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国策热点解读: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2020/8/15 8:42:58     公务员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国策热点解读。

国策热点解读: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既有改革开放前以内地建设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后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而带来的资源、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政策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以内地建设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沿海12个省区集中了全国70%的工业产值,而占面积4/5的广大内地产值仅占1/5,并且主要集中在重庆、武汉、太原、西安等少数城市①为改变沿海与内地生产力布局严重失衡的局面,毛泽东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②这一观点定下了平衡发展观基调,即以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为战略目标,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1949年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我国曾划分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6大经济协作区。1958年,国家计委将其调整为7大经济协作区:东北区(黑、吉、辽),华北区(京、津冀、晋、内蒙),西北区(陕、甘、宁、青、新),华东区(鲁、苏、皖、沪、浙、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和西南区(川、贵、滇、藏)。1961年,国家将华中和华南两区合并改称中南区,原来的7大经济协作区调整为6大经济协作区。各大区均设有中央局和大区计委,负责协调大区内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组织和实施各种经济协作。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政策实施上主要体现在投资上,国家的投资布局大规模向西部倾斜,19531985年,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到5544.26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1.7%,超过了东部基本建设投资其中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一五”(1953-1957年)期间。五年间全国动工修建的限额以上工业建设项目694个,其中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3%;222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占总额的32%。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与内地分别占36.9%和46.8%,沿海与内地投资比为0.79:1.其中,苏联建我国的156项工程,沿海只占32项,内地多达118项,占全部项目的4/5。期间,全国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内地增长为17.8%,沿海为14.4%。第二次高潮是“三线建设”时期,包括“三五”和“四五”两个时期。当时,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类地区,“一线包括东部及东北12省区市,“三线”包括内地11省区。在这个期间,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有计划地将一大批沿海地区工业企业逐步搬迁到“三线”地区,投资也大幅度向“三线”地区倾斜,特别是在“三五”期间中央向内地投资达631.21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6.7%;其中“三线”地区投资额为482.4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7%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经济在沿海和内地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中西部地区较快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30年中,内地工业产值增加了40多倍,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建国初的28%提高到36%。三线建设使内地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缩小,为以后的内地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均衡发展战略并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的许多做法违了经济规律。虽然说这个期间向内地的投资额度超过了沿海地区,但是,内地投资效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许多“三线”企业建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地区,无法发挥其设计能力,还给财政造成沉重负担。1978年与1952年相比,内地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了69.1倍而同期工业总产值仅增长了34倍;沿海固定资产原值虽然只增长了20.0倍,而工业总产值却增长了22倍,内地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投资增长速度。2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基本格局,东西部仍然存在较大发展差距。
2.以东部为重点的梯度发展战略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均衡发展战略转为以东部为重点的梯度发展战略,19791991年这种梯度发展战略主导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富裕起来。”1979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方针。1980年3月,邓小平又指出,要“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要承认不平衡”。①“六五”(19811985)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基础,充分发挥其特长,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并开始采取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同时要“努力发展内地经济”,“继续积极支持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七五”计划则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包括沿海12个省、市、自治区,该地带人口和经济密度最大、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达;中部包括黑、吉、内蒙、晋、豫、鄂、湘、皖、赣等9省自治区,该地带经济较发达、人口较集中;西部包括川(含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等9省、自治区,该地带经济较落后、人口较稀少。据此,“七五”计划制定了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的战略思路,即重点是优先发展东部,以东部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使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作梯度推移。②具体而言,1979年,中央政府决定率先在广东、福建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紧接着又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985—1987年,中央政府又划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为经济开放区。1990年6月中央政府批准了上海开发浦东新区。这些扩大开放政策的出台,给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国家的投资重点也明显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六五”期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沿海地区比重由“五五”时期的42.2%提高到47.7%,内地则由50%下降到46.5%;“七五”时期,中央政府投资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1985—1988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地区所占比重提高到53.2%,内地则进一步下降到39.9%。①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1992年期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0%,而中国则高达9.1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按不变价格计算,1994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4.24倍,16年间中国GDP总量翻了两番;到1997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74772.4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0倍。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但区域内部呈现收敛现象。②从三大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来看,东部从52.6%上升至57.9%,中部从31.1%降至8%,西部从16.3%降至14.1%。东部与中部的相对差距由1978年的33.1%,扩大到1995年的4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东部与西部由1978年的45.9%扩大到1995年的56.5%。中西部与东部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

(编辑:admin)

标签:公务员国策解读 国策热点 时政热点
 
相关阅读:
时政20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试题及答案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