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3月2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7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6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22国考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汇总
2021/7/29 9:08:47     公务员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公务员常识。

2022国考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汇总
一、元代文学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元代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却有划时代的意义: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元初,由于没有恢复科举制度,大批中下层文人的仕途被堵塞了,于是他们走向民间,与下层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并与民间艺人携手合作,迎来了我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大发展的时期。
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杂剧与散曲。杂剧是一种新的戏曲形式,散曲则是一种和乐歌唱的新型通俗诗体,因两者均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
(一)元代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北曲的基础上,把唱念、歌舞和做工结合起来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以丰富面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崭新的艺术形式标志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杂刷体制:元杂剧刷本包括曲词、宾白、科范。曲词的作用主要在抒情;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科范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剧本一般由四折组成,“折”是音乐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了较多的场次,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元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贴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是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外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元杂剧的发展,以元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今北京)。这个时期,人才辈出,名作如林,是元杂刷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高文秀、康进之、纪君祥等一批杰出的杂剧作家。许多优秀的杂剧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性,且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元前期的剧坛领袖,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含冤负屈的悲惨遭遇以及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故事感天动地。关汉卿的其他优秀剧作还有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等。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元杂剧的名作,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理想。其他优秀剧作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白朴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杂剧创作渐呈衰微趋势,但仍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及作品,如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之一的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代后期,杂剧渐趋衰微,而始于南宋的南戏又复盛行。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北宋末南宋初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民间戏曲。它的规模结构比北杂剧宏大复杂,而且形式比较自由,曲调柔婉悠扬,尤为南方民众所喜爱。元灭南宋之后,南戏曾一度衰落,但元代后期,南戏又重新兴盛起来。现存南戏剧本成就最高的是元末高明的《琵琶记》,较著名的还有被称为元末“四大传奇”的《荆钗记》(作者不详)、《白免记》(作者不详)、《拜月亭》(关汉卿)和《杀狗记》(徐畛)。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
元代的戏剧活动,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戏剧圈。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流行杂剧;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既流行南戏,也演出从北方传来的杂剧,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
(二)元代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它主要来源于民间小曲和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一部分则从词调演化而来。小令和套数是散曲最主要的两种体制。小令又称“叶儿”,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形式自由活泼,语言通俗明快,风格爽朗,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散曲作家成分复杂,因而内容良莠不齐,风格各异。不少作品愤世嫉俗,揭露社会黑暗,抨击丑恶现实,但许多作品也宣扬乐天安命、避世归隐、及时行乐等消极的思想情绪。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曲状元);后期散曲偏重词藻音律,成就不如前期,较好的作品有睢景臣的[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元代诗词、散文,成就均不太高,故不细述。
二、明代文学
明代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朝代,一方面,统治阶级提倡程朱理学,采取八股取士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禁铜政策,使明代文学的发展失去了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的逐渐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扩大,为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因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小说和戏曲,便成了明代文学的主流。
(一)明代小说
明代小说创作无论是长篇或短篇都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历史题材的章回演义小说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和英雄传奇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共同拉开了我国小说世界的帷幕。明中叶以后,小说创作步人了新的天地,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世情小说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相继问世。这四部小说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奇书”,标志着明朝长篇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它们以后,又出现了一系列长篇巨制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和世情小说,对以后的小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代中叶的短篇小说,也十分兴旺发达。明代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拟话本。这是一种模仿民间话本而创作的案头文学。以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代表。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艺术成就上,都比前人有很大进步。作品多涉及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世俗的人情百态。晚明社会,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中的主角。特别是商人,作为当时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和市民的主要代表,在“三言”“二拍”中作为正面的主人公面频频亮相,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另外,歌颂婚恋自由,张扬男女平等的作品在“三言”“二拍”中占有很大比重。最精彩的篇章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卖油郎独占花魁》(冯梦龙)等。明代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文言短篇小说。
(二)明代戏剧
明代戏剧是沿着杂剧、传奇两条线发展的。杂剧是元杂剧的余波,已趋衰落,代表作有徐渭的《四声猿》。明代戏剧的主要成就是传奇。(传奇一词有多种含义:唐宋时指文言短篇小说,以其情节多奇特神异之故而得名;唐传奇内容多为后代戏剧和说唱文学所取用,故后来的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有的被称作“传奇”,明清时期传奇又指的是一种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明中叶以后,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十分盛行。剧坛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首先是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作《牡丹亭》,此外,还涌现了大批有成就的戏曲作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主要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强调内容,注重文采的“临川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讲究音律的“吴江派”,这两个流派影响很大。其次,是剧作的题材广泛,有的取自本朝的现实题材,如《鸣凤记》(其作者,有人认为是无名氏,也有人认为是王世贞);有的采自历史或民间故事,如《浣纱记》(梁辰鱼);还有用寓言题材写成的,如《中山狼》(康海)。再次,戏曲形式的演进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唱腔不断革新与多样化,各种戏曲形式同时涌现。最后,戏曲理论的发展和戏曲作品的大量刊行。(三)明代诗文
明代的诗歌、散文与小说、戏剧相比,成就较差。明初的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等,都亲历过元末的大动乱,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永乐时期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为文歌功颂德,形成一股不良文风,统治文坛数十年。只有民族英雄于谦的诗文突出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明中叶,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力求以文学的复古来反对“台阁体”文风,但他们侧重形式,成就不高。弘治中期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和实践,取代了“台阁体”在文坛的统治地位。但他们一味模拟抄袭,盲目复古仿古,仍然是形式主义。王慎中、归有光等,提倡唐宋古文,肯定唐宋八大家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唐宋派”。对前后七子都持批判态度,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前人的束缚。“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反对贵古贱今,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其作品只注重形式革新,较少反映现实。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对前后七子及“公安派”都想纠正,但脱离现实生活,只注重雕琢词句,忽视内容的倾向更突出。明末复社张溥的诗文,表现了真实感情,为抗清而慷慨捐躯的陈子龙、夏完淳的作品,表现了民族气节,充满爱国热情。明代虽诗文流派峰起,各树旗帜,但大都成就不高。
三、清代文学
清代是中国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到清代已经经过数度变迁,数度形态各异的辉煌,有着丰厚面多彩的历史积累。清代文学较之以往各代异常繁荣,呈现出一种蔚为大观的集大成景象。一方面是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入清之后依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来已经呈现弱势的诗、古文,乃至已经衰落下来屈居于陪衬地位的词、骈文,入清后又重新振兴起来。举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甚至包括它们盛行的那个时代。
(1)清代文学以小说创作的成就最突出。就短篇小说而言,虽然白话小说创作成就比明代逊色,但文言短篇小说仍取得了巨大成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志怪传奇之大成,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此外,清代还产生了数量很多的文言笔记小说,其中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最有代表性。清代长篇小说成就显著,其中以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影响最大。《儒林外史》以揭露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是我国最成熟的长篇讽刺小说。《红楼梦》不仅是清代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而且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长篇小说问世,较有名的是署名“西周生”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和李汝珍的才学小说《镜花缘》。
(2)清代戏曲在元明戏曲的基础有了新的发展。清初戏曲家李玉的《清忠谱》揭露明末的黑暗统治,这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历史剧,第一次把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场面搬上舞台。其后是康熙年间出现的两部传奇杰作,它们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作品,借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在思想和艺术上代表了清代戏曲的最高成就。
(3)清代诗词、散文,名家迭出,流派众多,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富有民族气节,诗文充了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情感。力主“神韵说”的王士祯是当时的诗坛领袖。词人成就较大的还有朱彝尊、陈维崧和纳兰性德等。清中叶出现了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槐和姚鼐等,他们讲究古文义法,以雅洁为宗。清代骈文成就是六朝以后最高的,其代表人物有陈维崧、袁枚、洪亮吉、汪中等,以汪中的成就最高。

(编辑:admin)

标签:行测常识 常识判断 常识积累
 
相关阅读:
行测2025公考行政能力测试生活常识总结之:触电用电
行测2025公考常识电子版大全:行政组织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素质总结:市场体系
行测2024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判断题
行测2024李梦娇公考百度网盘精华资料题库科技知识
行测2024公务员考试行测地理常识积累:城市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