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20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常识判断5000问:中国军事常识
2020/3/9 8:57:26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

2020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常识判断5000问:中国军事常识
根据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等汇总而成,事业编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民军制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在组织、管理、使用、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活动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古称“军制”、“兵制”。它随着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与整个国家的经、、
济、政治制度相适应,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从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军制经历了奴求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发展阶段,它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主要内容包括军事体制、编制、管理教育、训练、军事职官、兵役动员、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制度。其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确保统治权的稳固与发展兵农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是铁做的。兵器都藏在官府,临战才发给,即所谓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予配备的。但是,当敌人侵犯时,就有《六韬》的说法,以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全民皆兵制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坑降斩级,动以万计”。这样的记载,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新增的兵源,从何处来呢?我们看《左传·成公二年》,记齐顷公之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可见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的兵仍在。而《战国策》记载苏秦说齐宜王之言,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竟不守:战而不胜,国以危亡随此后”。可见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调出去,充作正式军队了。这是战国时兵数骤增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民皆兵的,可能就是这时候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有百万军队,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万50万之间。征兵制、发制
征兵制,是秦朝、西汉时期的主要兵制。秦朝、西汉全国军队规模都在百万以上,而要保持这么一支大规模的军队,主要靠的就是征兵制。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部分实行募兵制和谪发制。汉自武帝初年以前,用郡国兵的时候比较多,中年以后,多用发。究其原因,是为避免骚扰平民起见。其实用罪人为兵的谪发制并不是始于西汉,秦朝二世年间,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秦朝大将章邯也将骊山的刑徒当做军队使用,并且战斗力也不错
兵制
以兵制完全取代征兵制,实际上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建武六年(30年),罢郡国都尉官。建武七年(31年),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自此各邵国便无所谓兵备了。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地方兵力空虚,一些豪强因而私自组建个人武装。而当黄巾之乱爆发后,朝廷明令允许各州郡自行芽军时,便造成地方势力渐强,最终形成割据之势。宋朝时实行的募兵制,主要是以招募流民、无赖为主,一是扩大军队规模,二是为了社会稳定。北宋时,朝廷直接管辖的禁军,是从全国各地招募守卫各州的州兵,是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地区的番兵,是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保卫乡土的乡兵,是由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组成。此外,还强迫罪徒当兵,士兵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虎符
虎符是古代一种军令标志,它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为铜制虎形。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分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专符专用,一军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证,方能生效。
武卒
武卒在古代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战国时魏国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称作“武卒”·中选条件是:身穿三套拥身甲,能拉开十二石的弓,背着能装五十只箭矢的器具,把戈扛在肩上,头戴盔帽,腰挂利剑,带三天的干根半天疾行一百里。考中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退役后依然享受上述权利。
第二个专指军队、士兵。汉代陈琳的《吴将校部曲文》说:“(夫差)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都城屠于勾践,武卒散于黄池。”唐代李白的《大猎赋》说:“又命建菱鼓,励武卒。”明代唐顺之的《重修泾县儒学记》:“汉兴,立博,置辟雅,桥门观听,缙绅动色,夷武卒莫不受经技击
技击,指用于搏斗的武术在部队中还包含徒手、持兵器,以及针对不同兵种的技法。《荀子·议兵》:“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杨倞注:“齐人以勇力击斩敌者,号为技击。”《汉书·刑法志》:“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新唐书·淮阳王道玄传》:“淮阳壮王道玄,性谨厚,习技击,然进止都雅。”清代恽敬《罗台山外传》:“台山少好技击,兼治兵家言。”
南北军
西汉初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统称为南北军。南军属卫尉统领,北军属中尉统领。南军分别驻扎在未央、长乐两宫之内的城垣下,负责守卫两宫。长安城除宫城范围以外,皆归中尉守护,城门及城郊由城门、步兵校尉掌管。未央、长乐两宫位于长安城南部,所以卫尉统率的军队称南军,长安城北部归中尉,中尉后改名执金吾,中尉或执金吾所部为北军。
西汉时南军由卫士组成,总数一两万人。因北军有几万,实力上超过南军,成为护卫和稳定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如吕后死后,周勃掌握北军,诸吕就难以取胜;武帝时卫太子在长安城内武装政变,后因得不到北军支持而为丞相兵所败。
皇帝为了更好地控制南北军,又常派亲信为卫将军加以统率。文帝曾派宋昌镇抚南北军,宜帝曾任张安世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尉和北军、城门兵。
东汉初将西汉的八校尉减并为五校尉当时人称五校为五背。又置北军中侯以监五校。东汉与西汉不同,北军是指五校所率的禁军。东汉时不见南军名称。东汉初以后,北军的名称也不再见于文献记载。
屯田兵
屯田兵是指中国古代且耕且戍,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直接或间接为军事目的服务的武装人员的泛称。屯田兵的劳戍方式,称为军屯。军屯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狭义的军指作战部队的屯田,广义的军屯还包括戍卒和田卒的屯垦。荒远地域,人口稀少,粮草奇缺,想长期守卫,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能够耕种之处,以兵屯田。这样,集兵、民职能于一体,既可劳作自给,省去国家长途运输的负担,又可随时投入战斗,避免贻误战机。军电的地点,一是边塞要害,二是战略要地,三是交通要冲。此后,各个朝代均有不同的屯田兵和屯田制度。中国历史上将军屯发展到高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还在元末,朱元璋就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实行军屯。明初,确立卫所制,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军屯自给,减轻了国家很大的负担。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公基真题
 
相关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常识题库:环境保护|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精华:洋务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历年真题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拓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单位考试历史文化公基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2024事业编制真题试卷常识大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