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社会热点时评观点
2019/4/10 11:21:10     事业编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事业单位社会热点时评参考文章。

2019最新社会热点时评观点归纳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考试都会有写作题,写作题围绕干部成长与发展、任用等话题展开,让考生书写观点,但不少人文字功底差,看得少,为了让大家快速提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总结了最新的社会热点评论供大家参考使用。
评论一:形式主义破除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缺乏一抓到底的韧性。“无会周”“无会月”规定刚推出时,大家头脑里都有一根紧绷的弦。但是时间一长,这根弦容易渐渐松弛下来,不用开的会、不该发的文又渐渐多起来了,又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让“无会周”“无会月”慢慢落空。凡事贵在坚持,“无会周”“无会月”亦不例外。要把“无会周”“无会月”长期坚持下去,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
推行“无会周”“无会月”,是让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上,让“无会周”成为群众欢迎的“工作周”、务实高效的“实干周”。但有的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可能把“无会周”“无会月”理解为“无事周”“无事月”,过上安闲自在、舒舒服服的日子,利用不开会的空档偷懒耍滑,当成慢作为、不作为的借口。“无事周”“无事月”严重违背“无会周”“无会月”的本意。
评论二:基层自由
关键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提高会议实效,不搞照本宣科,不搞泛泛表态,不刻意搞传达不过夜,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最终达到“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同等重要的是要注重工作实绩,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不搞花拳绣腿,不要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到群众中去,用群众的口碑、百姓的喜乐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依据,而不是用“开了多少会、有无下发文件”作为干部履职尽责的评判标准。督查检查要突出问题导向,既着重发现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又及时了解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对督查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以适当方式进行反馈,加强督促整改,不能简单以问责代替整改,也不能简单搞终身问责。创新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第三方评估,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
评论三:年轻干部成长
一些年轻干部往往对个人事业发展期望较快、想法较多,容易出现得失心太重等“俗气”心态。更有甚者,工作没几年,这山望着那山高,整天想着升迁、晋升,琢磨如何拉关系、找门路;有的干事不实,习惯于搞“花架子”,做表面功夫;有的对上级对象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对下级对象颐指气使、趾高气扬。一旦沾染了俗气,如果听之任之,最终就会变质。年轻干部要把党和人民交付的事业当成一种责任,要诚实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更要涵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品行,防微杜渐,严于律己。
评论四:领导干部学习
目前高校学科建设逐步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发展,建立交叉学术平台,以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青年干部学习更当如是。作为年轻干部,如果学习或囿于一隅不顾全局,或墨守成规不能创新,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不会出亮点、有特色、促发展的。我们必须广泛学习各类知识,政治理论、哲学思想、文学著作、科学研究、书文报告等,如此种种,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目标。丰富的知识,会迸发出“灵光乍现”的火花。
要善于“瞻前顾后”,总结经验,指引未来。“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验是前进路上“指向标”,教训是前进路上的“警示牌”。经验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汲取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特点、把握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教训同样也是财富,汲取教训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观往知来,提高前瞻性、预见性,找准方向,绘就蓝图,才能掌舵定向,所向无敌。
评论五:基层成长空间
“淘沙见金,改革不惑”,职务与职级并行化“独木桥”为“阳关道”,基层干部有“盼头”。以前,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往往面临晋升通道狭窄等困境,由于体制的原因,职务上不去,职级也没希望,很难得到晋升的机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为官不为”的基层干部也不是没有,基层人才的流逝也十分严重。虽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但如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推进,就是在提拔之外,通过改革创新,尝试给基层干部打破职务晋升空间小、待遇得不到提高、乡镇留不住人才的“天花板”效应,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在面对“鱼”和“熊掌”取舍的同时,无疑,职务与职级并行就是最为合理的“最大公约数”,让基层干部通过有效的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与尊严,让更多的人不再拥挤在“独木桥”的节点。
评论六:服务群众
当一个人心无旁骛追逐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往往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夙夜在公”,这是一种信念上的坚定不移、行动上的矢志不渝。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竭力干事,勤勉干事,增强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度自觉,强化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事业心,拿出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干劲、百倍的才智,以夙夜在公的工作状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时间终会证明,无数个“无我”的党员干部,必将为人民铺就一条通往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有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党员干部要肯吃亏、能吃亏、不怕吃亏,任何时候都要无私忘我,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利益、集体利益之下,将自己吃亏、为民谋福当做最大的幸福。共产党人正是有了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才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
评论七:机构改革
有的干部感觉机构改革刚完成,各项工作还没彻底理顺进入轨道,工作上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遇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出现了“常规工作拖着干、难点工作绕开干、创新工作懒得干”的现象,特别是面对一些“硬骨头”、硬任务,劲头放缓,冲劲不足,各种问题总是以“改革”非常时期为借口,常把“等职能理顺了再说”挂在嘴上,把改革当成不愿为、不想为的“挡箭牌”,把问题“包袱”统统甩给新机构。
“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正是这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砖头精神”,让我们党成为一个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坚强战斗集体。在机构改革的关键时刻,置身事中的党员干部,正应该发扬这种“砖头精神”,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纪律不松垮,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
评论八:公与私关系处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还必须用党纪党规给自己算好“法纪账”。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党员干部要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在行动上将法治落到实处。党员干部都应该算好法纪账,在张口的时候要想一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伸手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应该扪心自问,这样做是否合法,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每逢节假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拿什么不能拿,要严于律己,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正所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评论九:劳动教育
建立多层次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开设以家政、烹饪、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型课程;开设值日扫除、家务劳动以及融学军、学工、学农、学商的拓展型课程;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开设进行创造活动的探究型课程,例如通过数字实验室开展科技领域的探究等。另一方面要拓展课程融合空间,建立多维度的劳动教育整合体系。在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中渗透劳动价值教育;在物理、化学、科学等实验学科中注重劳动技能教育;在体育、艺术学科中进行劳动创造教育。同时要从小学到大学侧重不同的课程开发,从劳动技能的培养、课外实践的拓展到创造发明的探究,形成一个可以互相衔接的序列体系。
评论十:选人用人
担当是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格局,政治担当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擦亮选人用人的眼睛,把视角更多的放在深化改革一线、脱贫攻坚一线、重大工作一线、经济发展一线,用“望远镜”“显微镜”识别干部的政治担当,把更多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的党员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那些干事业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偷奸耍滑的党员干部靠边站,旗帜鲜明地树立选人用人实干担当导向,有效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良性发展。
此外,选人用人还需严格考察干部的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情况,选出政治定力、政治能力强的干部,切实从多个层面画好干部“政治像”。要深入考察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等各个方面,细致观察干部把握大局、大势、大事的能力,全方位、多维度量一量干部的政治素养,立起选人用人政治“标尺”,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硬的标尺把稳干部选拔政治关,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编辑:admin)

标签:社会热点时评 时评写作观点 评论文章赏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