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3浙江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考点精选
2013/2/9 12:41:42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2013浙江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考点精选。本站选取历年高频考点,原创解析,供广大浙江考生练习使用。

1.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解析】C。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
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最初的国家与法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来看,秦朝的法律制度已经很完备,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各项法律的原则。中华法系的特点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第二,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第三,刑法发达,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
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二百多部法律的颁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构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限于(    )
A.国务院                             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解析】A。
【知识点】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国务院;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地方规章:各省较大市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各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立法权,常委会的立法权限于除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3.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由国务院裁决                        B.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C.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
【解析】A。立法法86条第2款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时,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立法法第86条第3款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解析】D。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适应实际的需要,为绝大多数国家刑法所采用,我国刑法亦采此原则。D项是对从旧兼从轻的解释。

5.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构成违宪或违法的行为是(    )
A.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B.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本自治州的《自治条例》
C.国务院某部发布《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
D.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解析】B。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没有制定自治条例的权限。

6.下列人员中,通常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
A.局长、厅长、委员会主任                B.副局长、副厅长、委员会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
【解析】D。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B.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C.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解析】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对归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郊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中的哪一项要求(    )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B.诚实守信
【解析】A。
【知识点】依法行政应实现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合法行政。即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二是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三是程序正当。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实施管理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四是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是诚实守信。要求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六是权责统一。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作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9.小王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被某机关录用,在试用期内因违反公务员纪律被取消录用,小王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向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向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D.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解析】C。第九十条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一)处分;(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三)降职;(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五)免职;(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10.下列哪一情形,不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内(    )
A.税务机关对纳税人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拒绝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刑事拘留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上市公司的罚款决定
【解析】C。
【知识点】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包括:
(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案件;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3)认为国家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国家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国家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案件;(5)申请国家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国家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案件;(6)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7)认为国家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8)认为国家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
另外,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编辑:admin)

标签:2013浙江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考点精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