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中国制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2015/12/17 8:22:00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中国制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内容提要:假如你是C市工业发展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针对当前的中国制造的负面评价,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C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中国制造
 
1.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载体。在一没技术二没资本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只能是也必须是廉价劳动力。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低价、低环境成本和高资源消耗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也要改一改“微笑曲线”了。 
德国质量,既是技术使然,也是品牌使然。在施正荣那条著名的“微笑曲线”里,技术和品牌占据着获利高位,而组装和制造则盘踞着获利低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制造揭竿而起,也是为了从获利低位迈向获利高位,为了成为“王侯将相”。 
 
2.让古板认真较劲的德国人想不明白的,其实是中国人对圣诞那种莫名的热情。你看,满大街都是和圣诞有关的符号,甚至许多城市的洒水车音乐都是没完没了的《铃儿响叮当》。可在根本不信神的中国人看来,圣诞不过是一个节而已,不过是一个开心的理由而已。我们那么多“劫”都经历了,我们还怕“过节”么?我们的最高生活哲学是开心,我们最流行的价值观是有钱,所以我们天天都在开心网上偷菜寻开心,所以我们从来只在节日里寻商机。我们过圣诞不过是图一乐,我们搞派对不过是挣俩钱,可你非说我们抄袭你们的圣诞节。德国师傅们,要知道,在中国,此节早已非彼节了。从本质上说,我们不是抄袭你们,我们是打劫你们。
  在我看来,“中国制造”代表的是中国拔足狂奔的一条长腿,是那种野蛮生长的喧闹经济;“中国抄袭”则代表着中国蹒跚而行的另一条短腿,,是那种低矮庸俗的生活哲学。我们其实一直在以一种相当古怪的姿势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狂奔,一肩高一肩低。
 
3. 而对外部来说,也无异于在纵容发达国家资本的贪婪,因为他们制造的通货膨胀,竟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是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相反是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就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它们滥发货币,它们炒高资源价格,但是,他们却同时享受着很便宜的中国制造的产品。
但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媒体却把这种不合理,当作是一种常态。因此,一旦它们发现中国制造变得不再如以前那么便宜之后,就开始有些惊讶,并“善意”地提醒中国,中国制造不便宜,对中国不是什么好事情。
 
4.一种看法认为是我国的贸易制度所致,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营需要承担比在国外市场更高的贸易成本,结果推高了“中国制造”的国内终端价格。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但其实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分税制等原因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省与省之间实际存在着贸易壁垒。直到今天,国内市场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种分割的市场直接导致了市场进入成本较高。
   同样的商品,制造商宁愿销售到国外挣外汇,也不乐意在国内挣人民币,宁愿去“崇洋媚”外,也不优惠国民,让国民享受到优惠,或者让“中国制造”惠及民生,惠及国人。
 
5.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国经济陷入困境,直到现在也未复苏;稍后爆发的欧债危机更是愈演愈烈,除了德国和北欧数国以外,大部分的欧元区国家都经济下滑,失业居高不下,政局动荡,到今仍迟迟无解;在日本通货紧缩多年无解,为对抗通缩,安倍上台后实施猛烈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日元狂贬,可能引发货币战争;去年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下滑,失去往日光彩。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干扰,尤其是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造成订单减少,购买力下滑致使价格更低。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包括外国在华投资企业,或关门倒闭,或减产停产,或裁员减薪,都是意料之中的。
 
6.,“中国制造”赖以依存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以通用电气、福特汽车为代表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将工厂回迁至美国本土,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对制造业回流美国及向周边国家转移的挑战,一方面要靠保持传统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另一方面要重塑新的竞争优势。
保持低成本制造优势,首先要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弥补工资的上涨,从而将制造业的综合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第二,要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延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进程;第三,坚决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住房是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基础。房价的快速上涨不但推高工资水平、土地价格和商务成本,而且会使制造业的资本转向房地产等领域,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与中国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去制造业”现象。
 
7.对于更广大的内陆地区而言,未来最严峻的任务,可能并非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突围。作为一个强大但是却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国内民众庞大的内需,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来满足,制造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基。
   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困境,并非制造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结构出了问题,一端是奢侈品消费流行;另一端,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构成的低端消费市场,而在此中间,大众消费,或者说是“中端消费”严重匮乏。
 
8.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年均增幅。“中国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使其每产生10%的增长,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远超过美国。
制造业中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上升。以加工贸易为例,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通过各种贸易方式进口必要的设备,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
 
9.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大规模产业升级,即“中国制造”的崛起,也同样深深受益于时代浪潮的推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劳工和环境标准纷纷提高,导致其国内低端制造业生存条件恶化。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自由贸易思潮高涨,1984年开启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创新”开始形成风气,极大增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活力。发达国家制造业主动寻求出路、全球贸易自由化以及国际金融资本推动,这三种力量一起,结合到中国的实际优势,才使得中国在短短20年时间中就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大国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不客气地说,中国其实扮演着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也就是说,主要并不是因为中国想要发展制造业,而是因为别人主动地把制造业“转移”给了中国。
   到目前为止,至少我并没有观察到任何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足以支持“中国制造”全面地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之类进行升级、转型。环顾当今世界诸大经济体,如果中国试图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出去,我实在不知道哪个国家能够接得下来?如果无人承接,又怎么能够转移呢?而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使得大规模转型、升级的可能性更为渺茫。今后几年,全球化进程可能不进反退,国际金融资本将捉襟见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部门自己也可能进入一个增长放慢、利润率下滑的时期。眼下,除少数优秀的企业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力保“中国制造”本身,而不是侈谈什么转型、升级。
 
10.中国市场是一个条块分割的市场,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超市,不仅需要缴纳入门费,而且要交纳各种担保金。现在,我国大型城市的超市,绝大多数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企业,他们通过设置贸易门槛,限制一些企业产品在本地销售。企业要想进入他们的销售渠道,必须缴纳销售收入15%到20%的费用,这对于那些刚刚起步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承受的负担。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企业,也人为地设置一些贸易门槛,禁止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销售。不少企业为了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不得不在销售方式和交易费用上做文章,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支付折扣、佣金,确保企业能够在国内形成销售网点。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零售市场的监管,禁止一些大型零售企业收取入门费。于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型零售企业,采取出租柜台或者生产企业自带营销员的方式,向生产企业转嫁销售负担。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下,部分生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寻求外贸出口渠道。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但是,却可以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所以,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反而比在国内便宜。
 
11.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崛起,出现了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建立国际形象已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这次破冰尝试后,国家形象广告或许会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事实上,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遭遇战中率先实现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亮点。但受外需大幅萎缩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目前依然为负。在以邻为壑思想作祟下,“中国制造”也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围追堵截。
 
 
12.据统计,全球手机80%产自中国,中国大大小小的手机企业有超过600家。这两年,国产手机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10亿部大关,华为紧随三星、苹果之后,成为出货量第三的手机厂商、联想、中兴、酷派、TCL也进入了全球出货前十位。
在国际场合,国家首脑及夫人使用国产品牌,既能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也能体现国家的自信。“第一夫人”使用Z5手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国产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如今,中国的手机厂商也正在尝试更多突破,特别是在加强自主创新、挺进高端市场、改变产品经营模式、以及深耕海外市场等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相信有了国家有力的支持,包括国产手机在内的中国制造在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上将会走得更扎实、更稳健。
 
 
 
 
1.在国际场合,国家首脑及夫人使用国产品牌,既能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也能体现国家的自信。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自信来源于中国制造?字数在4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假如你是C市工业发展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针对当前的中国制造的负面评价,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C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作风建设
 
1.从同志到诸如“老板”、“老大”等称呼上的变化,看起来只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同事之间人际相处的小事。但细细思量,堤溃于蚁穴,气泄于针孔,其本质却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的腐化变质,权力观的扭曲变异。作风建设正当抓细抓实、防微杜渐,切实推动党员干部向灵魂深处的作风沉珂开刀,达成“三个防止”的目标。
一是防止以“唯己”替代“为民”。向“老板”、“老大”等称呼开刀,聚焦的是这些称呼背后宗旨意识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对领导称“老大”、“老板”,以手中权力为上,以领导意见为先,群众满意次之,群众需求靠后,实质是为民意识、宗旨服务意识上的弱化。广东省纪委发文要求将变味的称呼回归原味,不仅是通过行为习惯上的潜移默化,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更是对部分权力观失衡的党员干部,给予告诫与警示。党员干部当以人民满意为先,坚持人民群众至上,始终认清自己的权利是人民赋予,当秉公用权、为民谋利,否则,身为党员干部,却成为以权谋私,一心求升官发财的官僚政客,人民群众要之何用。因此,改变称呼习惯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党员干部在权力观、政绩观上面加强自我约束,通过着眼于细节的自省自查自改,积微成著建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
 
2.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对作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门的教育活动,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党在每一阶段既定任务的胜利完成。在新时期,我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依然沉重,培养和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每一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深化对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培养和保持优良作风。
作风体现了干部的党性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真正优良的作风,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内在思想、观念和品格、情操的自然流露和自觉的行动。广大干部养成良好的作风,首要的是提高觉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忌流于形式。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同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用党的伟大事业凝聚干部,用党的崇高理想感染干部。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一支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执著于党的事业的忠诚干部队伍,切实把优良作风体现在广大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践行和运用上,从而把作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3.作风建设既是真本领,又是硬功夫。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就像弹簧一样,一压就紧,一放就松,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是靠几次整改就能落实的,而是需要重锤常敲,常抓不懈。
  作风建设既要服从于长远,又要服务于现实。作风问题的背后是人的思想问题,抓作风也是心理的较量。必须把长期工作和现实任务统筹起来抓好、抓实。在考量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期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好为人民服务,使抓作风成为常态化。要从源头上打消那种消极等待、拖延观望的侥幸心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改进作风,就能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就能改出成效,取得长效。
 
4.古人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除陈旧陋习、有害观念、不良作风,就难以树立全新气象、崭新面貌、优良政风。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破除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对党风政风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进而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树立俯身服务群众的观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处理好“立”和“破”的关系,对搞好作风建设,打好执政基础,十分关键。
搞好作风建设,需要“破”字开路,“破”是“立”的前提。破,就是要破除思想观念中隐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破除违反党纪国法、八项规定的不良作风和言行举止。可以说,“四风”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破”的力度。“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破除虚假,敢于向问题动刀,才能巩固已有成果,严防懈怠,严防反弹。当前,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刻地认识“破”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学习、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等一系列环节,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逐一整改,真正地把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清除到位。
 
5.抓作风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只有大兴好作风,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才能有序推进。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面对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课题,全市上下要大力倡导“三劲三气”:有闯劲,弘扬开拓创新的锐气;有韧劲,弘扬一抓到底的朝气;有盯劲,弘扬顶真碰硬的勇气。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要不断丰富发展“一评五制”为特色的作风建设。把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谋划,有序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生动局面。
 
6.彻底转变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最终仍然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公务接待新规的出台,就是作风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一着好棋。
不动真格,不采取严厉手段,就很难让违规者消除侥幸心理,这就需要加强外部监督。拉清单亮账本,自律、他律双管齐下,让作风建设从公务接待开始,变得更加规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中央精神和规定对接具体现实,原原本本地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拿出更大决心冲破思想障碍、突破利益藩篱,一鼓作气、善作善成。
 
7.为了向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一是机关工作人员要把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作为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最根本的问题来抓。通过教育引导,强化效率意识,克服办事拖拉、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的不良习气,使机关形成“人人抓效率、事事讲效率、处处显效率”的时效氛围;二是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要有强烈的时效观念,客观上要具备高效率、快节奏工作技能,这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基础;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评价制度,这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与部门职能相适应的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机关行政效能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要依托现代化、信息化的工作平台,这是提高机关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机关工作中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创新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要利用网络这个互动平台,广泛收集基层意见和疑难、热点问题,及时为师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8.作风建设首先是一种作风教育,不是短期教育,良好作风就是良好的教育,如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其次,作风建设是一种制度建设,包括制度的完善和执行落实,制度的完善是一方面,制度制定出后的执行落实是另一方面。就目前讲,我们缺的不是制度,而是缺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多得很,但是都照着遵守落实的却不多。就人的本性来说,有性本善与性本恶之说,这实际跟环境有很大关联。
  人性的善恶基本是中性的,一生下来是不知道善与恶的,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人的作风与整个社会的作风息息相关。目前全社会的风气不是很好,包括党风、政风、学风等,以致生活在这种风气里的人难免不受感染。因此作风建设具体到每个人,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体现良好作风,让良好作风助推工作更好完成。
 
9.有人曾对官场弊病开出一剂药方——“体制改革四钱、约权监督三钱、选拔任用二钱、考核评价一钱”,药引子为“群众观念”,认为长期煎服,对官场顽疾有药到病除之疗效。且不论这一药方是否科学合理,却也道出一个真谛:无论是治腐败重症还是治作风未病,改革举措和群众路线,缺一不可。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特别强调的,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党内相关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求在现实中查摆问题、在思想上自我净化,进而挖出“病灶”,通过权力的规范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制度的创新完善,堵住作风建设的漏洞。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改进作风为目标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可谓“一场深刻的变革”。
 
10.增强制度执行力,必须解决“制度不管用、制度不好用”的问题。好的制度加上好的执行,才会带来好的效果。各地各部门要定期清理作风建设制度规定,做好废、改、立工作,切实解决制度建设不适应、不衔接、不一致及制度繁杂等问题。要健全作风建设制度规定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有关制度规定。要把作风建设制度规定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督查工作内容,组织专项检查,确保制度规定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增强制度执行力,必须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党组)要敢于尽责、勇于担当,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统筹部署和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各相关部门也要根据自身职能,立足工作实际,明确作风建设的着力重点、改进作风的主要抓手,在协作协同过程中形成有效执行的合力。
 
 
 
 
 
1.所给材料9中,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求在现实中查摆问题、在思想上自我净化,进而挖出“病灶”,通过权力的规范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制度的创新完善。如何理解权力的“病灶”?层次明晰,结构完整,字数在400字以内。
 
 
2.假如你是S市作风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作风建设正当其时,不少机关开展作风建设以来机关风貌有了很大的转变。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现实,写一则关于S市实施作风建设转变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作风建设的三板斧”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编辑:admin)

标签:2016江苏申论题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