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中国戏剧史
2020/4/15 8:24:11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事业编常识基础。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中国戏剧史
根据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事业编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一、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最为著名。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分,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分为参军和苍鹘两个主角。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合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初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早期南戏的曲律严谨性不如北方杂剧,但是发展很快。《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是四大南戏。成就最高的戏剧家高明,又名高则诚,他的《琵琶记》剧情曲折,语言优美,以蔡伯喈和赵五娘为主要人物,高明被称为“词曲之祖”
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元曲闻名于世。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散曲又分为小令(短小)和套数(又称大令较长)两大类。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其基础,故称北杂剧。南方的戏曲叫做南戏。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取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等号称四大剧作家。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其作品弥漫着昂扬的激情,剧情紧张动人,语言自然本色。
白朴:《梧桐雨》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墙头马上》描绘了裴少俊的故事。
马致远:《汉宫秋》,描绘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抒发了强烈的民族感情。另有小令《天净沙·秋思》郑光祖:《倩女离魂》,描绘张倩女和王文举的故事,塑造了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
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四)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宋元南戏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
明代四大声腔: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昆曲成为戏曲正宗。魏良辅改造了昆曲的唱腔,梁辰鱼的《浣纱记》把水磨调引入昆曲,从此迅速发展。明代的汤显祖是我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称《临川四梦,以《牡丹亭》最为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到了清代,昆曲出现了“南洪北孔”等大家。
洪升:《长生殿》全剧共50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作为情节线索,广泛地展开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描绘。作者有意识地把李杨爱情与唐代安史之乱联系起来,写出了封建帝王和妃子的“逞侈心而穷人欲”,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他们自身的爱情悲剧;同时也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天宝年间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表现了一代王朝由盛而衰走向没落的命运。
孔尚任:《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
知识链接
秦淮八艳的另一位名人陈圆圆,吴伟业为其写了著名的《圆圆曲》,它是一首七言歌行体乐府诗。是“梅村体”代表作,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名句有“恸哭六军俱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伍)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
六)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得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广根
比)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菩、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比)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红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号称“徽汉合流”。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1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所以京剧又称为皮黄。
八)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在清同治、光结年间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引起了宫廷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京剧艺术上的日臻成熟。
)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都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戏曲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和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3将相和》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一度销声匿迹的昆曲也因演出了明代朱孝臣的十五贯而复活。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戏剧梅花奖设立
戏剧梅花奖是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二、中国话剧史
话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样式。为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被称为话剧。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新剧时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好吁天录》,这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微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比)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号称“徽汉合流”。他们同微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所以京剧又称为皮黄。
八)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在清同治、光年间,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引起了宫廷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京剧艺术上的日臻成熟。
仇)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纪初的新思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刚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现)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行的箫(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都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戏曲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和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刚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一度销声匿迹的昆曲也因演出了明代朱孝臣的《十五贯》而复活。
一)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后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戏剧梅花奖设立
戏剧梅花奖是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常识 事业编常识判断 事业单位常识积累
 
相关阅读:
其他基层事业单位考试政治理论|常识判断
专业知识2025事业单位社会学专技B类题库
综合素质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政治基础知识|市级事业单位
综合素质2024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公共基础真题古代历史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政治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单位考试常识知识点1000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