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2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5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
2013/11/13 9:21:24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内容提要: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的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解析】C。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关键句是“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由“真诚”二字可判断,“这一推动力量”即“有颜色的力量”是指人格力量,也就是指人的道德水准。B项中的 “价值取向”过于宽泛,而“道德水准”直指核心,即强调人在求知、求学、做学问等方面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不能经常玩弄着以诈术代替知识的把戏。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

 
1.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   )。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若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入括号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解析】B。这道题目如果从前文往后文看,选项ABCD都是通顺的。但如果结合下文,就知道要填入的部分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整段话强调的是“踏踏实实地工作”,所以只有B是最恰当的。
 
 


2.在一个给定时刻,每个国家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禀赋是给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禀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了数百年,劳动力相对稀缺,所以适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富裕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所以有竞争力的产业应该是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文中所谓“禀赋”,指的是(    )
  A.劳动力的才能    B.劳动力的素质    C.一国的资本和自然资源    D.一国发展经济的先天条件
【解析】D。文段中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根据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先天条件发展模式有所不同。“禀赋”包含一国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指的是一国发展经济的先天条件。
 


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的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解析】C。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关键句是“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由“真诚”二字可判断,“这一推动力量”即“有颜色的力量”是指人格力量,也就是指人的道德水准。B项中的 “价值取向”过于宽泛,而“道德水准”直指核心,即强调人在求知、求学、做学问等方面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不能经常玩弄着以诈术代替知识的把戏。
 
 
4.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 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 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 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 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 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 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
解析】 D。这是2008年国考试卷中的一道片段阅读题目。语句排序题关键在于明了各句的逻辑关系。句①是作者的结论,其他句子是得出结论的依据。这一结论是对“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二者的结论,循着这一顺序和思路看其他句子,则句②④说的是心理活动、③⑥说的是创作活动,则可知整个材料的顺序是: 先谈心理活动②④,后谈创作活动⑥③,再用众所周知的哲理⑤作佐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①,因此正确答案选D。
 
 


5.哺育心智成熟的过程,与出自生物本能的引导不同。父母的责任,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适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督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依据理性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周密的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观点是(    )
   A.哺育心智成熟不是依靠直觉           B.哺育心智成熟不是父母的本能
   C.哺育心智成熟是复杂的过程           D.哺育心智成熟是痛苦的过程
【解析】C。文段分三层:首先指出哺育心智成熟与生物本能引导不同,然后列举了父母的责任,最后指出哺育心智要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会有痛苦之处。选项A、B和D都只表述了材料中某个细节,只有选项C概括了这三层的内容。
 

 

6. 我们在应对长江洪水挑战、向现代化努力的过程中,确实过度地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与权力。那些历史上并不完全属于人类的自然之所,被反复地印刻上人类的足迹,其结果是上世纪50年代,湖北各种湖泊水面总面积为8528平方公里,现仅剩2727平方公里,不足曾经的1/3。下列说法中准确归纳出文意的是(    )
  A.过度挑战自然并不可取              B.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
  C.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收敛            D.挑战自然将自食其果
【解析】A。文段分两层:①总领:人类过度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与权利←②分析并举例:后果。文段旨在说明“过度挑战自然并不可取”。选项B的表述本身就不恰当的,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破坏自然环境;选项C的意思不够明确;选项D的表述有误,挑战自然并不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有过度挑战才可能造成对自然不利的后果。
 
7.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基因治疗方法的建立,基因兴奋剂的使用已成为可能,但检测运动员是否使用过基因兴奋剂则非常困难。虽然可以从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其踪迹,但检测基因一般需要运动员身体组织样本,这涉及是否尊重运动员的问题。另外,目前的检测技术还无法跟上基因改造的步伐。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除了将基因兴奋剂列入禁止目录,也在吸纳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因技术专家为自己服务,希望研发出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取得相关前沿成果。这段文字说明基因兴奋剂检测(    )
  A.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                 B.需建立完备的检测体系
  C.遭遇的困境与解困思路                 D.面临的道德与技术难题
【解析】C。文段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说明基因兴奋剂检测面临的难题,第二层则提出了解决难题的方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除了将基因兴奋剂列入禁止目录,也在吸纳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因技术专家为自己服务,希望研发出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取得相关前沿成果。”A、B、D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表述不够全面,均排除。
 
 

8.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的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期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D.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解析】C。文段分三层:①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②这些措施的优缺点→③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①、②和③是递进关系,文段主要是介绍:新生物技术有利于解决传统动物资源保护措施面临的困境。
 



9.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解析】 C。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超薄显像管电视的问题,而非平板电视。选项A和D将谈论的主体放在了平板电视机,先排除;B与文意不符,文意重在突出与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在价格方面)不具竞争优势。
 


10.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   )
  A.身份          B.待遇         C.权利          D.与企业的关系
【解析】D。理解这道题的关键是理解这句话: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要想知道这句话中指出的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就要正确理解“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个词。这个词与待遇、权利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排除B、C;从两个“不管”可以看出,这个词只在强调“与企业的关系”,一定要谈身份也是谈在企业中的身份,而不是笼统的“身份”,因此排除A,所以答案为D。














如果你喜欢本站原创内容,请分享给你的5位好友,将享受高级会员,原创资料全免费。时政百分网微信平台:shizheng100,微博:时政通。



(编辑:admin)

标签:2014 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 言语理解 解题技巧
 
相关阅读:
行测2024李梦娇公考百度网盘精华资料题库科技知识
行测2024公务员联考逻辑判断模拟题答案
综合素质2024事业单位考试类比推理综合题库答案
行测2024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试题卷答案
行测公考逻辑判断解题技巧总结归纳
行测2024公考数学运算解题方法技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