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申论写作的内容和结构如何布局
2020/3/30 8:37:15     公务员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申论构思。

申论写作的内容和结构如何布局
根据最新公务员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一、申论写作的内容
申论写作的内容是和申论考试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申论考试给定材料的内容就是申论写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同时申论写作的内容又和申论写作的性质有关,基于此,我们可以对中论写作的内容作大致的概括。
1.写作内容的广泛性
申论写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方方面面,因为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往往就是这些实际问题,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比如国家机关2000年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是关于噪音扰民的问题,2001年的内容是关于PPA风波的问题,2002年的内容是关于网络时代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2003年的内容是关于安全生产问题,2004年的内容和交通拥堵有关2005年的内容和农民问题有关,2006年是关于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内容,2007年是关于农村土地的内容,2008年是关于资源环境问题,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社会生活,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百姓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内容比较单一,实际上涉及的层面非常复杂,拿201关于PPA的问题来说,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方面对此事的反应,已经包含了政府态度、市场管理、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2.写作内容的非专业性
申论写作需要的是写作者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广博的专业知识,因此申论写作是超越了专业性的,它不会限制在某个特定的专业范围之内,而是让写作者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200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写作的内容是围绕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大学收费存在的问题展开的,而解决问题的措施包括依法治教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等,这样的问题,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有话可说。对申论写作来说,专业知识背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时事政策常识和解决时事问题的意识。
3.写作内容的针对性
申论写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要针对给定资料,对反映的问题做出概括,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和策略,最后进行申说和论证。如果不针对所给材料,即使言之成理,也是离题万里。而这种针对性体现在写作中,就是要认真把握题目,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还是主要问题,还是主要态度,一定要首先明确;接下来,提出的对策和方案也必须是始终围绕概括出的问题,而不能想当然;最后在述中,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200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写作的内容是关于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材料包括十三段,主要讲了建筑市场秩序的破坏、生意上的暴力竞争、社会上的激情犯罪、交通事故金融安全、食品安全、个人隐私安全以及扰乱社会秩序等方而的内容,之后要求写作者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就政府如何更好地应对社会公共秩序问题写篇文章。那么,写作者就必须根据这些材料反映的问题来行文,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盲目补充,要就事论事,之有物。
总之,申论写作的内容广泛而普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但同时又具有超专业性,因此在写作中,要明确身份,端正态度,准确定位,全面分析。
二、申论写作的结构
我们这里说的申论的结构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申论试卷的结构,一是指申论写作的步骤。了解申论试卷的结构是进行申论写作的基础,而申论写作的完成又必须围绕着申论试卷的结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申论试卷的结构
一般来说,申论试题首先给定一组或一篇1500~8000字左右的文字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理解所给资料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做题。试题从总体上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提出“注意事项”,为应试者提出指导性建议;二是给出一组或一篇“半成品”资料,要求应试者阅读、整理、归纳分析;三是提出“申论要求”,要求应试者在弄清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下面详细介绍之:
1.“注意事项”部分
“注意事项”是应试者拿到试卷后首先应该关注的内容,它一般会给出重要的指导性建议,在试卷结构中虽占分量较少,但却举足轻重。例如,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的“注意事项”如下: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明确指出了申论测试的目的和申论答题的步骤,可谓重中之重,但一些应试者却往往视而不见,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根本不符合最基本的答题要求。
2.“给定资料”部分
“给定资料”是提供给应试者的背景分析资料,这些资料不是直接搜集起来的原始材料,而是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成品”,头绪纷杂,条理不清,所反映的问题也不是一眼就可以从表面看出来的,需要应试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实质问题。
8年来,申论考试给定资料的字数有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只有1500字左右,2003年增加到了4500字左右,2006更是达到了8000字左右,这给应试者顺利答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要阅读完数量如此庞大的内容已经不简单,重要的是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其本质性的问题来,对于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容小觑。
其次,给定资料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常常是给几组内容相关的资料,但有时也会有变化,如2006年的材料是某部长在网上与网友的交流谈话,要对这篇接近万字的谈话资料进行局部和整体的把握并非易事。
给定资料是申论试卷的主体部分,所占篇幅最多,是应试者答题的基础,所有试题的回答都要围绕它,否则无从下笔或者偏题、离题。
3.“申论要求”部分
“申论要求”是对应试者如何运用给定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明确的和直接的要求,是申论试题的核心部分。
从近几年申论考试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给定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概括但是在概括上侧重点并不相同,有时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如2000年国家卷第一题“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有时是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如2001年国家卷第一题“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时则是概括主要后果,如2002年国家卷第一题“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对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后来在概括的基础上,有的试题又提出了概述的要求,即不仅要概括出要点,还要对这些要点进行简单的论述这比概括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但考察的能力也更全面。
二是模拟公务员的身份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或给出解决的对策和方案。比如2001年国家卷限定“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方案”,2004要求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2006年则提出以“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概括某部长的谈话”。这就要求应试者一定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答内容和语气都要符合角色的身份,否则就会出现漏洞,造成失误。
三是对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或可行性方案进行详细论证。如2005年国家卷、第三题(2)“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2007年国家卷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这是整个答题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要求的字数较多,还要在结合资料的基础上观点鲜明、联系实际、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是对应试者能力的综合考察。
当然,每一年的试题在题型、数量、字数、格式等方面都会有变化,如20052006年的国家卷中出现了选择题,2007年国家卷中出现了名词解释题,2008年国家卷则出现了阐释观点的题目,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目怎么变,都没有脱离概括问题、提出对策、详细论述这几条轨道。
总之,申论的试题结构主要由注意事项、定资料和中论要求这三部分组成,其中注意事项起着指导性作用,给定资料起基础性作用,而申论要求起核心∵性作用,应试者要明确正确认识它们的作用,采取不同的态度去对待,要做到整体把握,轻重适宜,粗中有细,小中见大。
(二)申论写作的步骤
申论写作的步骤指的是完成申论写作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哪些过程,也就是申论写作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说,根据申论试卷的结构,申论写作的步骤分为四个部分,即审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证,这四个部分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1.审读资料
审读资料就是对所给资料进行阅读,这是申论写作的基础性环节。这个环节虽然并不用文字直接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先决条件,而且在次序上居于首位,不容置后。因为只有认真读通、读懂给定资料,才能正确把握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才能准确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而完成第二个环节。之后,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主要问题,就给定资料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完成第三个环节。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给定资料,抓住主要问题,全面明,论述个人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第四个环节。由此看来,审读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申论考试一般要求考生用40分钟的时间阅读给定资料,差不多占到了考试时间的百分之三十,有的应试者觉得没有必要,只是快速浏览一遍就匆忙答题,殊不知这样是舍本求末,所写答案常常会离题万里;而有的应试者只是反复阅读材料,根本不看后面试题的要求,如果是000字左右的材料,这样做可能确实有利于把握材料主旨,但现今考试给定资料字数越来越多,2006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给定资料达到了8000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掌握阅读材料的技巧,而不能目的地去读。充分利用好审读资料的时间,保证高效高质的完成阅读任务,是完成申论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2.概括主题
这是申论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审读资料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又影响提出的方案和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影响论证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若是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比如,安徽省2005年党政机关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一题,要求概括招聘单位做假的行为,而有的应试者因为对材料审读不够,在答题时将求职者的做假行为、中介机构的做假行为和招聘单位的做假行为混为一谈,还有的甚至想当然地加上了自己杜撰的内容,影响了答题的正确性,也使得解决措施和方案的提出没有针对性,进而影响了论述的展开。
概括主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给定资料。有的材料比较复杂,问题纷呈,头绪众多,互相交错;有的材料问题则比较集中。前者,要善于总结归纳,分析出主要问题所在;后者,要善于深入挖掘,分析出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比如2002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材料是关于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内容比较明确,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从而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问题。这一问题比较集中,应试者就要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再站在政府的角度和立场,提出可行性的对策。而2006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材料则比较复杂,它以网上对话交流的形式出现,头绪纷繁,问题迭出,涉及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这就需要应试者善于归纳总结,抓住问题所在,再条分缕析出每个问题的重点,后融会贯通,提炼升华但不管哪一类材料,都要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分析,阐明给定资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等,否则,解决问题就难以把握适当的分寸尺度。
3.提出对策
这是申论写作的关键环节,它是针对前面概括出的问题而言的。前面概括出来几个方面的问题,本部分要相应的提出对策和方案,并且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这部分是对写作者思维开阔度、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写作者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对策和方案必须围绕给定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和条件,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去天马行空。
2005年以前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基本都会明确要求应试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但从2005年开始,难度有所加大,要求应试者从自己的角度对材料中已有的方案、对策做出判断和进一步的评述。相比较单纯地提出对策,这种题型更能考察出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因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如果判断错误,就会一分不得,影响整体得分。比如200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第一题,针对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给出了五项措施,要求指出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试题所给的五项措施第一项和第四项是错误的,但很具有迷惑性,因为“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和“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看起来似乎切实可行,如果不对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就很容易选错。而就算选对,还要对理由进行阐述,如若阐述的不够合理充分,也得不到高分再如2008年国家卷第三题的第二小题是要求应试者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那么首先就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对C主编的意见的反对,然后再申述自己的理由。
4.进行论证
进行论证是申论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才是真正的“申论”一申述论说。它要求写作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围绕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容怠慢,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必要的铺垫,这里的论证过程才需要淋漓尽致地表达、一气呵成地写就。这不仅因为它要求的字数多,所给的分值高,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写作的核心,才能全面衡量和考察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近几年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情况来看,最后一题论证要求的字数一般在800到1500字之间,分值在30到50分之间,可谓是重头戏,因此这部分的写作一定要认真慎重。写作前要对材料了然于胸,对问题深人思考,并且最好先列一个提纲,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再加上平时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就可以妙笔生花,写成一篇论题鲜明、论点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笔流畅的好文章了。
综观申论写作的全过程,就像在建造一座房子,审读资料是最基础的地基工程,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进一步搭建接下来是搭框架,也就是决定房子的样式,表现在写作中,就是要找到主要问题之所在;随后要进行水泥浇筑,封顶成,、
型,就是提出正确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才是装修和装饰,这时房子才美观大方、适宜居住,也就是说在写作的最后要完成一篇真正的论述文章,这样才可让人一了然,做出评判。这四个环节层次递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编辑:admin)

标签:申论写作 申论布局 申论构思技巧
 
相关阅读:
申论人民日报评论好句子申论写作背诵素材
申论申论写作故事素材背诵精选
申论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听民声,重落实,惠民生
申论2025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300篇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