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7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6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21公文写作培训精华汇总
2020/12/18 13:45:02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公文写作。

2021公文写作培训精华汇总
公务写作的结构
我们的古人在谈论写作时,特别重视“谋篇布局”。八股文的起、承、转、合,格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是一些既成的布局模式。现代人把“谋篇布局”称之为“结构”。公文是模式性较强的文体,有其结构的基本形态。但公文的结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臻于完善的,它有自身的规律和技巧。
对于结构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清代戏剧家李渔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这段话先后以胎儿在母腹中的发育成长和工匠建房来类比文章结构安排的重要性。胎儿在母腹中,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不是逐段滋生的;工匠建房,必须先筹划好整体结构,才能开始挥斤运斧。公务员写作,也是如此,先设计出蓝图,才能开始表达。
一、结构的含义和要求
(一)结构的含义
在写作中,有了观点、材料之后,是不是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呢?不是。如果把观点和材料任意堆放在一起,它们并不能产生固定的意义,材料也不会自动去证明观点。它们还必须按照一个内在的脉络,并然有序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只有如此才能成其为一篇文章。对于有生命的整体,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一个好的阵形应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应如此。一段话如果丢去仍于全文无害那段话就是疣;一段话如果搬动位置仍于全文无害,那篇文章的布局就欠斟酌。布局愈松懈文章的活力就愈薄弱。
没有好的结构,文章就没有活力。可见,结构对于公务文书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现在,我们给结构下一个这样的定义: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衔接,是文章内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结构是事物自身发展运动规律的产物,还是作者主观思路的产物?说是事物自身发展运动规律的产物,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文章结构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它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但是,文章结构既然是作者在构思、在安排,就不可能不体现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应该说,文章结构是事物客观规律和作者主观思路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客观规律制约着文章的基本结构形态;另一方面,作者思维运行的路线,也在结构安排中发挥着一定的创造性作用。当然,公文在结构上的创造性与文学作品相比是比较弱的。
(二)结构的要求
1.完整性
首先,公文要做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齐备,不可无敌残缺。这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有头有尾有中段”。
其次,各个部分要相对饱满,不能干瘪、空洞,给人局部残损的感觉。
其三,脉络畅,贯穿首尾,如有文气不能串联的地方,形成脱节断气,也会影响文章的圆满。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说的“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
2.连贯性
公文的各个部分之间,在内容上要相互连贯井然有序,在语言形式上要有紧密的衔接和合理的过渡。一篇公文,不会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必然是由若层次构成的。开头、主体、结尾,就是公文的三大层次。其中主体部分,通常也不会只有一个层次,而是由既互有区别、又互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组成。这些层次之间,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文气上,都要有内在的联系。在外部的语言形式上,不管采用序号衔接还是采用自然过渡,也都必须自然流畅
3.严密性
严密性是指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既不能出现前后内容互不相干,也不能出现前后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
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或呈现因果关系或呈现主次关系,或呈现并列关系,或呈现表里关系,各部分互相弥补、互相协助,而不能互相矛后、互和拆台。
二、公务文书结构的主要环节
公务员写作在安排结构时,要把握好这样四对八个环节: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主次和详略、开头和结尾。
(一)层次和段落
1.层次
层次是结构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主要通过层次安排得以实现。层次又称“部分”、“大段”、“逻辑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有时也可以等于段)的结构单位。在公文中,它可以像篇和段一样,有明确的外部标志,如章程、条例等法规类公文,由“总则、第一章、第二章附则”来构成,清晰地显现出层次来。它也可以没有明确的外部标志但人们在阅读时,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因为不同层次承担着文章内容展开的不同步骤。公文的层次安排,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
开头通常是总述或总论,它自成一个层次主体部分的各层或分述或分论,不是呈现并列形态,就是呈现递进形态。
对事物几个不同侧面的考察,对事件发生的几种不同原因的分析,对法规中不同条文的陈述等等,都将形成相互并列的不同层次。
如果是从事物的表象逐步深入去探索其本质,每一个深化的阶段就形成一个层次,各层次之间就是递进形态。从原因出发推导结果,或者反过来从结果出发寻找原因,也会有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是递进形态。另外,文章在偏重于记述事件或过程时,按照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表述,事件的阶段性也必然会形成层次,各层之也属于递进形态。
2.段落
段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段,它是小于层次(有时也会有一个段落自成一个层次的情况)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明晰、醒目
相对于层次的安扣、段落的划分比较容易一些。只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保持段意的单一性。一篇文章只能办理一件事务,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一个层次也是如此对于一个段落而言,当然要遵循相同的原则。除过渡段承上启下,内容可以不单一外,意义段都不应违背这一原则
其次,注意段意的完整性。只有单一性还不够,如果一段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煞了尾,读者不知所云,也是结构的严重失误。
其三,段落安排要长短适度段落多长才合适?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还不分段,读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的步骤了。相反,段落都只有一两行文字、那又将思路切割得七零八碎的,读者也难以接受。一般说来,长到三四百字、短到三四十字,都是比较合适的长度,特殊情况可以例外。
(二)过渡和照应
1.过渡
过渡就是在段落之间、层次之间进行衔接的形式或手段。
公文在总论(或总述)与分论(或分述)之间,一般需要过渡;分论(或分述)之间,有时也需要过渡。
过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过渡段,二是过渡句,三是关联词语
如果前后文内容差异较大,要安排一个段落承上启下,这个段落就叫过渡段。过渡段不是独立的意义段,主要功能不是表达意义,而是完成内容的转换
过渡句或出现在上层上段末尾用以“启下,或出现在下层下段开头用以“承上”。
用关联词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是“因此”、“但是”、“然而”、“总之”、“综上所述”等等,一般出现在下层或下段起首。
2.照应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应。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前后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缺乏内容的前后关照和脉络的前后
呼应,文章就会散乱、松懈。合理地运用照应的手段,不但能使文脉贯通,结构严,还能使文章中某些关键的内容得到强化。
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有首尾照应、序列照应、注释性照应等,
首尾照应就是结尾照应开头。如开头说“为…制定本规定”,结尾要求“本规定从×月日起施行”。
序列照应是通过文章的序列标志形成的前后呼应。如“首先……其次…最后……”,就是文章序列的外部标志,人们读到“其次时,不可能不回想一下“首先”的内容;读到“最后”
时,对前面的若干层次都会有所回顾。还有“第一…第二…第三…”,以及“一、二、三”等序码标志,都会起到这样的照应作用序列照应不得出现错漏的现象。
注释性照应是对前文出现过的概念进行解释而形成的前后照应。在公文中,前面出现的一些
概念无暇解释,可以在后面文章末尾处安排注释,一方面对前文的某些概念进行解释,一方面引
导读者回顾前面的内容。
三)主次和详略
1.主次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分量重,有的分量轻;有的为主,有的为辅。分清主次也是结构安排的一个主要环节。
朱光潜先生对此也有论述:
“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强烈的效果。……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在一篇文章中如何显出主次轻重?朱先生认为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第二是在篇分量上显出。层次问题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对层次之间的主次关系的把握。篇幅分量则涉及详略问题,是下面要讲的内容了。
2.详略
详是详写,略是略写。公务员写作,表述观点时可详可略,叙述和引用材料时也可详可略。而且,详与略在文字上的差异是巨大的,一个事实,可以用十几个字就表达完毕,也可以用几百个字详加介绍。
总的来看,公文是讲究精练实用的文体,表达观点直接明了,叙述事实简练清晰,一般不写细节,更不用精雕细刻的手法,与文学写作相比,公文的略写多于详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写作不分详略,就自身而言,各部分的详略安排还是十分讲究的。
那么,公务员写作如何掌握详略呢?具体写法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确定,我们在这里只能提供两条原则。
首先,以主次的地位确定详略。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观点和重要条文要详写,一般观点和次要条文要略写。
其次,以典型程度确定详略。这是指材料而言。典型材料的说服力强,要表述得充分一些;非典型性的辅助性材料,则可以表述得简略一些。
(四)开头和结尾
1.开头
公文开头的写作有以下要求:
首先是要开门见山。公文开头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制造出特定的氛围后才切入正事或正题。公文必须开门见山,一落笔就直接指向要处理的事件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要文笔简练。公文开头,多数只有一个自然段,而且不能太长。最好做到不可增减一字的地步。如果增加一字、那个字必然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减少一字,则意思无法表达清楚。公文的开头基本都采用模式化的写法,有一些常用的体式。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具体谈谈这些公文开头的常用写法。

(编辑:admin)

标签:公文写作 公文基础 公文精华
 
相关阅读:
公文表彰请示范文
公文代理词写作范文
公文决定写作格式和技巧
公文写请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公文议案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公文2024通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