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3山东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2013/3/30 12:03:06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2013山东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1.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笔下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地刮,想让凛冽的狂风刮走人们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抵御寒风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熙,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南风获胜。这则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A。北风和南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也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北风“刚”式吹法使得人们裹紧大衣,南风“柔”和,却让人们脱去大衣。这也就告诉我们,方法得当的话,“柔可克刚”。
 
2.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也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解析】A。文段开头指出“(热带)森林……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之后提醒人们温带森林的遭遇,最后指出“过量砍伐会使(温带森林)永远消失”。由此判断,作者的意图是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的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解析】C。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关键句是“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由“真诚”二字可判断,“这一推动力量”即“有颜色的力量”是指人格力量,也就是指人的道德水准。
【释疑】1、B项中的 “价值取向”过于宽泛,而“道德水准”直指核心,即强调人在求知、求学、做学问等方面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不能“经常玩弄着以诈术代替知识的把戏”。
2、文段改选自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许多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推广,我也同样的加以承认。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的;亦即是必然有某种人生态度的。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此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成果,并且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的是否真诚。简言之,严肃的知识追求,不管追求者的自身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必然有一种人格作他的支持的力量;否则会如今日许多人一样,经常玩弄着以诈术代替知识的把戏。而人格必然是有颜色的。”
 
4.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以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的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D。两个转折词“而不是”引导的内容都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弱点,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没有长足的进步”≠“长期停滞不前”,所以排除A,选D。
 
5.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开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和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洛斯、欧里庇德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
A.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B.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C.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               D.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
【解析】B。文段通过列举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与诗歌、数学、戏剧紧密联系的例子,说明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文段选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
 
6.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的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期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D.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解析】C。文段分三层:①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②这些措施的优缺点→③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①、②和③是递进关系,文段主要是介绍:新生物技术有利于解决之前的在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上的困境。文段选自刊登在《广西日报》上的《广西启动特色动物种质基因资源保护技术平台建设》。
【规律小结】分层法:一般而言,主旨概括题适合采用分层法。片段阅读题中的文段,一般是三句,包括三层含义,通过分析三句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准确定位文段的主旨/中心所在。
 
7.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C.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D.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解析】D。文段开头就指出重点——“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之后对此做进一步分析,都旨在说明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规律小结】考生要重视文段的段首和段末,段首或段末如果是总结性、结论性很强的句子,往往是文段的重点。如果遇到段首和段末都在表述同一个问题,那这个问题无疑就是文段的中心了。
 
8.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
A.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B.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C.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D.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解析】B。段末指出布鲁斯音乐的根源是“土著音乐”,但文段并没有提及土著音乐对布鲁斯音乐的影响,即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所以,下文最应该讲述这种关系。而土著音乐的产生在文段中已有所涉及,且并非这篇文章的重点论述内容,所以排除C。文段选自《一生必知的100年流行音乐经典》。
 
9.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约35万只昆虫。亮如白昼的夜晚还会严重影响昆虫特别是成虫的生命周期。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小型动物、鸟类和蝙蝠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许多植物靠昆虫授粉,如果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必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光照对动物生长的主要影响                  B.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联密切
C.光污染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扰                D.昆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C。段末是文段的重点——“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文段意在强调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文段的对象词是“过度的照明”(即“光污染”),而非一般的“光照”,由此可排除A;B和D都没有抓住文段的核心,只是对本文段部分内容的转述。
【规律小结】1、要重点把握文段的关键词。关键词是抓住文段主旨的重要突破口。关键词一般可以分为段首/段尾词(在段首/段尾出现的重要词汇)、关联词(又分转折词、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对象词(即文段描述的重点对象)、特征词(描述“对象”主要特征的重点词汇)、重复词(特别是在文段重要位置重复出现多次的,段首和段尾一般都是文段的重要位置)等。
2、确定对象词后,利用排除法,可先排除某些选项。
 
10.有人说,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        B.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
C.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相互渗透        D.在社会活动中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
【解析】D。转折词“但”引导的内容表明“它”和“道德原则”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它”是指“经济原则”。由此推断,文段意在强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文段选自刊登在《文汇报》上的《道德也是“看不见”的手》。
 

(编辑:admin)

标签:2013山东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