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3月2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8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7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6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三农”问题概述及演变过程
2019/10/15 8:38:34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三农问题解读。

“三农”问题概述及演变过程
根据最新的事业单位考试汇总,时政事业编考试网(http:www.shizheng100.com)提供更多笔试真题、面试原创内容等。
第一节“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与性质
一“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三农问题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演进引发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扩大的问题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性质
1.三农问题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
“三农”问题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后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演进而引发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差理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扩大的问题,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自然历史现象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都会面临“三农”问题。同时,由于各国的工业化模式不同、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各异,“三农”问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会有不同的现形式。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在于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晚、速度快其他国家在近百年工业化中出现的有关“三农”的各种问题在我国短短几十年中迅速积累并集中显现,必须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2.“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奋斗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但是仅仅关注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忽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严重失衡,最终将导致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因此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更要看现代化国家或地区中“三农”发展的水平。“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应当把它放到更为重要的地位。
3.“三农”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的根本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自身因素和制度因素导致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不平等或权利缺失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让全体农民平等地参与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平等地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现实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民通过各种方式转变为与城镇人口具有同等权利和机会的产业工人和城镇市民二是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通过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成为有文化、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总之“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一个国家能否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一个政党能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国家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
“三农”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历史现象,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出现而出现,又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演进而变化。
一、农业社会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
(一)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城市的出现
远古时代人类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居无定所。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逐学会了农作物种植和动物驯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从渔猎采集经济中分离出来人类开始了农业革命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冶金技术的产生,生产工具从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专门的生产工具生产者开始产生,手工业由此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开始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形成并不断增加,商品交换和商业开始产生和发展,专门从事买卖的商人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人类进行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特别是在后两次社会分工的直接作用下,城市开始逐步产生并发展,成为剩余产品的交易地和手工业者、商人的聚居地。最初,城市的建立是统治者和奴隶主为了保护自身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聚居点周边挖掘壕沟、建筑城墙、构筑堡垒。这种为了防御而建筑的城堡就是早期城市的雏形。
(二)农业社会是以“三农”为主导的“一元社会”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逐步产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有了绒乡关系工农关系市民与农民的关系,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因为在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工商业是补充并由农业决定;乡村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数量很少;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官僚、士绅、工业者、商人等人口数量很少。农业社会是以“三农”为主导的传统“一元社会”。
二、工业社会“三农问题的产生
1735年纺纱机在英国首创宜告了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城市发展,城市成了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中心商品的贸易中心和人类的主要聚居区,城市角色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取代封建的生产关系,工业社会开始取代农业社会,现代城市也开始取代古代城市农业比重日益下降,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乡村人口大量进城城市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市民成为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人类社会由此进人了由工业主导、城市主宰的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二元社会”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急变化的过程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市民与农民的差别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产生井不断凸显。
三、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演变的历史轨迹
(一)“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农”问题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其产生、发展、解决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对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发展规律的精辟概括,也是对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乡关系和“三农”问题演变规律的深刻总结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中农业生产关系制度安排上的失误、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袭击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因此这一时期“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经过10年农村改革,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供给数量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和工业化的需求。但自80年代后期起,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生活仅停留在温饱水平。因此90年代“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演变成了改善生活需要与过低的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第四阶段(进入新世纪之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和“农业增产不收”的问题日趋突出,并进一步引发了工业品需求不足和城市职工下岗失业增加的严重问题,农村问题与城市问题相互钳制,“三农”工作进入了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跌入了低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剧扩大因此,进入新世纪后“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全面发展需要与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和农民发展机会不均之间的矛盾。
(三)“三农”工作主线不断拓展
新中国成立以,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演变,“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重大转变,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社会现代化的导向。当然,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但从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来看,特别是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现阶段“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也应有重大拓展。

(编辑:admin)

标签:三农问题解读 农业农村问题 三农考试重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