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刑法总则蔡雅奇题库
2020/3/24 8:29:40     公务员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刑法题库。

刑法总则蔡雅奇题库
根据最新公务员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也属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
B.将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作为犯罪论处,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C.心理强制说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之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長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定罪量刑必须以行为时的法律为准,绝对不能以审判时的法律为准
B.如果旧法认为是犯罪,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虽然都认为是犯罪,但新法比旧法判得更轻,此时允许适用事后法(新法)审理旧案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并非绝对禁止类推解释
D.针对实践中拐卖14周岁以上的男性无法可依的情况,有人建议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扩大解释为包括14周岁以上的男性,因为拐卖14周岁以上的男性和拐卖14周岁以下的男性并无本质差异。这是一种类推解释,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
3.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情形下及既往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对累犯从重处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主义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
4.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利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5.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使用非暴力手段骗取儿童的可以成立拐骗儿童罪。因此,使用暴力手段抢劫婴儿的,也可以成立拐骗儿童罪。此为当然解释
B.当然解释进行解释的根据为当然的道理,但以符合刑法的文字含义为前提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4《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刑法第213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此为扩大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因此,被处以治安留的违法人员,在拘留期间,主动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6.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公民汤姆从乙国贩卖妇女到丙国后来到中国。对于汤姆的犯罪行为,由于并非在中国发生,汤姆并非中国人,被害人也并非中国人,故不能按照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甲国公民约翰在中国留学期间,期外出旅游,途中因与同学丁某(中国人)发生口角,将其打死。对约翰的行为应依据保护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C.甲国公民皮特乘坐中国民航飞机时,盗窃丙国公民的财物,应依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对皮特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赵某(预备役人员)新婚不久赴甲国学习,在甲国与乙国公民艾利斯邂近。赵某谎称自己未婚,后两人结婚。虽然重婚罪的刑罚是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由于赵某是军人,故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7.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司法机关对下列何种犯罪行为不享有管辖权:()
A.中国军人陈辉在驻派非洲某岛国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与多名幼女恋爱并发生性关系,但当地法律并不处罚奸淫幼女的行为
B.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参赞朗姆22岁的儿子在北京酒后重伤他人
C.法国人麦克在乘坐我国开往俄罗斯的国际列车途中,将同车的日本人松本杀死D.刘禅为继承叔叔的遗产,将涂有病菌的花瓶从美国邮往我国,意图将在我国的叔叔毒死,但因被及时发现其叔叔并未受到伤害
8.下列关于犯罪构成要件和构成要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即基本的构成要件以犯罪既遂状态和单独犯为基准,体现了刑法的抑性;而刑法总则中修正的构成要件,如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则大大地扩大了刑法调整的范围。因此,可以说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中存在质的矛盾
B.以是否将犯罪的所有要素完全表示在法条中为标准,可将刑法中构成要件分为封闭的构成要件和开放的构成要件。如不纯正不作为犯是开放的构成要件的典型C.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一般的认识活动和基本的对比判断即可,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则需要司法者的价值评断,如“侮辱、“伪造”、“变造”等
D.刑法中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要素属于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因为刑法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本原则。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虽不以明文规定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成立犯罪所必须的要素。如强制狠亵妇女罪,虽没有明文规定无奸淫的目的,但实际中则必须无此目的,否则以强罪论处
9.从刑法与社会伦理关系的角度,可以将犯罪划分为:()
A.自然犯
B.法定犯
C.基本犯
D.结果加重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将犯罪划分为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B.一般来说,自然人犯罪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的犯罪
C.一般来说,自然人犯罪是指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
D.纯正的单位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11.关于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亲和儿子一起去游泳,儿子不幸落水,由于父亲具有抚养儿子的义务,因此,父亲必须下水救儿子,即使父亲不会游泳否则父亲成立不作为犯罪
B.察在执行职务时发现远处有多名群众聚集,靠近人群后发现一名歹徒正在疯狂杀害其妻子,在履行救助义务具有容易性和可能性情况下,警察径直离去。由于夫妻之间具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所以该警察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消防队员接到救火报告后,基于泄愤报复等意,明确拒绝前往火灾现场,导致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由于消防队员具有基于职务业务而产生的义务,所以该消防队员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D.医生接到病人的求救电话,以“上网种菜忙”为由拒绝出诊,导致患者的死亡。由于医生具有基于业务而产生的义务,所以该医生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12.关于不作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作为行为对危害结果没有原因力,故不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
B.甲将婴儿弃于家中饿死,可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乙将婴儿弃于人来人往的路边,婴儿被骑自行车人撞死,可认定为遗弃罪,二者的实质差别是作为义务程度
C.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D.认定不作为行为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该不作为应当与作为行为具有等价性
1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食商店的店主甲目睹了乙醉酒后打伤人的行为,在乙气势汹汹来买酒,并声称“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时,仍然应乙的要求将高度白酒卖给了乙乙喝下了买的白酒,在副食商店门口残忍地将一行人杀死。副食店店主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犯罪人甲盗掘古墓葬时,将他人的衣舍挖,并将房主埋在瓦砾中,在主人呼救而盗墓者救助又比较容易时,甲为逃避追究而逃离现场,致使房主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盗批古墓葬罪,数罪并罚
C.行为人甲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珍贵树木,树木倒下时砸着乙头部,甲明知不立即救助乙就会导致死亡的后果,但未子救助独自离去乙被砸死。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数罪并罚
D.行为人甲交通肇事后,因心受到法律处罚直接逃走,导致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交通事罪,数罪并罚
14.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法行医者甲根据病人的承诺将病人带回家准备治疗,但后来发现病人的伤情过于严重,自己无从下手便径直锁门离去,导致病人死亡。由于作为不作为义务的来源“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所以甲没有作为义务,因此甲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保姆乙和主人签订为期6个月的照顾孩子的合同,合同期满后,主人强行要求保姆甲再无偿照顾孩子1个月,否则前6个月的工资一分不发,保姆甲因此怀恨在心。某日家中只有保姆和孩子二人,保姆眼看着孩子爬向电器也不予理睬,导致孩子触电死亡。基于合同可以产生作为义务,由于这里的合同已经期满,所以保姆已经没有了作为义务,因此保姆乙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某日丙在打扫大街卫生时,发现一女婴,便捡回家自己抚养,并每天定时为该弃提供奶粉,以维持其生命。但某日丙停止喂养,致使女婴饿死。由于丙的捡拾行为系先行行为,所以丙具有了作为义务,因此丙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D.丁为抢劫戊的财物而在某偏僻场所对后者实施暴力行为,戊奋力反抗,当场将丁打成重伤。戊发现丁躺在地上,流血不止非常痛苦地呻吟,但没有实施任何救助行为而径直离去。4小时后,丁死亡。由于正当防卫行为并不是作为义务的来源,因此戊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15.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养父发生争执,在争吵过程中,养父扔向甲带火的木材点燃了住宅内的稻草,火势蔓延开来。甲本可以将火扑灭,但其考虑到,不如就这样烧下去,正好把罪证毁灭,于是火势蔓延,将邻居的房屋烧毁。因该火是其养父所扔带火木材点的,甲并不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B.乙系船夫,因航标(标志危险所在地)的缆绳卡住船只,船无法前行乙迫不得
已割断缆绳,船得以前行。后乙未向任何人报告此事,航标漂移他处,导致多船
发生事故。乙系紧急避险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C.丙在公司加班,因为天冷,将电烤炉放在自己办公桌下,办公桌旁有3个大箱
子,内有3万多张票证。丙后来想小睡一会,于是去了别的房间,其发生火灾,箱子里的票证全被烧毁,并开始蔓延至办公桌。丙发觉起火时,当时如果
通知楼下的值班人员,应该可以扑灭大火,但丙害怕自己的过错被发现,于是没有通知任何人就逃离现场,后整个公司都被烧毁。丙构成不作为的放火罪
D.丁系工商人员,发现市场有小贩卖假货,准备对其查处,小贩逃跑,丁追赶小贩。
在路上小贩被醉酒驾车的李某撞成重伤,李某逃离现场,小贩请求丁某救助,丁置之不理。丁不构成不作为犯
16.甲驾车不慎将一老人撞倒,然后开车送老人就医去医院途中,甲将老人移至一偏僻的地方。为防止老人报警或其他人查出其身份,甲将老人的手机拿走。路人发现该老人并将其送医后,由于联系不上老人的家属而无法签字同意进行手术,老人最终死亡。本案中,甲的行为成立:()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D.弃罪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张某意图诈骗李某的钱财,但因其初次作案,较为紧张,被李某识破,李某见其甚为可怜,遂给其钱款。张某的诈骗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谢某意图杀死刘某,在砍其数刀后,见其流血不止,心生悔意,将其送至医院,但护士失误注射了错误的针剂,导致其死亡谢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林某用刀刺情人陈某部,使其受致命伤,不久必死无疑。林某见其痛苦,心中不忍,用板车拉其去救治。途中遇出租车司机违章行驶,撞向板车致陈某当场死亡。林某的行为与陈某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马某去医院看病,遇见自己在医院工作的好友宋某,二人多日未见聊起近况,宋某边聊天边给病人配药,结果因疏忽药量配制错误,致使病人王某严重残疾。马某行为与王某重伤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编辑:admin)

标签:公务员法律题库 法律基础 法律行测试题
 
相关阅读:
法律2025事业单位考试行政法专业题库
法律2025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综合常识题库
法律2024事业单位考试政治与法律基础知识真题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2025事业单位专项法律题库
法律2024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法律常识:合同的形式
法律2024事业单位考试公文知识真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