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21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客观题
2020/10/30 9:18:43     事业编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事业编综合知识。

2021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可分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是
A.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世界是否统一于物质
C.世界是否可知
D.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3.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4.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客观性
B.是否具有强制性
C.是否具有稳定性
D.是否能够离开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存在
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D.人的实践活动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7.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
9.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的属性
D.事物的量
10.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11.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
A.抛弃
B.既克服又保留
C.纯粹的否定
D.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1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是
A.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6.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
C.感性认识
D.思维抽象
17.“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和演绎
B.分析和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18.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19.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
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
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
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
20.马克思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说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即“半截子”唯物主义,这种不彻底性或半截子性,作为缺陷具体是指
A.它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它在社会历史上是唯心主义的
C.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
D.这种哲学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2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2.“理在事先”这一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3.英国哲学家休谟曾经说过:“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24.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种观点属于
A.否认精神性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静止的诡辩论观点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7.“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28.“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说法属于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29.相对论原理证明: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是可以计算的,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分布本身。这说明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30.战国时期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A.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31.当前中国一些区域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引起人们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同自然的和解”。“同自然的和解”的关键是
A.树立自然中心主义
B.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C.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D.放弃人类的主体性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综合基础 事业编试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相关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常识题库:环境保护|公共基础知识
综合素质2024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汇总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县级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地理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河北乡镇事业单位考试农村基础知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精华:洋务运动
专业知识2025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地理知识题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