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5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政务公开
2015/1/24 10:24:50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2015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政务公开由时政百分网原创提供。更多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原创备考内容请登录时政百分网官网学习和查询!内容概要:政务公开制度为什么不能够执行到位、落到实处?无非就是利益在作怪。少数领导干部原则性不强,喜欢打自己的小算盘,维护自己的小天地。不是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利益,而是用来作为谋取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工具。在执行中央政策的时候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明文规定要公开的一些内容打擦边球,玩“捉迷藏”,导致政务公开在个别地方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1.在充分看到政务公开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对照条例规定的信息公开范围看,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仍存在着形式上公开多,实质上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群众知道或容易知道的公开多,群众不知道或不容易知道的公开少等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网站仅公布法律法规,对群众关心的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信息尚未公开。有的地方公布了财政预算,但群众反映“看不懂”。一些地方还存在“过滤公开”或虚假公开现象,对突发事件的披露也不够公开透明。公民信息公开申请在一些地方不了了之,有的地方甚至拿出保密法作挡箭牌。这些行为无疑与条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要求和民主原则背道而驰。
 
2.如今,“政务公开”在各级政府单位那里都是个时髦的词儿,甚至连最基层的承担一定政府职能的居委会、村委会,都设置了各式各样的“政务公开栏”,挂起了形形色色的“政务公开简报”。但是,从咱们老百姓的眼光出发,有些最需要了解的情况,迫切要求知晓的政务信息,却往往没有得到公开。当各种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时,人们在上面找到的,大多是一堆处处皆是叫好声的当地新闻,一些过时的数字,加上几个电话号码,这能算是“政务公开”了么?
让我们期待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的公布施行,能够让这种“政务公开”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局面得以扭转。当然,在政务切实公开了以后,公众还可以行使更高层次的监督权和参与权。不是说政府的决策要顺应民意吗?我认为,让民意通过监督和参与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发挥,同人民政府一道,共同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正是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3.政务公开制度为什么不能够执行到位、落到实处?无非就是利益在作怪。少数领导干部原则性不强,喜欢打自己的小算盘,维护自己的小天地。不是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利益,而是用来作为谋取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工具。在执行中央政策的时候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明文规定要公开的一些内容打擦边球,玩“捉迷藏”,导致政务公开在个别地方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4.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每级政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动态的了解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知情权。只有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有了保障后,人民群众才有可能参与到对政 府工作的监督中来,甚至参与到政府工作的运转中。江苏泗洪县的这一举措,无疑是迈出了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一块大的LED显示牌成本并不高,耗电量也不大,每天的更新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实现每天的正常运转也不是什么难事。相信泗洪县的这一举措,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也具备推广的意义。
作为江苏苏北这样一个相比较苏南地区来说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泗洪县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群众对于政务公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本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晒在太阳下,这也是顺民意的好事情。但泗洪县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并进一步探索政务公开的方式,这就是需要更决绝的勇气和智慧,形成良好的机制,并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突破。
 
5.官员网上设擂台赌乌纱帽,说起来还真是个新鲜事。平日里,大家看到了太多的官官相护权力合流,在一个地方,某个官员或者是某个部门出了负面消息,常常是地方政府各行政单位间互相包庇宛如铁板一块。比如不久前昆明发改委官员的“艳照门”事件,事情一被曝光,昆明发改委马上表示“查无此人”,而当时昆明警方的表态更是滑稽,忽而说照片伪造,忽而说是歹人设计陷害,甚至出现了发言前后矛盾的情况。在诸如此类的事件中,涉事各方显得非常“默契”,一门心思就想把事情压下去,即便压不下去也尽量大事化小。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权力互助,不少事故发生后,调查基本上都成了走过场,以致“遭到曝光先抵赖———调查就是走过场———风头一过卷土重来”都成一个死循环了。比如,中石化的“天价门”,从吊灯演到茅台酒再演到名片;高尔夫球场顶风开发,甚至都开发到了沙漠中;而“萝卜招聘”,更是从规定学历年龄,玩到了规定父母职务……每次的媒体曝光,不但没能成为全面问责全面整治的开端,反而成了一些人观望的“底线试探”,每件事情风头一过之后,便是一出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丑恶现象更加猖獗地上演。在这样的死结中,舆论监督俨然成了希腊神话中每天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总是徒劳无功地空费力气。
 
6.重中之重是建构一个推进公民有序参与、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的新型治理框架。把预决算、公务开支甚至有关国家公职人员个人财产晒出来,让公众参与决策、行政和监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何协调公开和效率的关系,如何处理有序与混乱的问题,如何掌握信任与质疑的平衡,都是这个框架必须回答的考题。公民参与的力量,善用则为推动力,误用可为破坏力,执政者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以制度化渠道海纳公民参与的“百川”。可以说,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我们能否获得参与必然造就的进步,规避参与可能带来的混乱。
在时下政务公开的实践中,随意性、主观性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一些地方仍习惯于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拒绝公众的信息需求;一些公开的信息公众要么不感兴趣,要么看不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力”与“权利”的对峙,很容易伤及参与热情。只有加大对公开的“制度供给”,主动完善公开的执行、反馈、监督和问责等过程性规范,进一步厘清公开的标准、方式和责任,不断畅通公众知情权的救济渠道,才能保证公开的热情始终在“秩序”与“稳定”的轨道上前行。
 
7.“网络”总是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坐在电脑边,即使你和对方聊得正欢,但你对对方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像雨像雾又像风”的“梦境”中。长期以来,“网路”就因其神秘、捉摸不定的特性而被冠名“扑朔迷离”的“怪兽”,“网路”确实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人们常说,在互联网上娱乐娱乐,还是蛮可以的。因此,正统、严肃的政务公开一般都自觉远离“网路”的“纷争”,大多选择在《国务院公报》、中央主流报纸上“闪亮”登场,实打实地进行政务公开,给人一种毋庸置疑的真实。各级政府也竞相效仿,把政务公开都做得很“实在”。当然,我们不能对这种传统方式吹毛求疵,毕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我们不能丢掉“权威性”这一政务公开的“灵魂”。有时就把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的政务公开称为“务虚”之举。政务公开一直没有与互联网交往甚密,也许就是基于此方面的顾虑。 
但是,自然之道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们以往的政务公开虽然做得踏实,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内容“更新”较慢,往往引起群众不必要的误会和无端的猜疑,甚至影响安定团结。群众有时会因政务公开的“姗姗来迟”,出现“好心”办 “坏”事的现象。等到惹出“祸事”时方才明白政府早就公平、公正处理了,原来自己只是在“杞人忧天”而已。通过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首先就要“移动”一下脚步,才能得偿所愿,而“网络”则不一样,电脑一连接,就能马上知道“谜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我国政府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诚意和自信。开弓没有回头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大势,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动丢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管控社会的老办法,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持,推进政务公开,力求在“透明社会”中打造“阳光政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现在,“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一般公众普遍的心理诉求。
政务公开,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与机关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依照法定权限,全面公布本级政府的法定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就是要求政府的一切活动过程——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及结果一体公开;就是要求政府主动接受法律、群众和媒体监督,使群众便利地了解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突发事件等公共信息。当然,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
 
9.作为依据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政务信息界定,到信息公开主体、方式、范围、与其他法律法规衔接等,都还欠缺细化、可操作的制度设计。再比如,“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很好,但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个人仍可有意放大“例外”的范围。
  缺乏明确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以及监督问责机制,这使政务信息公开成一项能拒绝、能敷衍、能拖沓的“软项目”。
事实证明,我国目前政务信息公开水平,已成为制约全面深化改革的“梗阻”。试想,如果政务体系能切实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那么相关领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也势必会收敛许多。
 
10.政务公开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创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另一方面也是开拓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进而遏制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
政务公开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而是要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网络时代,公众的表达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问政也已成为公众一种越来越娴熟的“批判的武器”,对政府部门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睢县城郊乡乡长为什么会因为一只水杯与农民产生冲突?山西疫苗事件为什么会引发民众质疑?看上去好像是媒体的过度炒作、政府公布信息时的草率,而其实质是对群众、对民主、对监督的轻视和傲慢。反观,那些面对公众关切的问题应对比较得体的地方政府,与其说是应对能力过硬,倒不如说是政府在直面民众时能够摆正位置,真正尊重民意。江苏常州环保局而对网友批评,不是火冒三丈而是送上奖金;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为何会有财政“全裸”的勇气?这些举动反映出来的是政府回应公众关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的善待和尊重。
   面对公众关切,面对社会舆论,加强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完善保障措施的确非常必要而且及时。然而,笔者想说的是,如果官员从根本上缺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那么平台再先进、机制再健全、措施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为总有一些事实,总有一些利益,总有一些问题,仅仅依靠外部约束是不行的。外部约束固然重要,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要想做好政府信息公开,除了加强平台、机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的官员从根本上转变思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无论是加强平台建设、机制建设还是完善保障措施,都需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拓宽工作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效益。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政务公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6中,如何理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力”与“权利”的对峙,很容易伤及参与热情。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Y市政务公开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当前我国的政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民众对此关注度极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加快政务公开的通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政务公开的思路”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本文由时政百分网原创提供。更多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原创备考内容请登录时政百分网官网学习和查询!时政百分网官网网址:www.shizheng100.com

(编辑:admin)

标签:2015山东省公务员考试 申论押题卷 政务公开
 
相关阅读:
申论2019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ABC类模拟题)最后十套
申论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密卷适用于B类、C类
申论2019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密卷A类适用
申论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适用于县级以下)
申论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申论密押卷)-浙江公务员
申论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申论密押卷)-浙江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