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统计纯度
2014/1/27 0:19:30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提升统计数据纯度。内容提要:假如你是C市统计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当前很多地方的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民众看不懂,看不清楚。民众对于统计数据有质疑,政府的反馈声音却很少。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则关于C市加快统计数据纯度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提升统计数据纯度
 
1.从国际经验看,统计数据的发布并不仅仅是一连串数据的公布,更应当包括数据的来源、方法、意义和适用范围等的公开。发达国家统计机构在发布数据的同时,往往提供详尽的数据来源、生产过程、适用范围。
   统计数字的公布是为了让民众获得对宏观情况的更直观印象,它可以并且也应该和个体感受略有出入,然而过分的差距则会极大地伤害数据本身的公信力。将会公布统计数据的部门也应该尽量统一参数和标准,否则出现的偏差总会给人一种“盲人摸象、自说自话”之感。
 
2.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下,统计数据注水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各省(区市)GDP的汇总数总是大于国家的GDP核算数,误差数以万亿元计,一些地方在报送统计数字时“左顾右盼、层层加水”的新闻更是不时见诸媒体。公众对此已然产生了“有罪推定”思维,每有统计数据出炉,就经常以怀疑的目光进行审视,这怨不得公众。
    面对公众的“统计数据失真感”,统计部门更应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正视不足之处,不但在统计技术上作出改进,克服采样上的困难,更要“以人为本”,既然“平均数值会掩盖一些差异”,那就应该将平均的范围进一步细化,在不同的层次上作出精确统计;“公众对统计数据的知识和方法了解不够”或许是事实,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尽可能地用公众能明白的语言和表述方法公布相关统计数据,在公布统计数据的同时,也应将采样的范围和统计的具体过程公之于众。更重要的是,摆脱不恰当的干预,进一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做到“不进假数”。
 
3.宏观层面的GDP数据让人雾里看花,微观层面的物价、工资、房价数据也时常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当不少民众惊呼这是一个“想当房奴而不得”的时代,统计数字却显示房价同比只上涨了1.5%;当众多家庭主妇觉得一些物价上涨的犹如狂奔的“兔子”,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却像一只不紧不慢的“乌龟”。而每当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公布,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的收入“被增长”……各种名目的统计数据不仅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确、更便捷,反而常常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太“非主流”。
毋庸赘言,数字上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地方GDP“虚胖”,扭曲的政绩观和“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CPI“偏瘦”,不合理的核算体系“功不可没”。在网络时代,任何官方的统计数据都有可能被放在公众视野下反复审视,如果与公众感觉相差甚远,必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信任危机。数据失真,必致误导误判误事。这方面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大跃进”时期虚报粮食产量之祸。
 
4.目前政府计算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而在城镇从业人员中,不包括农村劳动力。从上述计算口径可以看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它低估了真实的失业程度,所以,统计出来数据跟公众的感受才会大相径庭。
   城镇登记失业率难以全面反映城镇失业状况,不能完整地体现当今劳动力市场现状,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政策指导价值。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更接近实际失业状况的国际通行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国际劳工组织通用的指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即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
 
5.正如网民所疑惑的:既然“大家甚至个别统计人员”都搞不懂这个数据,那对外公布还有什么意义呢?统计数据并非是搞学术研究,而是反映经济社会的运行状况,也是制定很多公共政策的依据,如果公众连统计数据都看不懂,自然就无从判断一些政策的合理性。
统计的方法的确有很多,但是在选择时还是应该想着公众的需要,拿出公众能看得懂的数据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高房价的压力还是会让公众有些情绪,但客观的数据也能够让公众理性起来。
 
6.“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依然是影响中国经济统计真实性的痼疾,加之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统计数据变得更加敏感,统计真实性的难度更大。一旦出了问题影响更大,将直接关系到中央对经济的政策决策,关系到各类经济主体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关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说得具体些,由弄虚作假导致的统计失真,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一,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统计产生信任危机。对GDP统计数据的不信任态度会自然转移到对其他重要数据的不信任,尽管这往往遮蔽了人们对自身狭隘认知的反省。其二,一些社会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利用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不信任心理,抛出一些可能更失真的统计数据,从而淆乱公众视听。其三,一些重大决策举措可能因此偏离实际。地方多报最典型的是投资,而投资规模与投资增长率历来是我们估计经济是否过热的最主要指标。如果地方投资的统计数据失真,则高层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和决策就将陷入险境。
 
7.面对公众的“统计数据失真感”,统计部门更应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正视不足之处,不但在统计技术上作出改进,克服采样上的困难,更要“以人为本”,既然“平均数值会掩盖一些差异”,那就应该将平均的范围进一步细化,在不同的层次上作出精确统计;“公众对统计数据的知识和方法了解不够”或许是事实,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尽可能地用公众能明白的语言和表述方法公布相关统计数据,在公布统计数据的同时,也应将采样的范围和统计的具体过程公之于众。更重要的是,摆脱不恰当的干预,进一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做到“不进假数”。
 
8.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认识国情、民情,制定政策、规划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统计数据必须客观严肃和真实,但地方行政为何会干预统计数据上报?因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相关统计数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还掺杂着官员个人的虚荣心和政绩的功利性成分,以至于不惜冒国家和集体利益受损风险,夸大事实,隐藏问题。
进一步来说,统计数据造假的内在逻辑就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方面,由于当前统计部门独立性不强,高度依附于行政部门,让行政部门在统计数据上造假有着良好的先决条件和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当前对官员的评价考核机制仍然过度依赖于数字,这就使得地方官员为了获取更耀眼的数字“按需报数”迎合上级,作为邀功或是升迁的“垫脚砖”。
 
9.统计造假只是“枪手”,靠假数据垒政绩才是“真凶”。只要求“三上”企业将数据直报中央,只抓“枪手”不抓“真凶”,难以治本。其二,统计造假的“高压线”似乎没“通电”。按规定,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不得参与篡改统计数据资料、编造虚假数据,不得以任何方式强令、授意下级统计机构和人员以及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但在以往,这根“高压线”又曾“电倒”过谁?
要让统计数据与群众感受“无缝对接”,修复统计的技术缺陷固然重要,但修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体系和短视政绩观,恐怕才是治本之策。同时严明法纪,对弄虚作假者或授意造假者实行“零容忍”。甚至有必要引入民间组织等第三方统计调查机构搞地方统计,或将地方数据收集工作统一由中央统计部门来做,以进一步提升统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10.如果统计数据不真实,只是技术问题,还比较好办,一旦涉及体制问题,就比较难办了。只要体制不变,光靠法律,往往行不通,很多事情实际都有法律,如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但新官上任,城市规划说改就改了,国民经济统计也一样。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改变领导体制,变分级核算为垂直领导。这样的改变已有很多先例,如工商管理,看上去效率提高了,利益相关性降低了,但只要你在人家的屋檐下,不低头是很难的,诚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而且,如果出了问题,就搞垂直领导,什么都要垂直领导,权力就会越来越集中,政治上的集中,再加上经济上的垄断,显然有违体制改革的初衷。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政府系列中独立出来,就像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审计体制改革一样,也许这是一个好办法,但独立统计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仍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实现。
显然,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因为是政治问题,才使得这一问题久拖不决,长久以来没有根本的改观。因此,要杜绝虚假数字,不是体制复归,而应该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11.营造诚信的统计环境,遏止统计数字“注水”,光靠喊喊口号、义正词严痛斥,亦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运动式执法整治,那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及时“下载”、“安装”制度补丁,需要构建长效的管理机制,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需要地方官员的权力自律,更需要从源头上修正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让“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不再成为潜规则。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统计数据造假当作“最大腐败”来反,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当务之急,一是要从体制上改变“地方统计局是小兵一个,没有自主权”的尴尬地位;二是要加强《统计法》修订,让《统计法》更具刚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从反腐的高度,以反腐的力度来对统计数据造假,实行“零容忍”,才能捍卫统计科学的神圣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让统计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服务于民生。
 
12.统计数字你看不懂,千万不要自卑,不是你的水平不够,说句实话,有些数字可能连统计部门自己也看不懂。道理很简单:有些数字根本不是正常的人弄出来的,你非要哭着闹着读懂它,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其实,有些统计数字根本不用看,更不用当真。比如,每当统计部门公布工资增长多少多少后,许多人就会对照自己的腰包,觉得“被”增长了,很愤怒。其实,人家只统计了那些收入一直在默默无闻增长的人,根本没有下你的米,出于好意,为了鼓舞你的信心才把你算进去的,你着什么急?只当“被”流氓撞了一下腰吧。再说了,老百姓没有钱消费,内需拉不起了,难道人家搞点娱乐丰富一下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不行么?毕竟,大家都活得不易。
 
13.与此同时,统计部门上报和公布的数字一旦不符合领导的口味,可能会“惹火烧身”,重庆市某区负责人就因为认为本区的经济指标排位太靠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指责统计局工作没做好,并把统计局长调离。统计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造成他们在工作中对掺有水分的统计数据不敢纠正,个别统计部门负责人为求“自保”甚至迎合领导意图。
遏制统计造假现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同时,更应追究指使或强迫统计部门造假的领导干部的责任。然而,目前的统计法规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过于原则,且主要针对企业和统计工作人员,没有对有关领导干部违法的处罚规定。因此,国家应完善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惩处措施,对那些置国家法律和党纪、政纪于不顾,在统计上顶风作假的领导干部应该严惩。
 
14.要使31个省份的GDP总和较为科学地接近全国GDP总量,就必须坚决杜绝统计作假现象,要对那些经常作假、善于作假,不假不舒服、形成作假惯例的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加大惩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法纪政纪;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消除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积极改变以GDP论英雄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统计数据造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简洁、全面、客观。字数在300字以内。
 
 
2.材料3中毋庸赘言,数字上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地方GDP“虚胖”,扭曲的政绩观和“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CPI“偏瘦”,不合理的核算体系“功不可没”。如何理解“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
 
 
3.假如你是C市统计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当前很多地方的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民众看不懂,看不清楚。民众对于统计数据有质疑,政府的反馈声音却很少。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则关于C市加快统计数据纯度的公告。字数在45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统计数据的前世今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2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论证合理,见解独到。
 
 


推荐相关阅读: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生产力改革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道德底线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国民心态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务必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做原创内容不易,请轻轻按下一键分享,共享给你更多的朋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更好前行。在这里你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江苏 公务员 申论 模拟卷
 
相关阅读:
面试基层公务员工作日常有哪些内容
时政2025江苏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资料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面试2024年月28日山西省直机关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汇总
面试公务员面试基础理论:公职单位如何推动群众安置房工作
面试2024年4月21日广西自治区公务员A、B、C类结构化面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