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高手行测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
2022/9/6 9:09:32     事业编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行测阅读理解技巧。

高手行测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
1.为什么有些领导者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最适合作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团队意识亟待增强
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答案】D。
【解析】文章从领导为什么不愿意当“教练”说起,来说明当“教练”应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另外,文章并没有提到效率低下、团队意识和员工培训等问题。因此,只有D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意思,才适合作该段文字的标题。
2.在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里,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六个小时左右。如果一个人工作不太用心,则很可能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四小时;但如果另一个人特别努力,绝大部分心思都投入在工作上,即便下班时间,脑子里还不断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产生新的创意,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同样一天下来,可能可以积累相当于十二个小时的工作经验,长期如此,则两个人同样工作十年之后,前者可能只积累相当于六七年的工作经验,但后者却已经拥有相当于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习惯
B.方法
C.态度
D.经验
【答案】C。
【解析】文章主要强调了工作时是否用心,是否把大部分心思投入工作的情况。因此,表述的是工作的态度问题。文章并没有对工作的习惯方法展开论述,因此A和B是错误的。另外,文章中提到的经验是因为工作的态度不一样导致同样的时间内积累的经验不同,经验是态度的结果,所以D不是本文的强调点。
3.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40年中下降了大约8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继续收缩。在21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解析】材料先表明了大气层中的散通层顶下降的现象,然后说明温室效应会使这一到能会对卫星产生不可预多后果中的一个,它明显不是材料要重论的象。所以B是对的。
4.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用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分配中的收入距。所当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B.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A.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D.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C.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社会财富再分配存在的理解。文章先是解释了社会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然后表明消除社会收入差距就必须需要国家主导的再分配。最后论述了如果不采取再分配过程导致的不良结果。因此,A和C都不是文章的主旨。D只是提到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没有提到应采取的再分配过程。
5.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但只占上网人数的1.8%;与大量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总数的19.3%)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和3.4%);与月收入500元以下和500~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1%和29%)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 的5.8%。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
A.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关系
B.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C.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D.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答案】A。
【解析】文章没有提到网络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排除B。也没有提到收入较高的人上网比例很高,因此,排除D。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总数虽然小,但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故C也不合适。文章通过对几项不同身份职业人的上网对比,来证明上网与职业并无直接的关系。所以选A。
6.电子产品容易受到突然断电的损害,断电可能是短暂的,才十分之一秒,但对于电子产品却可能是破坏性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不间断电源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电子设备。
不间断电源把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再对蓄电池充电。这样,在停电时,蓄电池即可以弥补断电的间歇。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断电对电子产品的损害
C.防止断电损害电子产品的办法
D.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B.如何用蓄电池防止断电损害
【答案】D。
【解析】选项A
叙述不全面;蓄电池防止断电的损害是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防止断电拟害电子产品的方法也是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只有D同时选了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因此概括都不全面。
7.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自然环取于、境于续环境的优劣。这个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请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竞争力的软环境
B.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的高低
C.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答案】D。
【解析】文章先是表明城市的竞争力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然后说明软环境是由市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的。综合起来,说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A和C都没有提到市民的整体素质,B只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所以选D。
8.许多国家的首脑在就职前并不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外交经验无助于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B.外交经验来自于经年累月的外交实践
C.成功的外交决策因人而效果有所不同
D.外交决策者的素质比外交经验更重要
【答案】D。
【解析】文章只是说明对缺少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多少的价值。并不是说外交经验没有价值。因此,A没有抓住前提条件,是错误的。外交经验和外交决策显然不是本文的主题,所以,B和C不能表达本文的主要意思。文章重点表达了外交决策者的素质,并与外交经验作为比较。所以D是合适的选项。
9.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D。
【解析】从“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即使.····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等语句都表明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每个公民都应当保护环境。A认为环保的主体是政府,B认为环保的主体是环保法规,都与文章认为环保的主体是公民不符,应排除。C只是谈到环保法规与公民个人意愿的关系,跟本文更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只有D才是正确表达本段的观点。
10.科学家发现大脑的灰质内部海马体能充当记忆储存箱的功能,但是这个储存区域的分辨能力并不强,对相同的大脑区域的刺激,可以让它产生真实的和虚假的记忆。为了把真实记忆从虚假记忆中分离出来,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背景回忆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果某些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的关系
B.分辨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的方法
C.大脑灰质内部海马体的作用
D.虚假记忆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B。
【解析】材料先指出灰质内部海马体的记忆存储作用,然后又指出其不足之处一这个区域的分辨能力不强,最后说明研究人员提出了分辨两种记忆的方法。很显然,最后的内容是作者所要说明的重点。

(编辑:admin)

标签:行测阅读 阅读理解 行测阅读
 
相关阅读:
行测文章阅读解题技巧的三性原则
行测行测的片段阅读题3000题库答案
行测短文阅读解题技巧与真题解析
其他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代际公平
公文申论要素的运用原则有哪些
申论申论阅读理解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