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3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
2013/5/5 10:45:29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2013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

1.住房公积金当姓“公”
只有秉承“济贫不济富”的宗旨,积极改革,住房公积金才能真正姓“公”,而其社会福利保障的属性,也才能更好体现
有人刚过100元,有人超过1万元。同在山西,不同的单位公积金缴存差距竟达141倍。记者日前调查结果,反映了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分配差异,既可能是因为初次分配不够合理,也可能是由于二次分配的运作失衡。
表面看,收入差距导致缴存额差异。我国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差距是15倍。差距尽管已惊人,但仍不足以造成公积金缴存较大鸿沟。
公积金缴存出现较大差距,税收政策和公积金管理机制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公积金缴存免征个人所得税,一些单位将其视为避税渠道,以此降低人力成本。而有条件的单位,还将公积金缴存当作员工福利发放渠道。由于对公积金缴存比例突破规定的上限缺乏具体罚则,地方公积金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很难有动力对超出上限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住房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济贫不济富”,即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然而实际运行体现出的却是不公平:收入较低的群体因公积金缴存过低买不起房,只能成为公积金的储蓄户,既面临存款负利率而导致的资金缩水风险,又由于限制过多无法自由支配;收入高的群体未必会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而是将公积金当作避税工具使用。这实际上强化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
公积金制度设计的缺陷,需要尽快弥补。其一,应将公积金制度改革纳入收入分配改革的篮子当中,坚持“提低、扩中、限高”也应成为公积金改革的主要思路。其二,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适当提高公积金的收益率。其三,应该对公积金存款利率实施灵活政策,让公积金存款收益达到最大化。其四,扩大公积金应用范围,方便提取公积金。这既可以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需要公积金贷款的群体享受到真正的福利保障。
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公积金使用已有多方探索,降低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门槛、提高使用率成为改革方向。实际上,这种改革与楼市调控的根本方向具有一致性,因此值得肯定。可以说,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已经迈入了深水区。只有秉承公平正义的宗旨,积极推进改革,住房公积金的弊端才有望革除,才能真正配得上“公”字,其社会福利保障的属性,也才能更好体现。


2.公平规则才是竞争“靠山”
不止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任何一种向上流动的管道都应该畅通、有规则。
  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公平的规则,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向上流动的可能。这是为什么与高考、公务员考试有关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原因。
  近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从最近3年的统计情况看,中央机关新录公务员90%来自普通家庭。虽然人们对公务员考试热有很多议论,但没有人质疑这项制度的公正性。
  公务员凡录必考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也为那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顺畅通道。近年来,尽管对于高考、公务员考试的实施细节不乏探讨乃至批评,但大家依然对其寄予厚望,原因正在于人们需要制度提供的职业流动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日渐通畅的流动性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活力。这种流动性不但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的人口流动,还包括阶层身份的流动。通过高考制度、公务员招录制度等途径,任何家庭背景出身的子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权利、机会和规则的公平,弥补了起点上的不公平。
  今天,每一个背负行囊来到城市的寻梦者,每一个通过高考走上成才之路的学子,每一个坐在写字楼里敲打键盘的大学毕业生,每一个勤勉工作的新晋公务员,都是社会流动的受惠者。正是因为良好的流动性,中国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中,人们也时常看到,极少数领导干部越过正常的人事规则,为自己的子女、亲属就业提供便利。这不但损害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更损害了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流动性。这一现象不光存在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一些非公企业重要岗位的招聘和选拔中,也时有发生。比如网友曾经曝出某企业招聘过程中,注满各考生身份背景的文件。没有公开、公正、透明的规则,一切决定就可能都成了拿捏、权衡和私相授受。客观地讲,这样做不但让求职者们深恶痛绝,一些招聘单位也不胜其烦。
  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树立规则意识。影响大多数人前途命运的人才选拔和招聘,没有规则不行。不顾规则,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垄断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健康,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不止是公务员考试,任何一种向上流动的管道都应该畅通、有规则。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提到,他最关心的是人才。“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完善规则、严守规则,让规则成为各行各业人才公平竞争的背景,让他们看见希望,实现梦想。


3.城镇化助圆“中国梦”
人到中年,思乡情切。虽然身在都市,但每每梦回故乡,依稀是红砖青瓦、绿柳白杨,小院矮墙、大豆高粱。这是快速推进的城镇化留下的心理痕迹,它不仅存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还会在今后几十年影响几代人,改变几亿中国人的人生轨迹。
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家园的变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能量积蓄,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刷新。这是一次历史转变,意味着几千年的乡土中国正在大规模进入城镇社会;这是一次人生转折,意味着几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洗脚上田成为城里人;这是一次文明嬗变,意味着人类历史上最为漫长而又饱经沧桑的农业文明正在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
城镇化是家园的变迁、人生的转折、文明的跃升,涉及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那么,如何使城镇化成为一个圆梦的过程、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美好记忆?
首先,城镇化应成为一个化解制约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突出问题的过程。我国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内外需失衡、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投资与消费失衡、消费动力不足。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把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潜力变为科学发展的动力,既要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发展水平,有力吸纳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又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包括农村转移人口在内的全体人民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和城镇化红利。
其次,城镇化应成为一个几亿农村人口顺利融入城镇生活和现代文明的过程。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家园的变迁,要有高楼、更要有人气,要有一定城镇规模、更要有较高幸福指数,不能见物不见人,更不能在城镇形成新的二元结构,甚至像一些国家大城市那样出现贫民窟。应创造条件,改革创新,让农村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可创业、能就业,成为城镇建设者和发展成果享受者,成为城镇活力和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第三,城镇化应成为一个城镇更宜居、乡村更美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城镇化不能带来城市病,也不能加剧发展失衡、导致乡村凋敝。为此,需要调整优化城镇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联动发展;需要城乡统筹、工农互促,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4.莫让编制壁垒消解了朝气
  “死在编制里”的表白当然是一种偏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编制壁垒带来的焦虑。   
    日前,哈尔滨环卫系统招聘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包括7名研究生。在大学生猪倌、硕士城管等屡见报端的今天,研究生环卫工并不算稀罕事。然而,这种现象反映的某种社会心态值得关注。一个应聘失败的研究生甚至吐槽:“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对此,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诚然,就业选择是个人自由,扫大街也是为社会服务。可让人们不解的是,那边广州部分环卫工人因低薪上访,这边哈尔滨的环卫岗位又让大学生们青睐有加,原因何在?  恐怕,主要还是待遇上的差异。北国冰城的环卫岗位,戴着事业编制的“帽子”,有着本地户籍的“本子”,还有转为公务员的“路子”,含金量不低。而那些广州环卫工人来自保洁公司,与编制外身份相匹配的工资福利委实不高。同是“马路天使”,待遇大相径庭,其原因正在于编制。  文章称,这种差异,正是编制诱惑力的一个缩影。在不少人眼里,不管是事业编制还是公务员编制,都意味着收入的旱涝保收、社会保障的有力兜底。与自主创业、职场竞争、打工生活相比,“编制福利”仿佛一张安稳舒适的温床,不仅带给人利益上的实惠,也有精神上的稳定感。  年轻人是一个社会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理应身怀高远理想、奋斗激情,没有理由在青春岁月就过早地追求安稳。“死在编制里”的表白当然是一种偏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编制壁垒带来的焦虑。社会生活中,以编制划线,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等不同身份,在收入报酬、社会地位、上升通道方面的差别客观存在。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非公企业等“就业海绵”不太景气的形势下,这些差异带来的导流效应更加明显。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既要重视“编制情结”反映出的青年人价值倾向,更要***这种心理折射的现实问题。今天社会转型更加剧烈,社会竞争更趋激烈,人们更加渴求公平正义,不怕苦累就怕没机会。如此情势之下,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别让“编制温床”消磨进取者的朝气,别让“编外风险”加重创业者的心理负担。如果连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削尖脑袋去做单位的“老人”,整个社会不免有滋生暮气的隐忧。  文章最后说,何以解忧?唯有改革。近年来,从事业单位改革到调整收入分配,从同城待遇到异地高考,不管是改革举措,还是社会呼声,都有着相同的意义指向——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有步入现实的梯子。“编制温床”承载不了中国梦,深化改革,搭建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舞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梦想才能振翅高飞。



 

(编辑:admin)

标签:2013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