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2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5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2吉林申论真题(甲级)
2013/1/5 8:34:45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2012吉林申论真题(甲级)。

2012吉林申论真题(甲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上千条空中航线,9万多公里铁路,近400万公里公路,40天的时间,亿万民众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只为了回家过年。据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的春运客流量将达到28.5亿人次,同比增加11.6%。这些数字折射出“回家团圆”是中国大地春节永恒的主题。
与此同时,放鞭炮、贴春联、挂福字、吃年饭等传承数千年的春节习俗依然是每年的“必修课”。显然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未消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但当下,国人明显感受到春节的年味淡了、节日气氛不浓厚了。某知名网站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93.6%的受调查者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其中51.8%的人表示年味儿“淡多了”,41.8%的人认为“有点淡”,认为年味儿没变淡的人仅占4.6%。
    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巨变,信息沟通和交通技术手段的日益发达完善,使一些传统节日原有的内涵和功能失效或淡化,比如中秋节乡思、旅愁的释放功能减弱,月宫神话魅力丧失,月球的神秘感消失。

3.“端午节很重要吗?为什么要放假?”太原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两名大一学生这样反问记者。14日下午,记者在太原师范学院遇见丁文和杜锦时,这两名来自江苏和辽宁的女生正在校园里四处打听哪里有电玩城。
当记者问怎样过端午节时,18岁的丁文说:“什么过不过?我觉得除了放假稍微长点,跟平时周末没什么区别,平时学习紧张,难得放个假,要好好玩个痛快。”她们这个小长假的游玩日程是“第一天唱歌、打游戏,后两天去平遥古城玩。”
   当记者问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学生王洪斌哪一天是端午节时,王洪斌想了半天仍一脸茫然,他解释说:“端午节跟我还真没什么关系,端午节不就吃个粽子吗,小时候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粽子,还挺稀罕的,现在随时都能吃到,到了端午反倒没有吃粽子的欲望了,吃不吃都无所谓,怎么过节不重要,只要放假就行。”
记者走访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端午节小长假重点在于小长假,端午节似乎只是一个由头,人们可以借此聚会、逛街、购物、出游,或者干脆宅在家里观看世界杯。“我们现在缺的是休息和闲暇,只要有假期,端午节还是清明节都不重要。”一家知名电脑公司太原分公司经理高洁说。
“假日是公民的福利,想干什么都可以,而节日要按节日的方式过。”冯骥才表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空荡荡,久而久之,这些节日便退化成一个个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反观国外,韩国人过端午节,很多人仍然保持着荡秋千等传统;日本过樱花节,则必须穿和服,如果下雨,还要使用透明的雨伞以便能抬头看到樱花。

4. 吃之于中国传统节日几乎是天然的重头戏。“民以食为天”在农耕社会追求温饱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于各种文化与精神活动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人对于传统节日以吃为主基调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地提出反思与质疑,这是对于生理需求得到保障后的超越,是对于传统节日内涵流失与本义曲解的不满与不安。
   除了吃,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内涵。历史上过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各地还有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系五色丝绳、缝荷包等诸多的民俗,在这些民俗的背后包含了许多值得传承的文化财富和思想精髓。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与物质生活的丰富,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边是对传统民俗的遗忘,一边是对节日气氛缺失的抱怨,两者纵横交错暴露出国人的矛盾心理。人们在这些节日里除了吃就是看看电视,这也成了人们唯一的精神文化享受,而看惯了每一年的春晚之后,人们的胃口已经开始反胃了。据统计全国有90%的家庭春节是在电视前度过的,看电视成为人们在传统节日唯一的文化活动。国家电视台每年为了给广大群众奉上这个节日大餐,也越来越用心了,然而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显然,春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其他的传统节日活动却早已被遗忘,踩高跷、玩狮子、舞龙等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活动早已被人们遗失了。并且也没有其他能体现中国节日内涵的活动创新。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地吃喝穿戴。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5.“王经理,再帮我准备100盒‘含金’月饼。”昨日中午,南海一私营企业销售经理刘哲(化名)刚拜访完一拨客户后,打开车尾箱发现,周一买来的100盒月饼已所剩无几,赶紧再次拨通了一大型酒店的月饼销售经理电话。
  每年中秋节前一个月开始,刘哲都会开始痛苦的送礼历程。“没办法,我们搞销售的,有求于客户,不招待好,生意就被别人抢了,所以每逢过节都跟打仗似的。”
  按照老板的吩咐,最近一个月,刘哲不用理会生意上的事,只需全心全意招呼好新老客户。“老板说了,月饼要送,但一定要有含金量的月饼。”
  所谓的“含金”月饼,是一句行话。刘哲将其翻译成通俗语,“光送月饼,客户懒得要,也吃不完。一定要在月饼中夹带消费券、金币等贵重礼品。”
  刘哲举例说,各大酒店推出的月饼一般都分A、B两种,外包装几乎一样,但价格往往相差很大。“具体差异,就要看我们向酒店方所提的‘含金量’要求而定,我今年送的最贵的一盒过万元了,因为里面放了金条。”
  在禅城汾江路一家星级酒店做销售经理的李灿(化名),则透露了各酒店之间的“中秋之战”,“有人说有月饼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么说一点不夸张。”
中秋节已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中秋节,套用一种比较滥俗的说法,如今的节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劫日”。那些“天价月饼”、“金银月饼”,很难再让我们品味到中秋节的文化意蕴,反倒因为过度商业化而让我们闻到了铜臭味,因过度包装而让我们尝出了腐败味;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节日传统,则因为变形走样而失去了色彩和生机,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可憎。
可实际上,无论是节日食品的“异化”,还是节日传统的式微,都不是中秋节这一个节日遭遇的困境,而是几乎所有传统节日都正在面临的危机。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维系社会交往和国民认同的重要纽带。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维系社会交往和国民认同的重要纽带。当“异化”改变了公众对节日的情感认知,蚕食了公众对节日价值的认识,很多传统文化都将无可依附。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下,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

6.在究竟如何承续和发展传统节日方面,专家们存在着不同意见。
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指出,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比如,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圆”,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为“七巧桥”等,都是由于知识的缺失而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
   近来也开始广见于媒体网络。近些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关于“情人节”的话题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在一些商家、学者和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于是乎,  大家一起忽悠,“情人”过节的话题,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潮,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一年比一年火爆。在这种浪潮下,一些民俗学家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面对着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被冷落而西方节日却备受宠爱,便顺水推舟,也开始打“情人节”的牌子,把我们的传统的节日不仅融进了“西方节日元素”而且干脆开始变换称谓,打出了“中国情人节”的旗号。
   从近几年的文化现象看,在一些商家和民俗学家以及媒体的共同忽悠下,不仅把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赋予了“中国的情人节”的元素并开始打“中国情人节”的牌子,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学者还把中国的“元宵节”、“中秋节”统统都在与“情人节”撤关系,大有一番把中国传统节日“改朝换代”趋势,大有一番不去做“情人”的文章,就不叫过节的倾向。
   虽然节日属于民俗,具有多元性、民间普遍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但我国一些民间节日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流传至今,都是因为其具有已久的“节日称谓”和固有的节日思想和主题的。文化永远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盲目复制或改变其固有的名称或者思想、主题,其节日的存在价值就会成为浮云一片。
在一片大唱“中国的情人节”的声浪中,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我国历史传承下来的节日“情人节”的元素和内涵是不可能形成社会推崇的普遍的民间基础的,没有民间基础也就没有节日之说,也就是不可能存在“情人节”的元素和内涵的。
   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北京庙会经常有许多民俗风情出现,有些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外来的东西。2008年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的标志物鲤鱼旗,就来自日本。在日本,端午节的时候要挂鲤鱼旗,家里有几个小孩就挂几条旗。萧放把这一点看作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变化”。他说,“我们传统节日的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以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例,说明今天各地流行的节庆活动,不少是在各种现实力量的促发下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所以,对于目前的节日现状,不必过于忧虑。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地来自于过去的某个原点,其中甚至常常融入当代的内容。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世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

三、作答要求
1.给定资料3-6集纳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其具体表现(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1)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必然要走向衰弱。
(2)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下,端午即便“申遗”成功了,也会锁在保险柜里。
要求:判断准确,理由正确,合理,不超过200字。

3.某公益组织欲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倡议。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 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35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编辑:admin)

标签:2012吉林申论真题(甲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