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精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随后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衔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论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找到了答案。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有过党的组织,甚至发生过工农运动高潮的地方,有着良好的群众组织基础,是革命根据地生根发展的土壤。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必将促进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人民军队是红色政权的支柱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如果没有相当力量的正规革命军队,单靠地方性赤卫队的力量,只能对付小股地方武装的敌人,而不能对付强大的正规的反革命军队,因而不能形成红色政权武装割据的局面。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