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7年江苏省A类省考申论预测题
2017/1/15 10:09:24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7年江苏省A类省考申论预测题。内容提要:假如你是B市乡村文化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乡村文化发展滞后,民众对此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则提升乡村文明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7年江苏省A类省考申论预测题
 
1.任何城里人只要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就不难感受到,与物质生活的差距相比,城乡之间文化生活的差距可能更大。城里人唾手可得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许多农民即便消费得起也未必能得到。贫乏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幸福指数的一大障碍。
  但农民对文化的渴望与城里人一样强烈。一位为我装修房子的农民工曾把我拿回家用来垫地板的报纸一张张收集起来,他说平时舍不得买报纸。心酸之余,我把家里看过的杂志、闲书和影碟一股脑儿送给了他。在宁夏农村采访时,我曾见过小学生在拿到一本新字典时兴奋的笑脸。在四川大凉山山区,许多孩子不知道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什么,因为他们从来没看过这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动画片……
在本质上,对文化的向往是对文明的渴望。一位在城市打工的女工曾说,她之所以铁了心要在城里安家落户,就是因为带在身边的大儿子在城里学会了见到陌生人时说上一声“你好”,而留在乡下的小儿子在面对陌生人时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她觉得在城里长大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使人更自信、更开放。
 
2.以文化的眼光统筹美丽环境。文化是大美。“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人类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正因如此,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华北之肾”的白洋淀,过去由于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落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现在,任丘市以白洋淀片区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特别着意以文化的审美眼光设计和统筹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宛若天籁的美,实施饮水安全、垃圾处理、厕所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15件实事,实现布局优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服务强化,打造出了具有特色亮点的精品“美丽乡村”。观照任丘,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无疑首先面临环境改善问题,是就环境论环境,这补“窟窿”那“堵洞”,还是根据区位优势、自然特点、历史特色,以文化的审美来铸造魂魄,奠基环境美化的基石,大抵是事关人与自然和谐和长治久安的课题。也只有寻觅到并把握住文化审美这个根本“抓手”,才能彰显大美眼光,使“美丽乡村”灿烂多姿,各呈异彩。
让文化的价值铸就美丽精神。列宁说过:“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道德文化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相对于环境,人的思想是受文化所约束的,思想特征也是由文化环境铸造而成的。文化的特质在于追求,文化的追求又以道德完美与精神文明为主要品质。换言之,道德精神之美正是“美丽乡村”的核心之美,内涵之美。任丘市讲求以文化人,通过和谐家风传承、“美丽庭院”和“特色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星级文明户、举办村民讲习所、活跃乡村大戏台、移风易俗树新风等项活动,深入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如梁沟三村的李久治探家时看到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立即捐款100万元;吕公堡镇宋屯村一位60多岁老大娘,听说村里修建文化广场和游园,老人攥着一把零钱共100多元交到村干部手中……目前已收到群众捐款917万元。仅婚丧事文明简办一项,全市416个自然村一年就可节省2亿元左右。文化的价值力量,不仅擦亮了“美丽乡村”的环境外在“名片”,而且也让广大村民的精神道德更加焕发美丽。毋庸备述,这个文化“价值”指向,约略对于所有“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公共文化体系的逐步完善,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水平,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各地要大力繁荣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文化产业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要积极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三农”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鼓励其增加文化消费。要根据区域农村文化消费热点与趋势,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要坚持城乡统筹、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水平。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投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要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让农民群众参与对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
 
4.乡贤文化的培植,注定离不开新乡贤的引领和指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新乡贤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按照解释,一般而言,有德行、有才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可谓之新乡贤。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能够发现这样的痕迹:历代乡贤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架桥修路、挖渠筑坝、抢险救灾、尊师重教、纯化风俗、定纷止争、稳定秩序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乡贤文化自明清以来,开始由盛转衰,近于凋敝;乡贤群体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愈加逼仄,近乎消弭。无论是传统的乡贤,还是新乡贤,都是乡村先进文化的代表,我们倡导乡贤文化就是需要积极寻找那些代表着乡贤文化的新乡贤,让他们带领和指引着乡贤文化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乡贤文化的培植,又需要尊重特殊性。按照哲学的观点,矛盾不仅具备特殊性,更具备普遍性。对美丽乡村和乡贤文化来说,所谓普遍性就是符合所有乡村的一种传递,即有着普遍契合度的形式。而从特殊性上来说,乡贤文化需要从具体的每个乡村的实际出发,在每个乡村的历史和现实中进行培植。只有如此,或许才能够找寻到契合每个乡村特点的乡贤文化,为美丽乡村诗意地栖居带来“源头活水”。
 
5.乡村文化就是人类在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乡村文化可以是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文化、艺术文化,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而构成乡村旅游独具特色的核心吸引物。
  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往往对自己日常熟悉的服饰、建筑、饮食、生产等方面的特色习以为常,缺乏文化意识,他们更多时候会认为这仅仅是习惯、是规律而不是文化,由于缺少对乡村旅游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使得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甚至被漠视。
   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是苍白,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在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眼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表象认识,认为直接增加乡村旅游的参与体验项目,从而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是乡村旅游经营收入增长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
 
6.无论是宁波市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把传统文化传承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公共服务的平台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场所。还是德阳市“乡村文化道德讲堂”以“文化院坝”为平台,开展了道德模范事迹、等活动,可以看出全国各地农村文化建设质量上的突破,各地都利用乡村文化这个载体,大大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为美丽乡村增色不少。  
要想让乡村文化为美丽乡村的增色,笔者觉得要将乡村的文化能人请出来。无论是此新闻展中我们看到的南雄市界址镇活跃着一支由平均年龄56岁的老人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他们采用跳马子灯艺术形式,自编自演,倡导文明新风。还是宁县积极挖掘农村文艺骨干,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秀人才。农村的文化事业要发展,除了政府在硬件的投入外,还有必要向像这些地方一样请出本地的文化能人,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去引领普通农民一起为乡村的文化建设出力,这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保证。 
 
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各级政府要从观念上意识到乡村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不仅要满足老百姓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一要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人才等扶持力度,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而要壮大文化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一批懂文化、热心文化、善于经营文化的人才,加强对农村文化艺术活动的业务指导培训,挖掘、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切实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三要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项目,加大对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创作贴近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多一点小而活,让老百姓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是文化得以发展传承的基础。我们要正视当前乡村教育存在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质量差、教师资源紧缺等问题,正确审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资金保障、人才投入、师资引进等方面给予乡村教育更大的支持,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等方式丰富农村的师资队伍,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让农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读好书,与城市孩子共享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果,为乡村文化的薪火相传打下坚实基础。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的乡村文化发展的特点。字数在300字以内。
 
 
2.结合所给材料,试分析如何发展乡村文化?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字数在400字以内。
 
 
3.假如你是B市乡村文化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乡村文化发展滞后,民众对此关注度很高,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则提升乡村文明的公告。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乡村文化的走向”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编辑:admin)

标签:公务员考试 申论
 
相关阅读:
申论申论范文写作素材故事积累
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故事积累:周处
申论2025国考申论范文策论文: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申论2024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改进农民培训
申论2024江苏政府一号文件解读:如何实现农业产业比较优势
申论申论对策性论文的主要特点