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江苏事业单位国情知识
2020/5/15 8:28:56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江苏国情省情。

江苏事业单位国情知识
根据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事业编考试资料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一、自然地理
1.地理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2.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季风气候显: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
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古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早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
在夏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居、霜冻等灾害。
3河流湖泊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但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量的5%。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湖泊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来说,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外流区域的湖泊都与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进也能排出,含盐分少,称为淡水湖,也称排水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湖等。内流区域的湖泊大多为内流河的归宿,湖水只能流进,不能流出,又因蒸发旺盛、盐分较多,形成咸水湖,也称非排水湖,如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较高的纳木错湖等中国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迹湖(如湖北境内长江沿岸的湖泊)、海迹湖(即開湖,如西湖)溶蚀湖(如云贵高原区石灰岩溶蚀所形成的湖泊)、冰蚀湖(如青藏高原区的一些湖泊)构造湖(如青海湖、阳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长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镜泊湖)等。
真题链接
【原题】(2015·武汉)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的淡水在江西
B.最大的威永在西藏
C.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D.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专家详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于江西境内,A项正确。我国最大的成水湖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B项错误。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是西藏的纳木错,C项错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是艾丁湖,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南部的吐鲁番市,D项错误。故选A。
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的特点。
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这里所说的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2.水资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比如,中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动物资源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一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一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4.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一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三、区域地理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1.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2.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等。
3.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反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境线长,与俄罗斯、古、哈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ㄇ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4.青藏地区
-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国情省情 国情概况 省情概况
 
相关阅读:
其他2023事业单位考试国情常识:生物资源
其他2023我国的基本国情广东篇
行测2023国情常识总结:气候的特征
行测2023国情概况之经济社会常识
其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中国国情地理概况
其他江苏省情地理资源区划沿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