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时政一点通汇总: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不协调的新思路
2022/2/25 8:51:48     事业编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时政一点通。

时政一点通汇总: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不协调的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建设现代化的新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说明在新时代乡村全面发展,对于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有了新思路。这条新思路是基于国家发展的新需要、乡村新定位而做出的顶层设计:它跳出了围绕城市发展农业农村的思路,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高度设计乡村的发展;从城乡一体化的视野来规划乡村的发展;从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角度来安排乡村的优先发展。因为乡村振兴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关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解决。
认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的矛盾,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既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体现,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只有乡村优先发展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才能实现“强起来”的“中国梦”。
首先,乡村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是农业(包括农林牧渔)是确保粮食、食品安全的基础。“粮安天下”,粮食是维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产品,一定要确保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的供给,才能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人的粮,进而将粮食主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人地矛盾紧张、城镇化加速、国际粮食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增长,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长久安全尤为重要。“食安天下”,随着我国进入小康时代,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是食品生产的“第一车间”,是食品安全的源头,食品安全是以农业生产安全为基础的,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于确保食品安全也是至关重要。二是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天下”,我国当前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53%,常住人口约占44%,农村承载着庞大的人口,既使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人口达到15亿人,仍会有5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再加上搬到农村生活的城市人口,乡村对于整个国家稳定举足轻重。
其次,乡村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农村也是社会发展的短项。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长,城乡差距由2003年的3.31:1,缩小到2016年的2.71:1。农村也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城乡产业的融合,加快了“农业+电商+物流+金融+销售”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常态下增长最快的非周期性产业。2016年,农产品初加工主营收入20万亿元,占GDP(80万亿元)的1/4,强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转型调整。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工业食品的消费约占饮食消费的90%,我国尚不足40%,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以绿色生态、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健体小镇、体验乡村等层出不穷红红火火。在三大黄金周期间,全国有70%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去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
农村是劳动力的就业池。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去过剩产能、一般制造业外迁,以及人工智能的推广,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减少了城市就业岗位及非农产业就业需求,相对应的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城里年轻人下乡创业。目前,有迹象表明,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将挤出大量的劳动力。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将有40%的职业消失。就业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尤其是使大量80年前出生的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控报告显示,我国80年前出生的农民工大约0.6亿人。如果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老一代农民工将最先被挤出,新生代农民工也有失去就业岗位的危险。因此,发展农村产业,分流城市就业压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农村是中华文明的教育基地。中华文明是生态文明,几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农耕活动中,创造了众多“天人合一”的农业生产系统,比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模式,云南元阳高山梯田等传承生态文明的鲜活案例。农村不仅是农民的聚集地,还是炎黄子孙的老家。每个中华儿女“上溯三代”都是农民,每个炎黄子孙都会“回归故里”、祭拜祖先、瞻仰祖宅、“认祖归宗”。农村是中华民族扎根沃土的“根”据地。中华文明是和谐文明,田园风光、乡风淳朴、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
简言之,在新时期,农村不仅是食品基地、劳动力就业池、城市经济的依附者,而且拥有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文化、保障等多种新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极。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编时政
 
相关阅读:
时政20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人文历史
历年真题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应用真题
时政20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常识题库:环境保护|公共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