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3陕西申论模拟卷仿真题:微博反腐
2013/6/8 10:00:51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2013陕西申论模拟卷仿真题:微博反腐。微博反腐是近年的热点话题,微博反腐中体现出的网络暴力,网络道德等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微博反腐只是网络反腐的一种呈现形式,不是万能的反腐利器。同时,政府在反腐中必须重视民意的采纳,这样反腐才能起到实效。

 
1.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方兴未艾,差不多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中枪”,纪检部门介入后,多有查实。
  宪法规定,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力。但微博反腐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网民多采用“无官不贪”的“有罪推定”,微博成了虚拟空间的断头台,罗伯斯庇尔式的革命狂欢;民意审判,法律退后,以微博“大V”和媒体人为后援的爆料,被告在微博上无“还嘴”之力,权利救济缺乏;爆料者身份的模糊,还容易被官场恶斗所利用;像安徽庐江官员“艳照门”中的大尺度曝光,有损公序良俗;全民“扒粪”时代,伤害社会信任体系。
 
2.微博反腐是一种“低成本的反腐方式”。“老百姓想要揭露腐败,往往需要长期上访,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找不到对应的负责部门,微博的特性使消息一经发出就很容易引发关注,形成轰动效应和舆论攻势,促使事情得以又快又好地解决。”
  更重要的是,微博充当了“深喉二传手”的角色。“实名举报者常遭到打击报复,匿名举报者又很容易由于不实名而被怀疑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3.微博要反腐,首先博主的名气要大,粉丝要多,否则没人关注会被淹没,微博的字数等功能也限制了它在反腐方面的作用,需要继续拓展其功能。
“但不管怎样,微博反腐的速度是快了,很多事情很快就有了回应、有了结果。”促使雷政富下台的第一爆料人朱瑞峰还是非常看好微博反腐的。
  不过,微博名人李开复在微博上说:微博反腐只是治标,治本还得需要制度反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也称,微博反腐已经越来越重要,搅动了中国官场,但是微博反腐在最后还是要通过制度启动,才能真正按照程序展开,所以要鼓励微博反腐,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激活我们已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反腐制度。
 
4.有人说,“微博反腐”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扩大纪检、检察机关的耳目,及时揭露涉及贪腐的事实;另一方面,如果用得不好,也可能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利。言下之意,纪检、检察机关对“微博反腐”要慎用,不必予以正面肯定和鼓励,否则可能引发越来越大的“微博揭腐”的民粹浪潮,导致局面不可收拾。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因为网络也好,微博也罢,本身只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手段,网友通过微博披露公职人员涉嫌贪腐的事实,与通过传统的信访、投诉渠道揭露腐败一样,既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的制衡,将促使“微博反腐”形成自我约束、自负其责的理性机制,避免落入网络暴力泛滥的民粹陷阱。
 
 
5. “63小时微博秒杀一个正厅级”刚刚落幕。接着,24日央视网报道,23日自称是黑龙江双城电视台女主持人王德春的微博账号“王流浪2012”,实名举报自己遭人大代表孙德江胁迫,长期与其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在怀胎七月时还被逼与其发生性关系。24日上午有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纪检委成立调查组,查清事实真相。 
  从这两则微博反腐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微博爆料后,“有关部门”反应神速,没有以往面对突发事件中的“遮遮掩掩”,并直指网民关注的“腐败点”——微博爆料中的“亮点”,迅速处置“腐败对象”,给公众一个较为及时且彻底的交待,这一网络舆情应对过程得到了舆论一致称赞。这种不回避的态度,增加了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好感。正因这种“微博反腐”从正常反腐渠道之外另类崛起,更令网民看到了惩治腐败贪污的曙光。
  但纵观这一系列微博反腐案例,我们也不得不担忧,微博反腐号称为“全民反腐”,这种反腐方式有其自身缺陷,即本应作为反腐主体的“有关部门”,却没有主动利用微博,按照“自己的章法”进行反腐,而是坐等舆论放大,往往处于被动姿态,小心翼翼地稳住阵脚。因为普通网民、当事者通过微博等新媒介将某一事件曝光,利用网络热点效应,吸引眼球,将事件扩散、放大,以至于当地或当事官员们不得不进行回应,否则将有更多的“麻烦”,将有更多的“问题官员”被网络示众。毫无疑问,这一“被动性”,原因终可归至官员群体中的“微博恐惧症”。
  
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座谈会时称,网上的舆论包括骂声都要听。这使得“网络反腐”成为反腐新形式。
   近日,网上官员落马的消息频出:李亚力被免去其太原市公安局党委书记职务,接受调查;北京交管局长涉嫌在购车摇号中徇私舞弊被查;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郑北泉,因涉嫌徇私枉法和严重经济问题被立案调查……无论是广东的郑北泉,还是黑龙江的孙德江,抑或 “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均因“网曝”而“落马”。可见,不管官位高低、职务大小,都有可能被“网曝”、被查处。
  的确,相对于匿名举报、上访等传统方式说,“网曝”更适合人们反映问题。在这种渠道之下,人们不再受体制、身份等因素的限制和困扰,谁都可以“爆料”。曾经官员面对记者采访,说出“关你什么事”、“你是为谁说话”、“我是不是拉屎臭不臭也要告诉你”的雷语,和官员称上访百姓是“刁民”这样的情况将难觅踪迹,各地反腐风“曝”让一手遮天、颠倒黑白、不顾人民利益的官员无处可藏。
 
7.这几年很多腐败案件的揭发都源于微博。由于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网民参与度高等特点,所以很多群众在上访、求助于传统媒体等渠道和党政机关自身的反腐机制不能有效反腐的情况下,把微博这样的网络媒介当作重要的揭发腐败案件的渠道。
    微博反腐虽然打掉很多腐败官员,但其反腐效应仍然有一些缺陷。其一,微博反腐多出于丑闻的外泄,比如各种官员艳照门、表叔、房叔等;但非丑闻性的腐败事件受关注度明显不够。其二,微博特有的名人效应一方面在促进那些被名人转发的腐败事件的传播,另一方面受关注少的ID(多为下层群众)所发的内容常常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自由”还主要是“精英”的自由。其三,很多揭发腐败的微博或被强令删除,这表现出很多执政者只愿意自己闭门反腐,“反腐”也就常常变成了一种清理门面的工程。
  微博只是反腐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不是完整的反腐机制。既然微博在反腐的过程中确实保障了很多普通群众的权益,促进了民众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那么就应该促进这一工具继续发挥其效用。同时,也希望微博在运营上能更便于普通民众发声,因为他们才是腐败最大的受害者。而以微博为一个媒介,联合其他媒介一起促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自主地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去真正地认识到和利用好自己的力量,才能彻底根除腐败。
  
8.目前,虽然公检法机关纷纷开通或个人或官方的微博,但是对微博中提供的反腐线索并没有统一的整合平台,由线索到实现真正立案侦查的案件比较少。微博反腐还远没有进入法制化轨道,亦没有形成明文规则与流程。
  “普通人不像记者一样专业客观,所以夹杂着情绪也代表着片面。微博监督肯定不现实。有些事关人情常理的现象,每个人都有等同的发言权。国家政策就不一样了。而且大多数人还是盲从,跟风,谣言,不在乎别人的隐私,使用粗言恶语,这些都要解决。当然对防止官员腐败肯定有一定作用,但这肯定是治标不止本。官员贪污肯定不会因为微博爆料就不贪了,他们只会藏得更深一点。”“历史的继承者”也对记者坦言微博具有不少弊端。
  总体看来,微博反腐所带来的效力无疑大大增加了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而要想反腐工作能够长久持续,政府还需多思如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否则网络监督也只能揭开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
  
9.首先,微博反腐基于网民爆料,真实性无法保证。一些腐败官员往往是被知情者通过微博揭发出来的,这些知情者中包括受到腐败伤害的民众、知情的网民甚至是官员亲近的人。既然是爆料,那爆料人常为了保护自己而拒绝透露其真实信息,由此带出来的信息真实性也就无法考证、责任无法追究。
  在雷政富案件中,一套被爆料人咬定是雷政富情妇的女子照片在网上热传,后来才得到照片当事人证实,那是她几年前拍的一组艺术照片,不知道如何流传到了网上,她本人根本与雷政富一案毫无关联。爆料人的身份随即也被微博认定为虚假信息。但这虚假事件却已经传播开来,造成了恶劣影响。当部分人假借反腐爆料之名在网上肆意扬言时,反腐过程中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就不再能成为让舆论频繁骚扰他人的合理借口。
  其次,微博反腐的出发点不明确,常需要新爆料刺激网友神经。很多情况下,微博反腐只是舆论关注某一现象的附属品。在表哥杨达才的案件中,网友关注他最早并不是因为他手上的那块表,而是他在事故现场的微笑。对其人肉搜索后爆发出的贪污受贿情况,只不过是网友对其“微笑”行为不满的一个赠品而已。
  再次,爆发之后立即熄火,造成了微博反腐永远只是敲边鼓的无奈地位。舆论关注热点的三分钟热度注定了微博反腐难以担纲重任的劣根性。在雷政富的案件中,起初其受贿新闻并没有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而是随后爆发的“艳照门”引爆了舆论,从开始几十条新闻报导腐败,到后来的十万条新闻跟踪艳照,不难看出舆论的关注点根本无法持续集中在单一的反腐问题上。
  
  
10.与人人皆可发微博、140字流弹满天飞的局面相比,传统媒体其实更适合深入挖掘反腐线索,揭示事实真相,对案件性质及其社会影响作出精准判断,对一旦出错损害职业声誉有严格的行业自律。但为什么国内某知名财经媒体的副主编也宁愿选择微博举报高官,而某些百无禁忌的 独立调查记者 和 维权网站记者 却成为爆料主体?这种反常情况,引起新闻界学者的忧思。在互联网 大众麦克风 时代,特别是面临微博越来越大的民意压力,能否稳步放开传统媒体,让新闻专业精神成为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构建稳定、开放、包容、理性的多维公共舆论空间?
  微博反腐大潮,将是温州动车事故以来,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又一个拐点。去年10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 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 ,决定从正面放大微博的积极影响。如今微博反腐鼙鼓阵阵,亟待规范,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都需要加强自律,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畴内审慎用好话语权。民意如洪水,一旦失衡泛滥,将引起反弹,最终会导致网络言路和民主政治的倒退。
  
11.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郭美美炫富与红十字会危机。郭美美baby当时的微博实名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但随着中国红十字会网站发表声明称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商会这一机构以及郭美美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有关这个事件中红十字会所必须承担的问责拷问便逐渐淡出了微博用户的视线。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半,但该会迄今尚无人为此事负责,也没有任何清楚可信的信息来表明红十字会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具体关系。
 
 
12.尽管微博反腐收效显著,但仍有人对此产生质疑,其中争议最大的是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与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相冲突的问题。有法律专家提出:挖出问题官员痛打落水狗固然痛快,但在此过程中是否涉及侵犯官员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当试图通过网络“围观”揪出腐败官员时,不当的言论甚至谣言可能引起“误伤”。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微博反腐仍有待探索。
  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其作为工具的本身也需要外力对他的限定。首先,可以考虑把微博纳入已有的反腐工作流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好微博的信息、技术完善好自身的规范和操作方法,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来更加主动地展开反腐斗争,从而扩大微博反腐的影响力。其次,在制度层面需要设立明确有效的微博反腐制度规范,起到启发引导群众,推动国家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作用。最后,在法律层面,将一些弹性的规则变成硬性成文的微博反腐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
  
13.网络举报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也带来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影响。采访中,福建的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该省某乡村一位70多岁的普通村民在被一家媒体拍照时,赶紧把手腕上的手表往袖子里塞,理由竟是“害怕出名,担心被‘人肉’”。
    “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网络反腐尚待规范的表现。”福建的一位纪委干部认为,目前看来,网络反腐是反腐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补充,“不排除一些网络举报行为存在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个人利益使然、打击报复等可能性”。
    接受采访的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基层纪检监察人员均表示,网络举报只占全年办案线索的一小部分,大量线索还是来自信件、电话等举报途径,以及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新线索。此外,网络上一些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怀疑,可能对被举报人“打草惊蛇”,反而对办案不利。
  江苏一位纪委干部认为,腐败案件的查处是一个严肃过程。“网上曝出的一些案件是否违法需进一步调查,一直到最后判决才能定论。”
  
14.有专家对微博反腐观点:微博反腐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往往带来负面效应。“最大的问题是‘人肉’,这是违法的,侵犯个人隐私,造成伤害,民众非常容易做有罪批评,这是非常不理性的。”
   “很多举报信息只是道听途说,但在收到信息后,我们依然要展开调查,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虚假举报信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难以消除,在网络情绪化浪潮下,辟谣和澄清常被视为“被和谐”效果,很难实现纠偏作用。
  如今,微博反腐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监督力量,微博反腐成员有的以行业或反腐地域命名,如“地产反腐”、“医药反腐”、“河南反腐”、“福州反腐反贪”等,有的以反腐组织的形式命名,如“反腐三剑客”、“反腐老干部”、“反腐工作室”、“反腐联盟”等。
  
15.根据腐败行为的生态现状和表现形式,可将腐败区分为政治性腐败、经济性腐败和生活性腐败三个类别:政治性腐败主要指为官者利用公权、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扩充自身权利和利益,主要包括买官卖官、人事腐败等;经济性腐败主要指以权换钱的行为,主要包括贪污受贿、为亲友谋求利益等;生活性腐败主要指以权换欲的行为,主要包括公款挥霍、包养情妇等。就搜集到的24例网络反腐案件来看,政治性腐败占总数的8%,经济性腐败占总数的40%,生活性腐败占总数的52%。以微博反腐为代表的网络反腐舆论兴奋点,主要落脚在以社会行为为主的生活性腐败上。
 
 
1.结合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微博反腐的特点及作用。层次清楚,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字数200字以内。
 


2.结合材料4,同时综合当前网络反腐的形式,谈谈如何理解“微博反腐”是一柄双刃剑?
 



3.假如你是A市政府一名反贪公务员,负责单位微博运营,有网友@你,举报某领导贪污行为,而当前情况不明朗,你如何回复这位网友的举报。
 
 


4.通读所给材料,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微博反腐”为话题,标题自拟,角度自选,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对策有效。

(编辑:admin)

标签:2013陕西申论模拟卷仿真题:微博反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