巩固和提升线上化经营的基础和精细化水平,把线上渠道集体验、服务、传播、经营于一体的潜力全面挖掘释放出来;二是加速推动一线经营线上化、数智化。加速将当前线下分支机构的营销活动组织、线下员工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以及各种产品推介、服务转介等,与新老客户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服务、经营行为,进行组织有序的线上化迁移,同时形成体系化的埋点采集和数字化经营分析管理工具,同步开启数智化经营管理和持续升级迭代。
13.从经营与融资两方面纾困中小微企业
在经营层面,中小微企业不具有规模效应,单位成本较高,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务状况存忧。“从占据中小微企业85%的私营企业经营情况观察,每百元营收的成本与费用均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企业。由于私营企业规模较小且流程简化,为降低资金成本,大多采取‘款到发货’模式,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回收期长期处于低位。
在融资层面,在疫情造成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境下,中小微企业现金流面临压力测试,而融资不畅让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处境变得更为艰难。Wind统计口径下,2019年全年民营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为-1454亿元,而同期国有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接近4万亿元,更多的小微企业甚至没有发债或者借款途径。
诚然,中小微企业应开展自救,在因疫情而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与习惯中寻找新的商机。疫情来袭伴随着产业变迁,也正催生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机器替代等全新业态。但是,现存的大多中小微企业却有资金链断裂的燃眉之急,没有政府的紧急救助,它们的短期生存危机或将扩散成长期经济风险。”
14.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促进中小银行稳健发展
中小银行在快速发展并为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较高风险,突出表现为信用风险高、流动性风险高、合规操作风险高的“三高”风险特征。第一,整体不良率偏高,信用风险隐患较大。第二,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第三,合规经营意识薄弱,操作风险较高。
提高风控能力的措施建议:
首先,应重新校准中小银行经营定位。
其次,切实提升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水平。
最后,持续强化中小银行外部监管。
15.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小微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小、机制灵活,投资周期短的优势,但由于它们大都是居于产业链下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产业政策、行业规则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而生命周期较短。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创新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模式有效弥补了当前传统融资服务的不足,其高效、便捷的放贷模式,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带来福音,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期限短、频率高的问题。具体模式如下:
P2P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模式。
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
16.数字化薪酬代发综合金融服务
专属“服务+礼遇”,成就幸福“薪”生活
交通银行针对代发企业员工推出五大专属服务——专属工资卡、专属理财、专属贷款、专属福利、专属渠道,助力薪酬增值。
无忧用卡。企业员工使用专属工资卡“交薪卡”,享受免收工本费、年费、同城及异地跨行取款手续费等多项服务。
优选理财。“交薪通”向代发员工客户推出专属存款、专属理财、专属保险等服务,品类丰富、期限灵活;交行理财定投、基金定投等智能定投工具,帮助员工优选产品、小额闲散资金也能获得中长期投资收益。
快捷贷款。“交薪通”为解决代发员工客户个人及家庭临时资金使用需求,向客户提供线上操作的信用消费贷款,秒批秒贷、极速放款,优质企业还可享受优惠贷款利率和更高的信用卡额度。
缤纷活动。“交薪通”全年不定期开展特邀代发员工客户专属活动,参与活动可获得如话费充值、油卡充值、刷卡消费、洗车养车券等专属权益,补贴员工日常生活消费、用卡更实惠。
专业服务。交行微银行公众号定期发布“交薪说”专刊,分享“薅羊毛”秘籍。代发员工客户登录交行手机银行“交薪通”专区,可快速体验各类专属资讯及服务。“交薪通”更配备了专业服务团队,可为企业提供定期上门或在线金融咨询服务。
17.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金融系统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是宏观杠杆率持续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7-2019年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在250%左右,为应对疫情加大逆周期调节赢得了空间。
18.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水平
金融系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健全金融扶贫政策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消除金融服务盲区,大幅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累计支持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次。
要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金融支持力度总体稳定,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要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对象,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工作。要继续完善支付、征信等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会议要求,大型银行要加快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三服务”经营定位,提升乡村振兴金融供给能力。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在中央明确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范围。
19.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
我国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金融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了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金融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20.增强服务实体能力 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向高水平迈进的标志,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的体现。“国际上优质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组织管理等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加快对外开放能引进新的管理经验、产品体系和风控技术,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要通过金融资本自由流动带动效率提升,在市场准入、便利展业、跨境交易结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国内外金融资本优化配置,更好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市场化和国际标准化的高水平开放,也要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在加快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要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编辑:admin)

标签:时政热点 经济金融时政 时政汇总
 
相关阅读:
时政20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试题及答案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