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教育失根
2014/2/22 10:37:47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教育失根。内容提要:假如你是T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名政策研究员,你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育衰落。当前我国的应试型的教育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教育的基础不断被威胁,教育面临着许多众多改革。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T市加快发展基础教育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凝练。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教育失根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已很少见,但是,以邻里关系淡漠紧张,社会安全感丧失、金钱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为表现的乡村文化缺失现象愈来愈严重。以“失根”为表现农村文化危机逐渐凸显。文化的落后,反过来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统筹兼顾,解决“失根”危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办学质量差、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都困扰着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而长期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使得乡村文化的根基被撼动。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工作,使得其子女入学成为新的问题,城市教育门槛高、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难以解决以及农民工子女入学后由于贫富差距引发自卑心理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乡村文化通过教育的方式在城市生根。
 
3.消除“失根危机”,首先要从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着手。“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要依托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乡村少年。他们的教育得不到保障,就无法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无法在社会立足,更无法成为有成就的杰出青年。政府应当继续支持乡村少年的教育问题,支持农民工子弟校建立,降低公立学校招生门槛,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更对农村学校给与资金与技术支持,努力保障乡村少年的求学环境和教育质量,使他们能成为有用之才。 
化解乡村文化的“失根危机”,就必须做好对乡村青少年的工作,培育其成才,成为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这样的乡村少年,才是我们乡村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希望,才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所有人都用自己的言行为时代存档。作为政治家,如果失去了良知,可能成为腐败的贪官;作为商人,失去了良知,可能成为奸商;作为知识分子,如果失去了良知,会成为什么呢?其实,人们要求知识分子的良知,并不像评定教授职称那样的复杂,最起码的表现在于,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这当然是最起码的操守和底线了。如果知识分子的方寸彻底乱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就会大受影响。
 
5.如果不是为了做官,这样的书有什么好读的。绝大多数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是废物,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也用不着的东西,教学方法又那么刻板,不能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我们学它只是为了拿到一块敲门砖。古人说“黄金屋”、“颜如玉”这样的话,就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做官。在中国,一直到今天,你不做官,你到哪里去拿到“黄金屋”和“颜如玉”呢?而且还不能做清官。别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喝庆功酒的时候,只听到大家祝愿贵公子前途无量,没听说谁祝别人儿子将来做个包青天、孔繁森的。为什么?做个清官还到哪里去找“黄金屋”和“颜如玉”啊,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
教育本来是为了追求真理,改进民生的,可以在我们这里它却异化为读书做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大家都想爬到统治者的台阶上去,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我们读书与生产实际脱节,有时甚至完全无关。樊迟问孔子种庄稼的事,孔子就很不高兴,称樊迟为小人。西方的理工科的学生个个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实践者,他们清楚自己想要在工农业中做些什么,所以他们注重能力的培养。我们虽然也提倡能力,但很遗憾地说,只要有高考存在,就不会有真正的能力培养可言。
 
6.教育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实质和韵味。教育精神主要是指教育主体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教育精神的涵义是随着历史演变而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教育精神的界说。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毫无疑问也应该成为教育精神的两翼。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为教育也蒙上了一层浓重的商业色彩。在西方价值观与东方价值观的碰撞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真空”,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加剧了教育精神的迷失。
 
7.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我们首先就要追问“人是什么”。道德教育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缺失。人的生命与生活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本体论依据。教育 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续。生命对教育而言,不是外在的发展对象,而是教育的内在构成。而生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 式,是生命求得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因此,关注人的生命的道德教育,必然发生在人的生活之中。个体道德作为生命的灵魂和核心,往往只发生在真实生活的具体情 境中,所以个体道德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便是生活和道德的结合点。关注生命即关注人之生命的完整性、生成性和连续性。由此,关注生命的道德教育必然要引导人认 识生命的意义,实现对世俗和存在的超越,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8.中国的农村社会初等教育整体而言处在不断退化的过程中,而且这个过程愈演愈烈,农民的子弟发现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城市社会初等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成本不断提升,从幼儿园到高中,绝大多数家庭会因为一个孩子而彻底拖垮,这个成本不仅仅是指金钱,而且包括时间和精力,孩子们牺牲掉了快乐牺牲掉了健康牺牲掉了尊严,所能够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可是中国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呢,教育部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搞了一个有又一个工程其结果是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滑落;大学的成就是什么呢,中国的大学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国家,一向号称重点发展理工科的中国高等教育却使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不断下降,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的文章逐年减少。
 
9.中国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知识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也就是不把学生当人来培养,而是学生培养成一种没有灵魂、没有道德的学习机器或经济、政治工具。一句话,中国的教育不把人当人,是一种非人的教育。中国教育向来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所以教学的方式自然是以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为主,学生只要把教材和老师教的知识记住就行啦,考试也是将记住学过的知识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所以,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死记硬背是主要的学习方法,而题海战术则是应对考试的最有效方式。在这种知识主义的教育方式下,小孩从3岁左右的幼儿园时期开始就学知识,一直到20岁的大学时代,都在不停地学习知识,应对考试。这种以学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和老师都很累,而学生经过了近20年的学习之后,出社会到工作岗位上才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过时了,没有多少用处。这种知识主义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如今中国课外辅导教育产业的畸形繁荣,像新东方之类的学校成了中国的“教育明星”。
 
10.公众的心理越来越犬儒,他们反对特权并不是为了废除特权,而是希望自己成为实际的特权掌有者;他们反对不公平并不是废除不同平,而是力图使自己站到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上;他们戏谑傍傍族并非看不起傍傍族,而是希望自己也能获取成为傍傍族的资本。
 
从傍的心理到傍上的可能性,是从泛滥的傍文化到泛滥的权文化之间的转移。傍文化就像权文化的影子,只要有不受制衡的权力,就有随处可见的寻租空间,也就有投机取巧的傍傍一族;只要潜规则不能被规则所取代,只要阳光照不到权力的黑匣子,傍与被傍之间的利益同盟就不会告破。只有权力和金钱仍然是支配社会运转的实际力量,公平竞争的可能性还在襁褓之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傍傍族的队伍。
 
11.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家庭的功能发生变化,养育能力变弱,许多父母没有时间、精力或者能力来照顾孩子,“这使得传统的以家庭养育为主导的养育模式失灵,而同时,社会照顾模式还未能跟上,这种矛盾形成了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困境。”
   一方面,救助保护机构要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对沾染不良习气的,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地方政府提供系统的儿童福利支持,学校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资助。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
 
12.现代中国文字脱离了“文以载道”的实质,人们不是通过文字载的道理去证实社会和天、地、人一体的运行之理服务于社会,而是在那些脱离天、地、人的本质及运行之理,以某种主义和哲学而主导的各种定理、定律和人为的各种概念中去战天和斗人!家庭、企业、社会各个阶层理解的管理就是整人和玩弄斗争哲学的以恶制恶的斗争场所,人们根本就是不知有“道”,更不明“德”为何物,认为那是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其实不然,“道”与“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生命,是成就万事万物的根本。证悟的过程,就是求道得道的意义,这是古代学者存在的意义和读书人普遍受尊重的原因。
 
13.有一个社会规律存在着,善与道德需要长期修养和积淀。所谓“千年的历史造就百年的世家,百年的世家成就一世的淑女”,“300年出绅士”。西方虽然也出现过革命运动,但没有伤及宗教基础上的善和道德,再者英国的“光荣革命”后,西方社会变革开始采取妥协和契约的方式进行,这就保证了精神的积淀和道德修养生息。中国的历史不是这样,中国一直走在社会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妥协,只有胜王败寇的逻辑,也就是农民运动的特点——烧和杀,似乎非此不足以证明自己与前朝的差异。这种社会演进方式,必然是有文化者被没有文化者革掉性命,甚至我们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很长时间里也把知识分子当作异己者,至于杀富济贫更不言而喻。每每都是文明人被革命,那么道德也很难脱离原始和底层次。为什么西方哲学家评价:中国一直处在“历史的童年”?道理即在于此。如此,一个一直前行,一个总难脱离起点,落差越来越大,结果就是认同其先进和文明,同样无法消化吸收。这就是青年一代受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却无法将其道德化作自己的行动的重要原因。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教育失根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全面、准确、客观。字数在300字以内。
 
 
2.材料3中教育不断面临着“失根危机”的侵袭,同时我们也被灌输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在矛盾与冲突下如何化解教育的失根现象?字数在400字以内,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3.假如你是T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名政策研究员,你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育衰落。当前我国的应试型的教育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教育的基础不断被威胁,教育面临着许多众多改革。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T市加快发展基础教育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凝练。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教育的失根”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见解独到,论证合理。


推荐相关阅读:
2014江苏申论阅读材料技巧删减搬移法

                         2014江苏申论热点:公积金保障重在公平

                        2014江苏申论新题型判断分析题解题思路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江苏 公务员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面试2024年5月4日山西省考太原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汇总20
面试基层公务员工作日常有哪些内容
时政2025江苏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资料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面试2024年月28日山西省直机关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汇总
面试公务员面试基础理论:公职单位如何推动群众安置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