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3月2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7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6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3000个知识点
2020/3/9 8:58:53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事业单位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3000问
根据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事业编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凯恩斯革命
1929年10月24日,以纽约股市暴跌为起点,爆发了持续7年之久,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在933年3月4日就职后,立刻大规模干预经济,史称“罗斯福新政”( Roosevelt New Deal)在此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书,严厉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主张由政府干预来拯救资本主义,人称“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
这本书的出版,之所以被称为一场革命,是因为在以下方面有
着重大突破。
1.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严重破坏性。
2.按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
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
3.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外因论”,
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因素,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创立了有效需求原理及三大心理定律。
4.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
收入及其变动的原因,以区别于单个商品、单个厂商、单个消费家庭之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
5.摈弃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主张膨胀性财政政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总之,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在于:以30年代经济危机为时代背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创建以需求管理的政府预为中心思想的收入分析宏观经济学。它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弥合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分歧,遂形成所谓“新古典综合派”(No o-classical- synthesis),认为新古典经济学适用于经济繁荣状态,属于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适用于经济萧条状态,属于宏观经济学。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经济学》(第1版)是这一学派形成的标志,1961年《经济学》第5版开始使用“新古典综合一词。至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波尔丁1948年版《经济分析》一书第2版中。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因此政府应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干预,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该学派的理论核心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1937年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一文中最早提出,后来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1953年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推广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汉森模型”( Hicks-Hansen- model)
IS-LM模型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合起来的总支出即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中决定的。
货币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又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急先锋。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cdman,1912-2006),他从1950年就开始反对凯恩斯主义。
由于这些政策主张顺应了西方经济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因此赢得了许多的赞同者和追随者,并且得到官方的特别赏识。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将货币学派理论付诸实施,奉行了一整套完整的货币主义政策;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也把货币学派提出的制订一种稳定的货币增长政策作为主要项目;瑞、日本等国被认为是“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国家,自称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实行了货币学派的“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政策。货币学派一时声名鹊起,被普遍看做凯恩斯学派之后的替代者,弗里德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 Supply-sideschool),又称“里根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刺激总需求,使人们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导致高税收,抑制企业家的积极性,影响供给,结果导致经济胀。该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实际执行时,“减税容易节支难”,造成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外债等一系列恶果。
供给学派又分“极端供给学派”和“温和供给学派”,前者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教授拉弗(Arthur.b.Laffer,1940-又译“拉弗尔”、“拉菲尔”等)为主要代表,用“拉弗曲线”( Laffer curve)描述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为减税提供理论依据。
后者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 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为代表,提出“费尔德斯坦曲线”( Feldstein curve),认为: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条件下,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引起资本形成率下降,即财政赤字与资本形成存在替换关系;在保证资本形成率不变的前提下,财政赤字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关系。强调要靠资本积累和市场刺激而不是利用政府干预来减轻社会弊病,代表作:《美国税收刺激、国民储蓄与资本积累》。
新自由主义学派
新自由主义学派(Nco--liberalism)广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狭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仅指以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Fricdrich Augustvon Hayek,1899-1992)为主要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阵地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弗赖堡大学等,故又称“新奥国学派”、“新维也纳学派”、“伦敦-芝加哥学派”和“弗赖堡学派”等。
该学派崇尚个人自由,认为自由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强调个人无需服从任何人,只需服从法律,法治的关键在于保证个人自由。反对人治,认为人治导致权力被滥用,即使权力被思想高尚的人掌握,也会给社会带来祸患。主张思想自由,认为思想国家化是“真理的末日”。主张经济自由和私有制。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认为是由于货币供给不足或投资过度造成的,市场能够自行调节,无需国家干预。对于1960~1970年代发生的失业和通货膨胀,认为是由于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使市场机制受到干扰以及政府扩大财政赤字造成的。因此,主张“货币非国家化”,由私营银行提供竞争性货币。
新剑桥凯恩斯学派
新剑桥凯恩斯学派(Neo -Cambridge- school)又称“凯恩斯左派”、“李嘉图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oan Robinson,1903-1983)。从收入分配角度手,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投资率,而投资率取决于储蓄率。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为工资和利润两部分,储蓄率也分解为工资收入者的储率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两部分,当利润占的比重提高时,整个储蓄率上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伴随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既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的财政干预政策,也反对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前者只强调充分就业,不问就业的具体内容,导致“繁荣中的贫困”;至于后者,则认为市场机制是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就证明了它的失败。对于货币主义者推崇备至的货币嗤之以,认为货币与产量之间仅存在微弱的联系。最后,该学派主张通过税收和补助来消除社会收入不均等和阶级差别等改良主义措施。
公共选择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Publicchoices chool)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199-),1962年他与图洛克(《GordonuIIock,1922-《,,1922-)合著《同意的计算》一书,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行为,认为:政治家是理性经济人,旨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活动就是许多不利益集团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的交易。政治交易通常通过一定的投票规则进行决策,在民主前提下,政府的决策会反映“中间投票人”( Medianvoter)的利益,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政府的决策往往倾向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而特殊利益集团则会有意识地影响政府决策,从中谋取好处,即所谓“寻租”( Rentsecking)。政府的职责本来是代表公共利益,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提供公共物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导致“政府失灵”( Government filure)或“公共失灵”(Public failure)。因此,对现行民主制度表示怀疑,主张按市场机制思路,完善政府规则,防止滥用权力。经济方面,主张有规则的经济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干预。
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进入新发展阶段,帕金(M. Parkin)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Nc-keynesian- school),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蒂格利茨,哈佛大学的曼昆和萨墨斯,麻省理工学院的布兰查德和罗泰姆伯格,哥伦比亚大学的费尔普斯(EdmundS Phelps,1933-),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阿克洛夫(George.a. Akerlof,1940-)和耶伦,威斯康星大学的格特勒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伯南克等。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有:(1)强调政府有用;(2)强调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宏观经济现象;(3)加强了对市场垄断势力、价格歧视、信息不对称、外在经济、博弈论、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物品等现象的研究;(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D-AS模型)取代IS-LM模型;(5)各流派融合发展。
激进经济学
激进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要在美国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也为激进政治经济学派。该学派提出一些大体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为依据,或与之相接近的论点,来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事实上,观点属于这个流派并具有相当影响的,还有一些老一辈经济学家,如巴兰、斯威齐等,人们习惯地把他们称为“老左派”,而把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称为“新左派”,这是当前西方“左派经济学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奥地利学派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队伍中迅速传播,而为资本家辩护的种种经济学说,诸如成本论、效用论、节欲论等都纷纷破产。地利学派以主观心精神来“造”传统经济学以便对付马克思主义的意图,受到了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继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理论并作了一些补充。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也反对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竭力鼓吹自由主义,崇拜市场自发势力而诽谤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通常称之为新奥地利学派,又称维也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塞斯、哈耶克、梅耶、斯特里格、哈伯勒、摩尔根斯坦等。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活动中心最初设在维也纳大学,故此得名。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
的对象和出发点。
供给学派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该学派认为,生产(供给)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索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A.B.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
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剑桥学派
剑桥学派(Cambridge school)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
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常识判断 事业编常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相关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2025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等级题库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政治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常识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他2024事业单位考试生活常识:高楼失火自救措施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单位考试古代历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