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教育配置
2014/3/14 0:26:05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教育资源配置。内容提要:假如你是N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突出,教育不平等尤其在城乡之间差距明显。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N市保障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卷:教育资源配置
 
1.城乡教育出现差距,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在城市,政府财政实力相对雄厚,有能力向教育领域投入更多的人、财、物等资源。在乡村,有限的财政资金却需要精打细算用于各项社会事业,农村教育进而成为洼地。
   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势必导致教育发展重心的调整,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我国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进入到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显然,既往的教育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重心调整的需要,必须根据新的发展目标,选择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适合国情的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2.美国的高等教育分布很广,高等学府遍布各地,每个地方也不乏世界名校,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互相交融。高等教育地域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所一流大学可以带动地方整体实力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该如何去创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优势,让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成为现在的主要问题。
   一所大学要发展,首先要得到国家的经费支持,在这个方面重点高校作为稀缺的优质公共资源代表,成为追求享受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竞争者。而我国的重点大学的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有效协调“择优重点”和“均衡分配”之间的矛盾是两岸三地大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整体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注重效率和效益。对于地域广阔的中国而言,教育质量差距悬殊的不平衡状况迫切呼唤着相对公平的实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平衡大学发展差异和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如果政府的资源分配政策一味地强调重点发展,那么,这种地区差距无疑将进一步扩大。
 
3.治理择校,治出这样的乱象,值得深思。问题出于政府职责的错位。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治理择校热,而不是治理择校。择校热背后是义务教育严重的不均衡。“治理择校热,尊重择校”的治理思维是,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做到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大致一致,同时与民办学校的差异,仅仅是学校特色而非质量方面的。如果政府部门能确保90%的公立学校大致均衡,那么,择校热将得到有效的治理,而民办学校则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
 
4.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教育的事权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的财权属于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由此造成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在国家预算科目中,级次越低,数量弹性越大,透明度越低。更为遗憾的是,教育经费的预算编制、拨付和使用管理归属财政和计划部门,而作为统管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参与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经费分配、管理的权力,只能靠财政部门反馈。这种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的预算方式不能够真实反映教育部门需要的经费数量,造成预算过多或者偏少。缺乏透明度的预算方式,使得教育经费的分配以及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导致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无法得到解决。
 
5.《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2012年之前,西安市普遍存在民办初中通过“奥数班”考试选拔新生的方式,不仅给大多数小学生增加了不符合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负担,还给学生家长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和负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通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努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孩子们享有教育内容、教育经费、教育设备、师资水平等方面相对平等的学习条件。同时“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在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时,还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师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
 
6.峡谷意识强,开放意识弱,对重庆教育“面向世界”思考不多,对在扩大开放中建设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教育中心谋划较少;部门思维根深蒂固,更多地站在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角度制定政策、推进工作,从区县、学校和社会角度谋划研究工作较少,忽略服务对象对教育工作的需求,出台的政策与实际工作“水土不服”。
   缺乏整合教育资源配置的战略意识,不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依托教育系统内外两个体系,借助国资、外资和民间资本“三驾马车”之力,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做大做强教育事业,特别是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新进展。
 
7.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治贫先治愚”,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现在教育在农村和贫困地区依然承担着改变命运的重要作用。要在推进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按照兜底线、保基本、上水平的要求,切实做大、分好教育“蛋糕”,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今年,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启动全省首批校长教师交流试点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诸多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提前准备应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要优化学校布局,从严控制农村学校撤并行为。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8.可以想象,在“就近免试入学、划学区招生”的原则下,如果没有一个学生择校,一般来说,各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学生资源)和教育结果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但现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热衷择校,像热门的民办初中,报名的学生很多,学校还有30%的面谈自主录取名额,这就使得他们至少在生源上跟普通公办学校相比有了很大的优势。这些学校录取的“好学生”越多,输送出去的“好学生”肯定也会越多,但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学校教育质量好的体现。与此同时,那些公办学校则因为优质生源流失,录取的“好学生”减少,若干年后输送出去的“好学生”自然也会相应减少,但外人可能会认为是学校教育质量不行。如此长期循环下去,肯定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与教育均衡背道而驰。
 
 
9.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首先,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投入,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尤其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中小学教师工资倒挂现象,从工资、培训、荣誉等各个方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其次,采取城乡中小学校对口支援、城市学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等方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布局。再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城市义务教育资源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大、中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并推进其向城市边缘地区和近郊区布局。
 
10.从短期看来,这个制度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从长期看来,这并不能彻底地实现教育公平。归根结底,这件事情之所以充满争议,其本质还在于全国教育水平的良莠不齐。优质教育属于稀缺资源,更好的城市拥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上海,正在享受着这些更好的教育资源的人群中,也处处充满着竞争。家长学生挤破了头去上名校、拜名师,也有人学“孟母三迁”演绎现代版上下求索“学区房”为上一所好学校举家搬迁的故事。
 
11.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要把教育切实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支出。特别要注重将资金向远郊地区、普通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倾斜,推动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普及水平提升,让这些学校能够留得住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
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和师资交流机制。要在区域内实行教师合理流动,重点向大型居住区、远郊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实行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设立教育特聘教师岗位,适时招聘退休高级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任教;建立优秀骨干教师轮岗制度和机制,鼓励城区骨干教师赴远郊地区任教,不断优化教师配置;同时,要切实加强对远郊地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教师全员额、分层次培训,带动远郊地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和壮大教育骨干群体,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12.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过大,使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情况、各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情况,直接受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当地政府富,则义务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反之则短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级政府的统筹力度、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县一级和乡镇一级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头”。对应这种投入安排,就上海而言,市区经济发展显然好于郊区,这就导致郊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远不如市区。而在郊区内部,各乡镇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往往区政府所在乡镇的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情况好于边远地区。
 
13.教育部本轮阻止择校,高层建瓴之处是看到了公办教育商业化破坏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择校政策驱使下,公共教育资源不再是依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划定服务范围,而从获得利益角度配置资源。这个思路申展开,就是切断择校生与公办教育获得利益之间的联系,择校行为最终由私营教育接手,最终把市场行为交予市场。在目前中国教育现状下,教育部上述思路颇为可行,也与发达国家公办教育和私营教育并行的经验相符。
   应试教育下择校不可避免,治理择校却是解决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决定国家民族的未来,让下一代更健康的成长,是整个国家的事情。一批批考场上威风八面的精英,决非中国需要的建设者。
 
14.教育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异地高考”层面,还远远不够。大城市公共资源容量有限,完全不设门槛、单边放开异地中高考,可能导致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挑战城市管理,引发群体矛盾。同时,这份公平正义的覆盖面也仍然有限。对广大农村人口而言,如果只能靠迁徙大中城市才能享受相对优质的义务教育,仍然是一种不平等、不公正。长远来看,应该让在中国任何地方学习、考试的孩子,都有相对接近的教育环境和录取标准。毕竟,不管北上广等城市的考场怎么开放,1000多万随迁子女,相对于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少年来说,还是少数。
 
15. 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中国的教育产业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很强硬、很鲜明,但是这样的事情依然大行其道。比如课外班、辅导班、各种各样差异化教学,甚至歧视化教学,对于这些事情,教育部发文件禁止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什么效果都不好?是因为在禁止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起到整合教育资源给家长和学生以一个合理替代的作用。
只要学校的教育资源依然是不公平、不均衡分配的,就总有一部分人能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个现象不改变,发多少文件禁止,要求幼儿园多自觉,要求家长多开明都没有用,因为市场供给能力就这么有限,所以真正的问题是要改变我们优质资源不合理配置。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什么?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300字以内。
 
 
2.所给材料7,按照兜底线、保基本、上水平的要求,切实做大、分好教育“蛋糕”,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如何实现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字数在4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假如你是N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突出,教育不平等尤其在城乡之间差距明显。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N市保障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 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推荐相关阅读: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冲刺卷:村官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题城市归属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浙江 公务员 申论 冲刺卷
 
相关阅读:
面试2024年5月4日山西省考太原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汇总20
面试基层公务员工作日常有哪些内容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面试2024年月28日山西省直机关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汇总
面试公务员面试基础理论:公职单位如何推动群众安置房工作
面试2024年4月21日广西自治区公务员A、B、C类结构化面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