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3江西公务员面试仿真题:过度医疗与腐败
2013/4/22 9:09:58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2013江西公务员面试仿真题:过度医疗与制度腐败。医疗问题是近年的热点问题,同时,民众对腐败的深恶痛绝也是社会不得不变革的动力。

 据报道,有一对中国夫妇搭乘美联航返沪,美国空乘在整理行李舱时,要变动他们的行李位置,以便别人放行李,却遭到那对夫妇的反抗。男乘客更是多次让空乘“shut up”(闭嘴)。空乘为此报警,5名荷枪实弹的美国警察把这两位乘客架出机舱;妻子试图道歉被警察“无情”拒绝……
 有关后续报道,结果到昨天傍晚,就有15万多手机用户关注此事,数万用户认为“上帝”被逐是“活该”。你怎么看上“上帝”被逐为何叫好?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1)中国乘客遭美国警察扣留,却没得到中国读者的同情,这说明我们的大多数读者还是“帮理不帮亲”。飞机上的行李舱是公共空间,不是哪个乘客的私人储物箱,你是“上帝”别的乘客也是“上帝”,凭什么空乘不能移动你的行李让别的乘客同放行李?你缺理还不饶人,还要妨碍空乘的“公务”,不给这样滥用权利的“上帝”一点颜色看看,将有更多的“上帝”失去正当权益。
(2)在公共场所和公交工具里,一人坐两位、人坐一位行李占一位之类的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情景每日可见。这种恶劣行为在国内很少受到指责,可是在讲文明讲规则的地方,侵犯他人利益者就没有那么多的自由了。
(3)钱包丰满之后,中国人出国的机会日渐增加。然而当那些“钱包很丰满,教养很骨感”的人获得更多出国机会后,同样获得了更多的出洋相机会。在国内,由于人们的正义感缺失,对所谓“上帝”过分纵容,使得他们把服务人员当作奴隶随意差遣刁难。在空间有限资源不足的社会共同体里,有人通过蛮横而受益,就有人受到侵占而受损———你多占空间,别人就少了空间;你插队而节省排队时间,就是掠夺先来者的时间……万众指责无理乘客,既是人们明辨是非,也是人们为自己未来的权利打造盾牌。
(4)强者为王的社会一定是弱者受伤的社会。美国的空乘人员和警察不机械信守所谓“上帝总是对的”教条,值得我们效法。只有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才能捍卫各自的权利;只有对不守规则的人群起而攻之,“上帝”们才有可能平权。



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花了十几万元。这个“过度医疗”典型恶例再次引起公众反思“一个病人7个支架”给我们什么警示?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在新闻中,“一个病人放7个支架”是作为一个事例叙述的。这个反面典型,起码有这样三点警示意义:
  一是,医改资金监管的重点是官员。对于医改资金的监管,我们的制度总是针对广大参保者,这当然不错,但是,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官员,权力越大越要加强监管。这位心脏病住院花去十几万,像这种高费用,不要说享受医保的工人,就是公费医疗的普通公务员也不能报销,必须是手握权力的官员。因此,废除官员医疗特权应该是医改的一个重点。
  二是,治理过度医疗不能顾此失彼。提起过度医疗,我们就知道滥用抗生素,医生大处方,现在看来,“过度医疗”包括两方面,不仅有个“过度用药”问题,还有个“过度检查”问题,医院授意医生多开大型设备检查,如核磁共振、CT等等。结果,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上去了,药品收入占比也就下降了,按下葫芦冒起瓢。因此,对“过度医疗”的监管不能顾此失彼,此消彼长。
  三是,医院管理是医改永恒的主题。现在把许多问题都归结为体制,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应当看到,体制问题并不是全部,不能用体制问题掩盖其他问题。医院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就以一个病人放7个支架为例,这是不能把责任推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之上的,而是暴露了医院管理混乱和医生道德沦丧的大问题。



进入新媒体时代,言论闸口日渐拓宽,信息来源变多变杂,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也给舆论引导增添了难度。
    年少轻狂者打伤他人,父母到医院探视致歉,“八成是仗势欺人给对方施加压力”;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围观——“看哪,又一个贪官自寻短见了”。这种并无根据的揣测甚至推而广之,变成一些人对某些特定群体的预判:“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品质好的人肯定没法在那里边混”……  在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但又不足以完全赢得公众信任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测想象由于不时得到“印证”而加深,逐渐固化为条件反射式的成见。如果这种成见不断生长蔓延,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危险。请问:这样的情势下,媒体应该怎样作为,才能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1)驱散“腐败猜想”,绝非埋起头来当鸵鸟,无视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恰恰相反,只有充分正视这一现象,才能恪守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团结更多人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2)有人担心,媒体曝光的贪官,会不会让人产生“腐败越来越严重”的印象,会不会影响党的形象,消解社会信心?这些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证明,那种捂着盖着怕揭短的心理,只会令群众失望。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今天,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事实是,在公众、媒体、纪检监察部门的合力作为之下,一些腐败官员被绳之以法,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郑筱萸、赖昌星等大案要案,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表明了我们党“有腐必反”的决心。  (3)人们对腐败的印象,大体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本人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二是新闻媒体“重构情境”传递的信息。媒体分寸把握得好,有利于达成反腐共识、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反腐信心。相反,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就不可避免地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激发更多“腐败猜想”,让人产生“越反越腐”“无力回天”的错觉。这提醒我们,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更不能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  (4)在这一点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定的“法律打击、预防控制、教育绝缘”三管齐下的反腐战略可资借鉴。一方面,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以客观理性充分的报道揭露腐败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传播的社会效果,拿捏好报道的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消减和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凝聚起“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共识和力量。

 

(编辑:admin)

标签:2013江西公务员面试仿真题:过度医疗与腐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